赛博英雄传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1117


===第一百章
交心===
向山总觉得约格莫夫这个人非常好斗,骨子里就有一种凶性。
明明只是两个现代青年在讨论一下人类命运的吹水话题,但是他硬是表现出了一种“战斗”的气质。
向山无意识的咬碎口中鸡骨头,嘬了两口,然后才吐掉。他道:“但话说回来,大多数知识产权都有权限期,都有一个期限的。大部分国家都不会超过二十年吧。”
“人一辈子又能活多少个二十年呢?”约格莫夫反问,“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拖延人类科学的进步,这难道不是一种罪恶吗?每一个瞬间都被拖延了二十年,这不可怕吗?你和我也只有二十多岁吧?”
“啊,好像还真是这样。”向山点了点头。
“既然全世界都给知识产权设立了保护期限,就说明人类也能够意识到这种东西的存在就是一种谬误——它一定会阻碍人类进步的。”约格莫夫继续说道:“但是,这个谬误居然没有被根除!居然没有!”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可领!
说起这个,约格莫夫更是愤慨了:“在没有版权的时代,人类也在孜孜不倦的创作伟大的作品啊。因为能够带来的利益并不可观,所以就连抄袭都少了。”
“正是因为公开知识不能带来利益,所以人们也不热衷于将之公开吧?”向山发表了反对意见:“没有知识产权的时代,中世纪人甚至会为了二元一次方程的通解公式进行生死决斗咧。按照这个标准,我学完初中数学,就要杀好多个同学了。”
“也对,这也是一个问题。”约格莫夫突然就颓了,“说到底,现代科学的制度,还是那群大贵族培养骑士的制度。贵族老爷们一开始需要科学家为他们增添荣耀,后来需要科学家为他们证明什么,再到后来,他们才发现科学家可以为他们带来好处。就像你说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在大航海时代之后飞速发展,就是因为它当时与扩张的帝国主义站在一边。”
向山也叹了口气,重重点头:“这话说得好……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科学家原来就是一种封建骑士。”
“而且这些骑士老爷的‘战功’,还得花钱证明才能公证。”约格莫夫道,“首先,公立机构给研究机构资金,让学者研究。紧接着,学者发表文章,还得给期刊交版面费。再然后,其他学者想要阅读,或者学者想要引用自己的文章还得花钱从学术出版商那里买。你见过哪个游侠骑士砍了敌人的首级之后,还要将之从督战官手里买下来,才能去邀功的?”
向山笑出声:“噗……”
“哦哦哦,你们在讨论这个伤心的话题啊……”大卫这时候插了进来,将一打罐装啤酒放在桌子上,然后自己开了一罐,递给手边没有酒的向山。向山摆摆手,婉拒了。
大卫点了点头:“确实啊。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都是最落魄的游侠骑士。”
“论吃人,还是现代人更彻底。”向山点头:“谁还不是个唐·吉诃德呢。”
唐·吉坷德,塞万提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看游侠骑士小说看得发了疯的小贵族,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在两次外出游侠冒险中,伟大的骑士闹了无数的笑话,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苦役犯当作被迫害的骑士,把皮囊当作巨人的头颅等等
“说得太好了。”大卫叹息:“我就是小时候看了一部讲冯·布莱恩的纪录片……哦,我的天,太空移民可不就是这个时代的风车巨人吗?”
向山错愕的盯着大卫:“这话有没有搞错啊?我还以为我死之前人类可以移民火星呢!”
“1970年的二十岁青年也是这么想的。”大卫叹息。
“所以应该改变这一点啊!”约格莫夫拍着桌子,大声说道。
向山和大卫按住了约格莫夫,避免他继续做出惊人之举。
但似乎是究竟的缘故,约格莫夫现在有那么点上头。
他道:“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虽然……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嗯?”大卫道:“你可以说来听听。”
约格莫夫深吸一口气:“我其实觉得,‘知识完全共享’还有一重意义。知识的完全共享,就是机器的完全共享……就是产业的完全共有……”
“在这个时代,机器已经可以在大多数重工业生产与重复劳作之中取代人类的劳动。但是,机器越是轰鸣,资本家就越是富有,贫富差距也就越大啊。机器……机器太重要了。但是,机器却可以是私有的。
但机器凭什么是私有的呢。凭什么只能有一小部分人拥有机器的产权呢?”
向山挠了挠头:“这逻辑有一点点……绕?”
说实话他没听明白。
他看向大卫。
大卫却点头:“我大概懂一点。”
“因为‘知识’没有完全共享,所以有一些东西,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生产。其他人研究这有主人的知识无法获益,也不能随意的去使用那些知识。对,我知道,这不是‘机器无法被共有化’的唯一要素,但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约格莫夫抬头看着天空:“生产机器的原材料,那些金属,是恒星聚变与爆发的产物。金属被工人开采,经过一条由技术规划好的方案,成为机器……每一个人都应该可以随意制造那些机器。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那样做。”
向山眯起眼睛:“虽然我很想说……‘多人协作时的人力管理’也是一门技术。但是,你大体上说得也对。现在那些负责管理的人,在分配中的话语权太大了……啊,不对,那些‘产权’的拥有者,甚至可以将‘管理’这唯一的劳动都给外包出去。”
约格莫夫揉了揉眼睛:“是啊……”
向山却突然拍了拍约格莫夫的肩膀:“话说,约格啊,我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
“你听说过增材建造技术吗?”向山笑眯眯的:“说不定是一条通向你梦想的道路哦。”
===第一百零一章
向山的想法===
向山是真心相信,增材建造/3d打印是可以改变人类工业格局的。
人类工业格局路必然走向“聚集”,垄断会非常容易出现。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人力资源、资本、信息、技术、经济实体在一个区域内聚集的时候,就能够产生“1=1>2”的特殊效果。由于生产机构的规模扩大了,所有生产线可以共用一个研发机构提供的技术,摊平了盐发生本。大规模采购物料的时候,也能够压低价格。
总之,好处多多。
当然,还有一点——大量的人手,就可以实现人员的专业化和分工,提升效率了,所以成本也因此降低了。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中完成了对“分工”的研究,而查尔斯·巴贝奇这位数学家将之进一步发展。最终,在“美丽新世界的神”亨利·福特手中,这一套制度进化成了最终形态——流水线。
巴贝奇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分工可以让每一个工人所掌握的技能减少。这节省了工人学习新技能的时间,节省了员工学习过程的消耗,节省了从一个工序转向另一个工序的时间,更节省了改变工具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子的话,一个工人只需要重复进行简单的劳动,就可以快速提升劳动技能的熟练度。
但巴贝奇先生或许并没有料到,亨利·福特会怎样践行这个理论。
大资本家将福特把t型车的生产总共分为7882道不同的工序。其中,949道需要“强壮、身体条件很好的男性工人”,3338道需要“一般体力工人”;其他工序可以由“妇女或年长一些的少年”完成;还有,“没有腿的工人可做其中670道工序,一条腿的工人可做2637道,没有手的人可做2道,一只手的人可以做715道,瞎子可做10道。”
看书还可领现金!
啊,当然,还有一点尤其不应该忘记。
巴贝奇先生是研究机械的行家。在电气时代之前,这位数学家就在盘算制作“可以计算的机器”以及“可以自动运行的机器”。
所以,巴贝奇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由于单一工人的任务变得更加简单,所以“分工后,更容易设计出更精致合用的工具和机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并非是机器导致了大规模生产,而是因为人类发现了“大规模生产”非常容易获利,所以按照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设计了工业机器。
现代工厂制度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大规模生产”这一个主题的。亨利·福特的徒子徒孙们以最残酷的方式践行着巴贝奇的理论。
哪怕这种形式的劳动,会彻底摧毁工人的价值。
工人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需要依靠肌肉记忆重复劳作。所以,他很难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这样子,就是单纯在消磨工人的工作热情,同时掐断他劳动技能的成长渠道。
一直到一台机器彻底取代这个工人的工作。
向山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他虽然觉得约格莫夫的论证过程有些跳跃,但是“机器应该公有”这个观念倒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人不应该剥削人,但人倒是可以榨取机器。由机器生产,由人来享受——这是想象想象中最有可能的实现的“美好未来”。机器将人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之中解放出来,人类可以尽情用学习提升自己,用创造表达自己,用娱乐保养自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大家都能获取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得是“机器生产的目标得有大众所掌握”。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只要“规模效应”还在,那么产业聚集、极权、垄断、生产过剩、大危机必然会被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向山认为,只要“集中生产”还有优势,那些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3d打印确实有一些这样的潜力。
生产线都是特化的。一条生产螺丝钉的生产线未必可以生产螺帽。因为两种产品所需要的物料、模具、车床等等都有不同。一条生产线即生产螺丝钉又生产螺帽,就得在切换生产产品的同时切换一部分生产设备。
这时候,还不如搞两条生产线。
所以,物料往往就会从冶炼厂分别运送到不同地方的生产线上,然后再经过种种复杂的物流,运送到目的地。
但是3d打印不一样。如果技术更加成熟,它应该可以依靠小型冶炼设备粗加工的金属制造出任何东西。
对于3d打印来说,生产的成本,就只有模型数据、原料以及冶炼的费用。不包括磨具、机器以及材料损耗矿石经过粗加工之后,无需流向加工厂,而是可以直接运送到消费者身边。
向山此时此刻坚信,3d打印技术可以彻底改变工业的格局。
因为这不是“为了集中化生产”而设计的技术。
如果再与自动组装之类的技术组合起来……
如果说福特是资本主义的神,流水线象征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荣光,那么说不定增材建造就是更适合“自由王国”的技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