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17


向山道:“那这个小机器坏在隧道里面了怎么办?隧道塌方了呢?”
“塌了……不就塌了吗?”贾德尔道:“只要线下去就够了。小机器人在里面故障了,派另一个小机器人拖出来也好,就埋在那里也罢。反正成本非常低。”
说着,他伸手一按,打开那个显示器的侧板,露出了一个接口。
“这个接口是单向输入的。为了保证可以隐蔽,整个网络也是去中心化的,保持着最原始的构架。因为不能确定什么人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哪一个确切的联络点,所以任何一个联络点发出的消息都会发送到所有联络点中。”
===第一百一十七章
“地下”网络===
“所有联络点啊”向山啧啧称奇:“那被人发现了怎么办?比如说绿林啊鹰犬啊,因为检测到附近有金属反应,所以过来看看。”
“这外壳已经尽可能的采用能隔绝电磁探测的结构了。”贾德尔道:“而且我觉得藏挺好的。就算真的被发现了也不要紧,因为这个终端,硬件上就只能存储最近的五条情报,当新情报过来而本地没有存储空间的时候,程序就会自动删除最早的一条。而每一个终端都会在阅读一次之后删除掉已阅读的存储信息。里面的情报很少,往往都是一些只在一场行动中有意义的。”
说着,单杀王打开了这个终端。
一个非常原始的界面,原始到好像是从视窗操作系统诞生之前穿越过来的。
而且它还出现在一个貌似是显像管的屏幕上。
哪怕这玩意质感介于岩石与塑料之间的外壳是二十一世纪难以想象的合成化学技术结晶
不,这么一说,穿越感更严重了。
单杀王输入了几个指令,然后调出了几组二维码。
“二维码好吧,至少这还是个八十年代诞生的技术。”
单杀王听见向山的低语,解释道:“这个机器不会自己理解信息,将之转写成二维码,你只能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参数”
“不,我大概是懂的。”向山摆摆手。
毕竟越是古老越是简单的玩意,对维护的要求就越低,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小,更换的难度也越小。
在侠客方面没有多少人手做日常巡视与维护的时候,侠客们从博物馆里翻出老技术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他们甚至能用最新的材料学,给这些老技术上一些超越时代的BUFF。
“也就是说,除非是几个分散在这个山脉,有一个共同任务的不同游击力量,才会使用这玩意,对吧?对其他人来说,这个就是一个存储着五哥意义不明二维码的意义不明终端。”向山叹了口气:“那这玩意要是被鹰犬发现了,不会被整个挖出来吗?”
“反正挖掘过程基本上是自动的,只需要3D打印机和自动组装器生产处一批小型挖掘机器人而已,成本很低的。把这玩意整个挖出来,正好可以消耗掉官府的资源啊。”单杀王笑了。
至于“切断”
这个就更不可怕了。
这个地下网络的搭建者一般是钻地龙或是本地门派知道所有终端的位置,有一个终端出问题了,沿线检查一下就行了,甚至不检查都行。
向山点了点头:“自动化啊真不错。”
说起来,在他年轻时设想的“理想工业”里面,“自动化”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不过自动化程度提升的技术,也得搭配必要的社会进步。
他所期望的不是“机器的主人不再需要雇佣关系”,而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机器,从苦役中解放,不再为生存忧心,人们生存活动的目的全在于人的发展”。
在超人企业时期,为了以最快速度堆出“足够让全人类进行金属基化基因改造手术”的技术与产能,他没有坚持自己更愤青时期对“增材建造”的梦想,而是向“集中化生产的体系已经很成熟”这个事实妥协。
到这一步,他也很难说自己那一阶段的判断是对是错。“金属基化改造手术”的研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与时间赛跑”。
年轻的向山原本是打算等到义体化进程铺开的时候,再推广增材建造的相关技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在家DIY自己的义体。
而到了今天,增材建造技术却成为了支撑游击力量的关键技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类技术,所以一些使用高端义体的侠客才能稍稍摆脱后勤限制。
大概二三十岁的向山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梦想会以这种形式开花结果吧。
听着单杀王的解释,向山稍稍有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酸涩感。
“不过我觉得最妙的应该还是这个生物的隐蔽技术了。您看啊,你到这儿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地方怕不是几年没人来过了对不对?”单杀王说着,有些嘚瑟。
向山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小窍门。”
单杀王这样低声说着,伸手在地面上敲了敲,然后从附近的地里挖出来一个塑料制品。
那好像是一个
“这是什么?”向山有些惊讶。
那是一个塑料瓶子,半透明的,里面似乎也生长这真菌,里面看上去非常污秽。
这应该是一个不含任何电子设备的产品。小小的壶身上面连着几个非常细的金属管。
单杀王打开盖子,把里面的真菌掏出来,又从地上扣了一块苔藓擦一擦,然后再从随身携带的水里分出一点水是基准人也需要的生存必需品,而且比热容非常大,又很稳定,必要时可以电解,有许多妙用,涮了涮。倒出涮瓶子的水之后,他又倒了一些水进去。之后,他将瓶子的盖子重新盖上,加压,一直到水从那些管子里喷了出去。然后,他将另一份溶液导进去,倒满,再把瓶子放回去。
“这底下有一个呃,好像是叫毛细浸润灌溉系统的,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将那些糖类物质分散到这一整块地皮上。”
向山道:“这最多解释了苔藓与真菌为什么可以生长吧?你刚才话里的意思可是这里苔藓能快速生长。”
贾德尔又在地上扣了扣,然后指了指:“您再看这个啊。”
向山调整义眼焦距,然后发现
那是一块树叶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
“这些真菌基本都经过了金属基化改造,可以依靠电能存活。而刚才糖类物质与无机盐溶液则提供了它们生长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太阳能电池板补上了能量缺口。”
“而快速生长的真菌,有可以很快遮盖住太阳能电池板,将这一点痕迹也掩盖下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
假装感慨岁月流逝===
植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其实非常低。
照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太阳光能不会全部被植物吸收。植物只会吸收其中的一部分,并将绿色光以及其他不可见光反射出去。有一部分则会透过叶片,不会被吸收,还有一部分则会提升叶片温度、蒸发叶片水分,以保证蒸腾作用持续进行,让植物从泥土中吸收养分。
真正被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充其量也就百分之几而已,几乎不可能超过百分之六。
应当说,绝大部分植物,其光合作用对太阳光的利用率,都要大大低于百分之一。
能在生长阶段超过百分之一的,就是一种不错的农作物了。
哪怕这种高光能转化率的植物对人类来说并不好吃,人类也可以用它当做饲料,发展畜牧业,甚至将之转化为工业原材料。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水稻这种主要粮食作物,转化率也不过在03~2之间(非良种与良种的区别)。
而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这个就厉害了。
这玩意的转化效率理论在2020前后就能达到百分之四十四了。
通过多种镀膜和不同材质的太阳能电池板叠加,可以利用大多数频段,基本不会透光。
相较于“够用就行”的植物,生来就是为了吸收光能的太阳能电池板自然会更加高效。
而约格莫夫的愿望是造戴森云。
既然是戴森云,是一个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奇迹,自然会需要大量高转化率的太阳能电池板。戴森云位于太空,就可以将地球大气吸收严重的太阳能波长也利用上。
在科研骑士团的不懈努力之下,庇护者已经可以稳定生产转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电池板,而实验室条件下,科研骑士们则在不断接近物理规律可以允许的极限。
而基于……各种各样的论文公开渠道,侠客们在这方面的技术也不差。
一块巴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等效于一两百片等面积的叶子。
当然,这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只需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但是,电能是可以被一部分金属基生物直接吸收的。
部分金属基生物可以依靠电能来获取维生的能量。
虽然这个能量利用率也是远低于百分之百。
但是,只要设置得当的话……
“这就相当于人工叶片啊……”向山啧啧称奇。
真菌也有与植物共生案例。其中,地衣就是真菌与苔藓共生形成的。
其中,苔藓负责光合作用,固化太阳能,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而真菌可以将植物死后残留的有机物分解,重新给那些没有根系的植物提供水与无机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