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1117


而在山间,不考虑遮挡的话,这个距离甚至可以在十公里以上。
在这个距离之下,枪炮武者对其他类型的武者有着绝对的优势。
非枪炮武者,要么就黑掉无人机去拼内功。
要么就只好被动挨打了。
而那个“无名大侠”之所以选择了天英所占据的据点,便是因为天英占据的据点多半就是最佳射击点了。
就算那个“无名大侠”对这一带不怎么熟悉,也可以很轻易的就找到这样一个适合用来狙击的点。
但是,天机捕捉到了一个非常异常的点。
那些无人机距离自己都有七百米以上的距离。
甚至还在缓慢的远离。
而这正是刚才那一枪没有要自己命的原因。
这些无人机距离自己太远了,所以对大气流动的监测数据并不完善。
这就导致子弹末端会出现轻微的移动。
这个速度这个距离下,大气的密度都会让子弹出现偏移。
天英深吸一口气。
他好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对方将自己当做了铁心法王。
无人机是一个很好劫持的东西。而狙击手的无人机阵,是自带数据传输功能的,与狙击手自身的义体直连这样才能保证采集到的的数据被完美应用到狙击之术上。
而无人机本身功率有限,如果无人机距离操纵者过远,信号需要以其他无人机作为中转站,层层跳转。
而这个时候,如果末端无人机距离目标更近,而无人机操控者与目标内功水平相差不大,目标就可以凭借内功反夺无人机。
“延迟”是能影响内功发挥的决定性因素。阿耆尼王当初就凭借这一手胜过图灵一次,助万机之父斩杀武祖。
那个侠客将他当做是铁心法王了。
所以他使用了这种手段。
如果不是顾忌自己内功反夺终端无人机的话,那个侠客刚才一枪就不会打偏。
虽然,天机确实不敢顶着被咒杀的风险去反夺无人机。
但对面已经认定自己是铁心法王了。
他不知道天机不敢这样做。
还有一线生机
天机如此想着。
他刚才的愤怒,刚才的一切努力,就好像是假的一样,毫无意义。
那位无名大侠,内功高得不可思议,外功可以轻易击败天罡技术的绿林,就连极限狙击都耍得有模有样。他尽可以用花样百出的手段,去击碎自己这个绿林的反抗。
但是,他唯独不知道“天机散人不是铁心法王”。
“天英选择的狙击点位置遮挡”
天机站了起来,猛然冲向一处山沟。
向山站在天英身边。
天英刚刚被摘掉了脑袋。向山手上牵出两条线,连在这一具身体上。
天英有些佝偻的身体并不是用来直接对敌的。他的手腕、膝盖都可以弹出小型轮胎,让这个绿林大豪化身全地形载具。而他的手臂与其他结构,则可以化作一个武器挂架,将狙击枪在内的枪械悬挂在身下。
他就可以保持这样的姿势在复杂地形快速移动,与敌人保持周旋。
而向山在摘掉了这个脑袋之后,就将这个义体整体当做狙击炮台使用。
在用内力黑掉了天英之后,向山自然就知道了这个地点。
然后自然而然的上来了。
接着就是去头,举枪。
然后向山就发现天英的义体是枪炮特化。操纵这个身体打枪,比自己亲自来要更加精准。
所以他就用了。
现今所存在的绝大多数赛博武学,都是向山所创造的。而不是他创造的武术,也经过了他的整理与创新。所以,当世存在的武器,他就算使得不好,也至少是“会用”的水平。
向山操控天英的无人机阵,在高地上搜索天机的动静。
子弹的速度比他奔跑更快。只要天机没有逃到有山体遮掩的地方,他就一定可以攻击到。
很快,他就看到了天机。
天机也瞬间举枪打落了无人机。
嗯?不是内功?
向山心中闪过了这样的疑虑,但是还是开枪了。
可能是因为有一团致密空气的缘故,这一枪稍微有一点偏移,没有击中天机星的脑袋,只是撕开了肩膀,卸下了天机一条胳膊。
向山暗道可惜。
对于赛博武者来说,“要害”非常少。只要不击中动力部分与腿部,对方再怎么样也能保持移动能力。向山没有近距离接触天机,不可能凭重心变化之类的数据判断出他体内电池所在。
这种情况下,头才是最好打的要害。
科研骑士之外,大多数人都会把生物脑塞头里。
这一下偏了,只击中肩膀。
但是天机星却是内功专精的,没听说过他在外功上有什么建树。断了一条胳膊无伤大雅。
这个时候只需要调整枪口
“咦?”向山看到,天机突然跑了起来。
目标是最近的无人机。
这是打算以内力正面交锋吗?
向山指挥无人机后撤。虽然无人机飞行的速度比不过赛博武者的奔跑,但是这却能争取到一点点重新瞄准的时间。
天英的手再次扣下扳机。
===第一百四十六章
装药不明===
“混沌系统”,或者说“非线性系统”,最早是由一个气象学家所提出的。
当人们从大气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计算未来大气状况时,初始状态微小差异会使后来的演变结果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大气的内在随机性。
在狙击手特有的视野里,世界是笼罩在“混沌”之中的。名为“随机”、“不确定”的迷雾覆盖在这个世界上。这些迷雾甚至不可察觉。而“狙击”的要义,就是从这些迷雾之中寻找出一条子弹可以穿过的路径。
而“信息”便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
无人机收集到的信息流,可以瓦解掉名为“不确定性”的迷雾。
对于狙击手来说,无人机便是极限狙击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无人机群与目标的距离不会超过三百米。
可以认为,单一的无人机破除“迷雾”的“特殊视野”也只有这么远。
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无人机害怕内功。
无人机是廉价的消耗品。不管是谁都不会在无人机上堆积太多资源——不然也就没有使用“无人机”这一类机器的意义了。
而受限于功能,无人机信号想要抵达远方的操控者,就需要经过其他无人机跳转。
每一次跳转都会造成些微的延迟。
无人机距离目标太近的话,就很容易被劫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