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117


准确来说,它是那个特殊三层容器中间那一层的部分。
按照向山从小毒虫那里挖出来的记忆,使用逆信使浸泡剂,首先要将需要改造的脊索,从容器顶端的一个开口置入容器最中间那一层,随后再将改造目标的生物组织从另一端的开口投入最外侧一层。
紧接着,将这个容器置入恒温水浴锅,然后将水加热至沸腾,再降温到70度,以支撑外层预设的有机物进行链式反应,扩增改造目标的遗传物质。
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第一、二层的容器壁就会自动破碎,随后第一完成扩增的遗传物质片段,会与第二层的特殊酶与病毒接触。破碎的容器壁拥有极好的隔热性,在它破碎之前,第二层会一直保持近乎零度的温度。而第一层的高温液体与第二层的零度液体相遇之后形成的温度,会重新激活病毒与酶的活性。
随后第一层扩增的遗传信息片段,就会被置入病毒之中。
接着第二、三层的隔离臂也会破碎。第三层的药剂包括了营养剂与激素。它们会在病毒进入之前,将浸泡在其中的脊索活性激发出来。
说实话,向山第一次知道这种事的时候,其实还是蛮懵逼的。
虽然,“用酶将基因片段转入病毒”的技术诞生于1969年,而“扩增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诞生自1983年,且这些玩意都被生物系的朋友们自嘲为“随便在路上抓个人就能做”的东西。
但是,在向山的时代,也没有傻瓜式到这种程度。
更别说这还涉及了“将一个个体的遗传物质替换为另一个个体的遗传物质”这种操作
怎么说呢,“将特定的基因片段转入有基因缺陷的人体内以治疗遗传病”是1998年就做得到的事情,但这种技术绝对不可能改变你生物学上的父母,更别说摆平排异反应。
在向山还记得的年代,摆平排异反应得靠抗免疫药。
和绿林其他那些向山依稀认得出的技术相比,这容器内的药剂,实在是太科幻了,完全不像是一个画风。
小毒虫和格利亚德这个用来研究魔教秘籍的练功房,就有生物学实验室的部分,自然是有恒温水浴锅的。
向山很快就设定好参数,等待加温。
随后,他指了指大门:“徒弟,那个小女孩实在是太吵了。待会我要是忙起来,说不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你带着她去找一个地方。”
尤基有些不乐意:“我可以在这看着吗?”
他现在很有求知欲。
向山摇头,说道:“放她一个人在这个到处是血迹的地方,未免有些残忍。而且她这么小,发生了意外怎么办?你陪着她。别担心,我也给你留了点东西。”
说着,他再次将数道习题传送到尤基的芯片里。
“等你数学水平有了,我就教你更进一步的东西。现在,自己练习去。”
尤基离开之后,向山才走到整备仪前。他用一根数据线,将自己同这台仪器连接起来,然后运转内功,在这台仪器的主控芯片之中游走、演算。
他在排除这台仪器里有可能存在的后手。
比如说,“检测到原主人死了之后,就利用恶性bug杀死后来的使用者”这种设置。
而向山让尤基离开的根本理由,也和这个差不多。
尽管向山已经为尤基检查过芯片、拔除过后手,但是他并不觉得这就万无一失了。
或许他沉睡之前,内功很强。但是他沉睡的日子里,计算机领域依旧在发展这一点在福利官等庇护者身上已经表现了出来。他不觉得自己记得的就是内功领域的全部。
他沉睡之中出现了全新的、他从未想象过的蛊,也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这些蛊甚至不一定需要“联网”才能远程引动。
比如说,“检测到感染者面前有侠客在对脑部进行调整”,就“刺激感染者发狂”之类的的。
所以,一定要小心。
向山甚至重写了这仪器之中的小部分功能模块。只是这台仪器诞生的时间似乎很晚,向山并不认识,也不知道其数控系统如何实现其功能。不然的话,他甚至想要重写所有能重写的东西。
但大体还是能用就是了。
很快向山就连接上了这台整备仪。随后,六只如同手术刀一般细小的机械臂就从上方伸了下来,沿着向上脑门上的断裂带切割。
向山脑袋上断裂的部分是由回收站小镇的人扫描,然后根据断口铸造了一个头盖骨,并用胶给密封起来,然后再在外侧附着固定物,十分不便。
他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再调整一下。
借助整备仪的镜头,向山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自己颅腔内的状态。
确实如当日镇长所言,一团糟,里面沉积了大量看起来是烧毁、变形后的电子元件。向山一直都不放心别人清理,但是自己那缺乏触觉的义手也做不来这种事。好在这整备仪精密度足够,所以他这次就干脆修整一下自己的脑机屏障。
很快,向山就剥去了一块烧毁的电子元件。
老实说,这种感觉真的蛮怪的。脑子没有触觉,但是依稀能够感觉到震动。
随着数条机械臂纷飞,向山逐渐将那些烧毁的玩意清扫出来,暴露出有着淡淡金属色泽的紫色脑机屏障。
脑机屏障是特殊金属基蛋白质形成的壳层。它不止存在于大脑之外,理论上也存在于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之间或者说,它本来就是控制血脑屏障形成的基因,在新人类身上异常表达的结果。
这一层蛋白质壳层,就是标准的生物组织。而它具备了金属基蛋白质那种不同于金属、也不同于生物组织的特殊导电性,又与脑神经直连。所以最初的脑机接口,就直接与脑机屏障融合在一起了。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脑机屏障也会缓慢增长、改变。对脑机屏障进行修饰,也是义体化改造技术的重要环节。
向山很快就将大部分的损伤痕迹清扫干净。
当然,向山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
一部分刚刚刮下来的生物组织,被送入了逆信使浸泡剂的容器之内。另外,保卢斯的那根脊椎也被放入其中。
接下来,就是大概四十个小时的等待了。
随着那些陈年的组织被清扫,大片新生组织暴露了出来随后,又有新的机械臂开始刻录电路,制造新的接口。
“很好,这下子神经信号传至义体内各部分的速度就更快了,而与触觉相关联的检测设备,其信号在传入大脑之前也可以进行简单的预处理。这可以将效率提升一小截。”向山本能的想要点点头。只不过想到脑袋上还在高速运动的微小刀片,他忍住了。
“脑内芯片也要重新布局,内功与外功的核心要分别存放在左右两个半球,另外其他的芯片与存储设备,也要视功能决定布局。”
“另外,以后还要从其他绿林那里夺取资源,所以需要预留足够的接口。”
“啊,对了,相当重要的,义体也必须重新规划。这个垃圾拼成的身体,也到了应该淘汰的时候了。”
===第六十六章
增材建造===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而这两个半球,则是通过一个由大约两亿跟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连接。这个神经纤维束位于大脑正中央,横截面呈弓状。
如果胼胝体被切除,那么大脑两个半球的联系将会被切断。换句话说,如果想要研究单独一个半球的功能,那么只需要切除一个人的胼胝体就可以做到。
当然,为了研究就切除某人的胼胝体,未免太过不人道。但世界上也确实存在真的完全没有胼胝体的人。这类人中,就有一大类,是因为患上了当时的医学无法控制的癫痫,只好通过切断胼胝体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类没有胼胝体的人,被称作“割裂脑”。
而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教授斯佩里针对裂脑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如果将某一个图像放置在裂脑人的左侧或者右侧,那么这个视觉信号就会首先被传递到对应侧面的脑半球。而斯佩里最初的检测项目,就是让愿意参与试验的裂脑人们坐在一个木板前。这块木板上有一行水平排列的灯泡。这些灯泡会在他的左右两侧分别闪烁。
而当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报告他们看到的景象时,他们却都表示,他们只看到了右侧的灯泡闪烁。
随后,研究人员又让受试者视野左侧的灯泡单独闪烁。而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任何反应。
唯一合理的解释似乎是,负责左侧视野的大脑右半球并不能处理这一视觉信号,是一个“盲区”。
但接下来的实验却推翻了这个解释。当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指认所有闪烁过的灯泡时,尽管受试者嘴上说“只有右侧有闪烁”,但是他们的手却精准了指出了左侧闪烁过的灯泡,准确率很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换句话说,右半球其实是可以看见并处理视觉信号的。但是这份视觉信号却无法进入语言机能、转化为能表述的语句。
拥有分裂脑的受试者,即使看到了左侧闪烁的灯泡,但是他们没法说出来。
因为右脑并不负责语言机能。
而斯佩里的另外一项实验,则是让受试者们分别用左手和右手临摹简单的三维图画比如正方体之类的,他们的左手基本可以完成任务,但是右手只能画出一堆难以理解的二维线条,而看不出丝毫的“三维感”来。
这是因为,左脑并不负责“空间想象”那是右脑的活儿。
罗杰斯佩里因为这一实验,以及其后的一系列研究,而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加州理工学院校刊为他献上的贺词为:“斯佩里,谨向阁下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一并致贺!”
当然,这项研究成果也在后来收到了学界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单侧化”这一观点,以及该观点对大众以及传媒表达的形式上。
实际上,斯佩里自己的实验之中,就有证据表明,人类的右半球并非完全无法理解语言,只是其理解的方式与左半球有巨大差异。而这种右半球对语言的认知,或许也是普通人语言认知的重要部分。
正常人并非只有单侧大脑,也并非有两个脑。左右半球只不过是各有侧重。
当一个人阅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其大脑左半球在理解书面语言。从词句的排列之中提取意义,并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语音,使其能够在意识之中被理解。而右半球则在负责理解故事的情感表达、想象其具体的视觉情景,并形成对故事风格的整体印象。
这才是大脑完整的运作过程。
而赛博武术也是如此。
外功需要的是对几何问题的直观想象,对于战术的编排。
而内功则与语言机能相互融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