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9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1117


也就是苏z行一行工程师,在奥尔特云飞行了数年,提前抵达奧贡二号,对奧贡二号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拆解,所以才在回归之后得了王上的赏赐,才有幸亲自享受一番,并录下记忆。
然后,他才晓得,神速王庭上还有好几个小圈子,彼此分享类似记忆。还因为人人都有口味偏好的差异,所以大家都是各玩各的。
苏z行正是因为对咖啡表现出了特殊的偏爱,所以才能加入这个交换的圈子。
这种与工作无关的小圈子,也是一种宝贵的人脉资源啊。
苏z行乐滋滋的将存储设备插入自己的接口,挑选了一款酸味较为明显、芬芳浓郁的咖啡的记忆。
实际上,这种体验并非是纯然的味觉信号的记忆。基准人能够以电信号代替部分化学信号,对神经细胞进行调控。过去窃国者曾基于这样的原理制作后门,保证自己可以用特定引号引发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序。但实际上这也有较为和平的用法,即直接用信号来模拟咖啡因等化学物质在脑内的影响。
包括咖啡因、酒精在内的许多种化学物质,都可以依靠这种方法再现。
——能够考到神速王庭来,真是太幸运了……
苏z行舒舒服服的靠在椅子上,忍不住如此想到。
万机之父对于神速王向来宽容,神速王不管干什么都行。苏z行甚至怀疑,就算神速王只要不空开宣扬支持侠义,万机之父就不在乎他会做什么。
神速王庭上,甚至存在大量明目张胆无视戴森原则的行为。神速王几乎不干涉任何下层的社交活动,想要结成什么团体也完全ok。培养文化这种事都做得。
对于庇护者与科研骑士的中下层来说,神速王庭简直就像是一个神话。
在进来之前,苏z行也像其他人那样,以为神速王庭意味着“特权”,意味着“万机之父关注的项目”。但有幸考进来之后,苏z行才意识到外界印象的偏差有多大。
神速王庭内部相当宽松,神速王殿下本人也是相当和善的人,很少听说有谁会因为各种“上级的心态”之类因素而被惩罚。除开神速王的亲卫队之外,神速王庭也基本没有与侠客厮杀的任务。神速王亲卫队也基本是和平生活过得乏了、武功练得太高了,想要找对手,所以才志愿加入的。
以诸王的标准来看,神速王的亲卫队从来没有满员过。甚至这都不能算是一支正式的“军队”。
当然,也有传闻说,神速王殿下心中一样是有逆鳞的。曾经有倒霉蛋触怒了王上,被王上亲自拎着,扔进了侠客与庇护者接舷战的战场,让他自生自灭去了。
但这种事情好像也只是传说。神速王庭有各种记录显示“王上不在意这个”“殿下不在意那个”,好像神速王这么个人百无禁忌,没有一点儿架子,就是不大爱说话——据说殿下曾有个副官是话唠,经常与殿下聊得天花乱坠。但殿下就算实在是烦了,也就让这么个人回去休息,都没给他降职。
甚至就连武祖的故事,你都能去跟殿下打听打听。
苏z行反而很难想象,这么个家伙到底要怎么样才会生气。
享受了一会味觉与咖啡因的感觉之后,苏z行拔下了存储器,继续写自己的报告。
“奧贡二号”比一号更加完整,甚至苏z行一行抵达的时候,里面还有少量的小机器人在运作。
当时他们是用声子切割设备,在飞船外壳上大洞钻进去的。说起来,这类依靠机械波进行切割的设备,也是在奧贡一号之后,才被人类重视起来的。
奧贡一号带来的技术之中,就包括了“依靠机械波粉碎铀燃料块的保护层”以及“依靠机械波干涉合金晶体的形成过程”。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技术,但是却帮助人类直接点亮一系列技术。
到了今天,这些技术的改良产物,广泛存在于各处的切割设备与3d打印机之中。
奧贡的铀燃料块包裹在硬而脆的合金之中。铀燃料块的弹性、韧性都很好。施加特定范围的机械波,外侧的硬脆合金就会剥落,露出内里的燃料块。带有磁性的合金,其碎屑也会被带有铁磁性的钢结构骨架所吸附,然后被其他机器人回收。这个技术与现在人类的技术没法比,但也曾给予人类灵感过。
最先进入奧贡二号的,是神速王的一位下属。以奧贡二号的金属外壳来看,众人已经判断,就算奧贡二号内有负责保卫的武装机器人,其武器水平也无法对赛博武者造成任何威胁。但保险起见,还是先由武功最高的那名武者进入。
奧贡二号内机器人甚至不能意识到“有异星访客”。它们甚至还在机械的修补外壳。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号的调查记录===
“或许是因为在设计之初,奥洛伦文明的工程师并没有考虑与‘具备一定文明水平的外星人’相接触的情况,那些机器人集群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进入。当然,也有可能是机器人的程序里有写如何应对这种状况,但是却没法及时的调出相关数据——毕竟,磁带的缺点就在这儿了。”
“那些机器人的行动非常缓慢。以‘移动’来说。它们通常有三对足与一个轨道滑行装置。三对足都是用来扣住钢联上对应尺寸的孔洞的。它们每一步都会移动六足中的两只,将这两只足扣入对应的结构后,它们才会接着移动另外两只,重复这一过程。它们每移动一步都需要花费八十秒左右。”
“这个不需要感官。它只会通过机械结构检测是否完成固定。以生物的角度来看,这些小机器人相当于只拥有原始的触觉。”
“我们对这些小机器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同行的武者使用磁链兵器去干扰一台小机器人的移动过程。他将磁链兵器变形为薄而长的状态,精确堵住钢结构上的一对孔洞,导致小机器人无法将足插入固定。那一台机器人在来回尝试,僵持了十三分钟之后进行重启,然后又僵持了十三分钟,再重启。这样子循环往复了一百次,直到另外一台同样幸好的机器人从后面过来,与它碰撞到一起。”
“‘碰撞’似乎成为了一个信号。两台小机器人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弹出了数据接口对接。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之后,后面来的那一台小机器人开始倒退。这个过程持续了约四个小时。我们在二者接触之前,就将震动检测设备放置到它们身上。磁带转动的震动在它们对接期间很明显。某种信息交换在它们之中产生了。”
“通过无人机跟踪第二台小机器人,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规格的机器人。区别于前一种明显有工业制造倾向的工人机器人,我们将之称作‘信使’。工人机器人与信使机器人碰撞之后,再次传输数据。随后,信使机器人继续朝着靠近核心区域的地方前进。”
“在靠近核心区域的地方,我们见到了第三种特殊的机器人。它除了具有一定的移动能力之外,就好像一台可以存储一千盘磁带的特殊存储设备。信使将一段信息传递给这一台指挥者。在经过了数十个小时的等待之后,信使才在补充电源之后,朝着第一台工人机器人的方向移动。”
“在信使机器人抵达之前,第一台被困住的工人机器人就一直保持静默状态,似乎在节省能源。一直到信使机器人抵达。通过碰撞,机器人之间的接口再次翻开。这或许是通过某种机械结构实现的。信使与工人机器人对接之后,它们用了六十五分钟来处理数据。紧接着,工人机器人被卡主的那一双腿开始反复的试探。这个过程又花了六十五分钟。接着,它们又花了十三分钟来进行数据的反馈。”
“工人机器人跳过那一对孔洞,继续向下行走。而信使机器人则沿着既定路线,回到靠近指挥者的区域。它与另外一台同规格的信使机器人碰撞,交换数据。第二台信使机器人沿着其他路线,找到了另一种不同型号的维修者机器人。”
“惊人的是,这些机器人似乎可以自己计算路径。维修者机器人并不需要沿着信使二号、信使一号走过的道路去抵达维修地点,而是可以自己选择另一条路径。这个结果与我们计算机测算出的‘最优路径’相差不大。二十一世纪武祖团队从石碑代码之中解析并公开的寻路算法,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这些机器人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就达成了这一点。”
“维修机器人会检查孔洞的状况。这个时候,我们撤回了磁链兵器。在察觉到对应的固定结构可以用来固定孔洞之后,维修机器人很快返回,与信使接触,报告自己的结果。这个判定机制非常机械。似乎只要固定结构还能完成任务,它们就不在意自己身上的维修工具是否使用过。”
“在这之后,我们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工人机器人意外滑落’之类的。这里是微重力环境,重力几乎可以无视。所以意外失足之后,这些机器人会花二十六分钟来反应,再快速张开三对足。三对足只要勾住了任何一处钢梁,它们都能快速固定住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