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028


一旦没了羊群一家人咋过?所以他还是在这里放牧,冬天就去东边天山深出的冬季牧场,开春再回来。即便丧尸病把她老婆和两个孩子都感染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依旧还是这么生活。反正除了盐之外他也不需要别的。
刚从冬季牧场赶着羊群和马群回来的克里木,看到缓坡草原上突然多出来一架飞机着实被吓坏了。他不怕丧尸也不怕野兽,但怕有人抢他的羊群和马匹。没了这些牲畜他就是废物,只能等死。
在山上猫了两天,仔细观察了两天,克里木还是没看明白那个汉人每天在飞机里忙活啥。但能确定的是,对方只有一个人。
这就不怕啦,牧人一对一谁也不怕,喝瓶酒再拿上刀子,一对二也不怕!于是他趁着半夜摸了过去,想把这个入侵了自己牧场的男人抓住仔细问问,如果是打算来抢牧场的那就弄死!
结果自然是失败了,还被洪涛揍了一顿。好在他会说几句汉话,连说带比划的表明身份,又被押着去山后面看到了羊群和马群才没被宰掉。看看,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两个孤苦伶仃的老男人,谁也不碍谁的事儿。一个放牧一个打猎捕鱼,还互补了起来。你拿点鱼我来块肉,点上篝火烤一烤,再喝点小酒。虽然语言不是太通,但这时候根本不需要闲聊。
酒肉朋友,从此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标标准准的酒肉朋友。谁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就会招呼对方一起享用,吃完了就一起干活。
洪涛有汽油锯、克里木有驮马,这就是一对儿光头强。上山一顿呲呲呲,大批的圆木被驮马拉了下来,阴干一年,就成了修建羊圈和机舱小屋的建筑材料。
但到了深秋,克里木还是得离开,要赶着羊群到100公里外的冬季牧场,差不多5月份再返回。第二年他离开的时候洪涛送了一件礼物,霰弹枪和几十发霰弹。
等到了春天克里木回来时也投桃报李,送给洪涛更多的礼物,一匹黑色高头大马和几张鹿皮、山羊皮。这些都是他在转场途中和冬季牧场里打的。有了枪的牧民,简直就是动物杀手。
简明扼要的说,洪涛抵达赛里木湖的前三年就没离开过。每天打猎、捕鱼、修理机舱小屋、抽空种点蔬菜,再和克里木学学如何放牧、宰羊杀马做马肠,怎么在山野间找路和生活,也没闲工夫去琢磨别的。
说起来这里真是富饶,山里有野兔、雪鸡、狐狸、猞猁、獾子、山羊、羚羊、鹿、雪豹、棕熊、金雕、秃鹫等几十上百种大小动物。
还有遮天蔽日的云杉、塔松,以及贝母、黄精、党参、雪莲等几十种草药,摘野果、采蘑菇、伐木,吃喝用应有尽有。
可是到了2027年,洪涛不得不离开了湖边小屋,他的土暖气坏了,汽车散热片毕竟不是暖气片,里面的管道太细,被水垢堵死了。
另外他也需要找找太阳能板和替换的蓄电池,还有宝贵的汽油和柴油。即便不能用于精密的汽车发动机,老旧的拖拉机和发电机还是能凑合的。
然后他就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短短七年时间,幸存者们就已经开始有了阶级。基地管理层好像古时候的贵族,有吃有喝有武器有军队,进出都衣着光鲜,或驾车或骑马,不可一世。
技术人员和军人应该算中产,在基地里有房子有家,付出一定的劳动就可以享受物资配给,生活无忧,还有成为贵族的可能。
基层工人和农民,即便到了末世里也还是工人和农民。数量最大、干的最多、报酬最少。不过他们同样能享受到物资配给,只是数量要少一些,但不会挨饿受冻。
最支付的少量食物苟且偷生的倒霉蛋了。他们有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来的,也有来的太晚没赶上好时候的。
每天就指望着基地里派发的各种临时工作换取点基本生活物资,或者去人类控制区以外的城镇,搜索基地需要的东西拿回来换成食物,这些人被统称为流民。
===441
俺不是哲人===
第一次出山,洪涛是骑着马走的,打算去5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看看。但没过几天就跑了回来,不成啊,骑着高头大马是不用自己走路,舒服了,可危险性太大。
他刚沿着旧世界的公路走到奎屯附近,就被一队穿着黑衣服,开着装甲车巡逻的士兵给拦住了。没说几句话就要抢马,还要搜身,非说他是疑似的叛逆者。
这哪儿成啊,洪涛也没废话,趁着马匹不听话尥蹶子的功夫就把靴子里的伞兵刀抽了出来,一下、两下、三下,围着他的三名士兵脖子上就多了个喷血的小口子,再往装甲车的顶盖里扔颗手雷,骑上马就跑。
经过这次出山,洪涛大概有了点感悟,现在世界变了,规则也变了,自己必须也得跟着变。
咋变呢?首先就是装扮。从使馆里找到的美军作训服肯定不能穿在外面,太扎眼,别说士兵们怀疑,路上看到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流民们也都偷偷用诧异的眼神盯着。
想不被人看一眼就怀疑,就得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最容易装扮的就是流民。符合要求的破衣服自己是没有,但克里木有。他一年到头就是那身羊皮袄,脏的都分不出颜色了。
没的说,让他也给自己做两身,不管打渔还是伐木或者干活、做饭都套在外面,吃完羊肉手上的油也得抹上。不到一个月,嘿,你再看,自己也是牧民了!
流民们用来御寒、挡风的大斗篷更好办,从自己衣柜里找件风衣,各种破布头就往上缝吧,缝满了也就圆满了。还别说,这玩意确实挺挡风御寒的,就是沉了点。
里面贴身的还是自己的衣服,再外一层是迷彩服和战术背心,外衣则是破皮袄和破皮裤,陆战靴缝上两块皮子也算带了补丁,用斗篷和兜帽一盖……
好像还差点意思,到底是哪儿不对呢,洪涛对着镜子仔细照了照,嗯,是眼睛和面容,太容易被人记住了。
这个好办,来副太阳镜……不实用,那就来副雪镜,连眼睛带上半张脸全挡住。嘿嘿,这下就算初秋来了,也认不出!
光有服装就够了吗?当然不成,编瞎话要成套,演戏自然也得成套。穿的像牧民,说话也得像。这个倒不难,和克里木相处了4年,就算没完全学会他们的语言,学他说话的腔调还是没问题的。
装扮有了,语言像了,还得有个符合身份的名字,叫啥呢?当初他和克里木说自己叫阿凡提,但这个称呼根本就不是名字,而是对有学问人的尊称,还得弄个更像哈萨克或者柯尔克孜人的名字。
于是依勒比热丝.巴哈提的柯尔克孜牧民,在2027年夏末初秋时,骑着自行车出现在了奎屯驻军的检查站。
依勒比热丝,是柯尔克孜语里雪豹的意思,也是克里木儿子的名字。巴哈提则是克里木的姓氏,酒肉朋友嘛,借姓氏用一用,他应该也没啥意见。
这次就好多了,面对一个连汉话都说不利落,还一身羊膻味的倒霉牧民,士兵们对自行车后面驮的羊肉更感兴趣。于是洪涛又倒霉了,他带的羊肉还没交换出去,就先被白白拿走了一大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反正洪涛也没打算靠卖肉发财,拿就拿吧,拿了就不能再找麻烦了吧。结果他想错了,麻烦才刚刚开始,没等走到驻军营地,在流民聚居区里又给人拦住了。
这次不是士兵,而是和他一样的流民,或者叫流民里的统治阶级。这七八个人垄断了奎屯的劳务市场,一手从驻军这里接各种临时工作,转手再卖给需要工作的流民。
没钱买不怕,欠着,你先去上工,发工资的时候,救赎者负责后勤的官员会按照工作量和人数把食物当做报酬一次性都给他们,再由他们按照人头发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