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1028


清代平定准噶尔地方政权之后统一了新疆全境,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统管新疆事物,简称伊犁将军。先后修建了惠远、宁远、熙春、绥定等9座城,以慧远为中心,成众星拱月之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片地区的历史很悠久,一点不比中原古都的时间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疆的中心并不是乌鲁木齐,而是伊犁。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从那么久以前人类就把此地当做重要的城市呢。纵观历史,凡是建城立都的地方无非就是三种情况。第一,交通发达;第二,易守难攻;第三,气候地理环境适合发展。
伊犁地区,也称伊犁河谷,伊犁河从此流过,一直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形成了一片夹在山脉中间的狭长盆地,或者叫平原。
古时候人类还没有战天斗地的能力,想吃饱饭必须找适合耕种、适合放牧的地方聚居,伊犁河谷就是这么一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比较不那么艰苦的气候。
单就疆省地区而言,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了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还多,人口却只有2000多万,和北京市齐平。为啥人口这么少呢?是因为偏远吗?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
从整体而言,疆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戈壁和山区,降水量比较低,水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人类的耕种、放牧、生活用水,在这里想靠下雨是解决不了的,只能挨着河流居住。
去过且走过大部分疆省地区的人应该知道,凡是有河流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了人,种满了地。一旦离开河流,不到几十公里,甚至几公里之外就是干旱贫瘠的戈壁滩,或者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漠。
而伊犁河谷地区从古至今都是森林密布、绿草遍地、气候适中、水量充沛、且物产丰富的自然宝地。不光古人这么想,幸存者们也这么想,同时还这么干了。
做为疆省幸存者的最大团体,救赎者一开始主要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伊宁一部分,乌鲁木齐一部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才最终决定合二为一,选择伊宁做为主基地,同时放弃了乌鲁木齐。
===444
去伊宁===
实际上还有个让双方合并的主要的原因,洪涛自己都不知道。除了水源、气候的因素,安全更重要。
自打他用伞兵突袭了三原县城,一夜之间兵不血刃的吞并了西北联盟之后,各地的幸存者团体就有点风声鹤唳,生怕哪天一睁眼自己也成了理事会里的橡皮图章。
疆省虽然离得远,却也不敢轻视,从长远计,伊犁河谷地区远比乌鲁木齐地理环境复杂、距离更远也更好防御。
想从陆路进入伊犁河谷只有四条路;第一条从奎屯向南沿独库公路到那拉提;第二条,从乌鲁木齐向南到巴伦台镇,由东抵达那拉提;第三条,从乌鲁木齐向向西到赛里木湖折向南,经过霍城回头向东,绕到伊宁后面;第四条,从哈密到伊宁的铁路。
这四条路里,第一条和第四条已经被救赎者严密控制了,不光奎屯驻有守军,在独库公路北段的几个隧道里还有守军。
这里的隧道挺有意思,是带门的,水泥大门。守军啥都不用干,只要把隧道大门堵死,就天下天平了。
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海拔3000多米,大夏天的说下雨就下雨,说下雪就下雪,不是泥石流就是山体滑坡,啥军队也过不去。
第二条路同样不太好走,巴伦台镇附近的公路建在山谷中间,由于这些年雨水猛增,河水已经把一段路基给冲塌了。
救赎者架了一道铁索桥,仅能通过小型车辆和行人,如果面临敌人的进攻,他们都不用打,把铁索桥破坏掉,然后藏在山腰的工事里打冷枪就成。
赶上夏季,说不定啥时候洪水就来了,到了冬季,一场大雪就能把道路封死,连打都不用了,直接谁也别出去,谁也别进来了。
第三条路更是易守难攻,而且还最绕远,和前两条比多出去好几百公里。过了赛里木湖不远,就是座横跨山间的大桥,叫果子沟大桥。
很不幸,就在丧尸病爆发的第五年这里发生了地震,大桥断了,不光外人进不去,伊犁河谷里的人也出不来,这条路基本名存实亡。
这说的是从北疆进入伊犁河谷,如果从南疆走的话还有两条路可以进入。第一条,从库车沿着独库公路向北,还是到那拉提;第二条,从若羌向北,经过库尔勒抵达巴伦台镇。
看到了吧,不管从北疆还是南疆走,都要经过那拉提和巴伦台镇。这两个原本的旅游打卡胜地,现在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不是为了从克拉玛依采油,救赎者都不用在奎屯驻扎兵力,只要把独库公路上的隧道炸塌,连巴伦台镇都不用守了,只要把那拉提控制住,就可以堵住从北、东、南三个方向通过陆路来的所有人。
西边是霍尔果斯,再过去是哈萨克斯坦,那边的幸存者基本都跑过来了,根本不用担心有啥大规模的幸存者团体。
陆地进不来,空中呢?自打救赎者确定在伊宁建立基地,他们花了三年多时间派人把武威以东,包括青海西部的机场跑道都给破坏了。不敢说百分百,反正只要地图上能找到的有一个算一个。
这样一来,最近的机场距离那拉提也得小2000公里,中途既没地方降落又没地方加油,就算把美国空军找来,全上能在野战机场短途降落的c130,怕是也不太好办。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航空煤油基本断绝,高速路也被尘土掩盖,哪怕c130真的来了也不敢往草地随便降。野战机场也是机场,几十吨重的大家伙,地面可以不太平,但硬度必须保证,否则下来一个狗吃屎一个。
“回去吧,前面的路我自己可以走。”洪涛想去伊宁基地该怎么走呢?十天之后,三匹马驮着两个人和几个大包裹出现在了果子沟大桥
桥断了,一般二般的人可能过不去,但对于每年在山间往返至少两次的克里木而言,有没有这座桥都不影响他通行。即便有桥,也不可能赶着羊群和车辆一起跑高速路。
祖辈们年复一年传下来的经验里,就有翻越每座山头、每条山谷的羊肠小路。当然了,开车不成,骑摩托和自行车也不成,只能骑马,很多地方还得牵着马步行。
今天就是洪涛前往伊宁基地的日子,克里木不光准备了两只宰杀好的羊和两挂马肠,还用羊皮袋子装了两大包羊奶酪和马奶酪。
洪涛没问这些是啥意思,有些事不需要用语言交流。自打和克里木说过要从伊宁基地买个哈萨克或者柯尔克孜女人回来给他当媳妇,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就格外勤快了起来,偷偷的缝新皮袄和新毛毡帐篷,啥意思一目了然嘛。
“我知道你是汉人,是来躲避仇家的。我们是兄弟,小心汉人,他们坏!”克里木有些恋恋不舍,往年他转场一走好几个月,也没流露出这种情绪。
因为他知道,这个古怪的汉人不怕野兽和盗匪,在野外就是头雪豹,自己这个从小风餐露宿的牧羊犬也得甘拜下风。可伊宁基地那边人太多,什么族都有,枪支也多,一个人再强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放心吧,我确实是去卖货的。那里有熟人,不会受欺负的。如果我找不到他就把这些东西扔了,马上回来。对了,你不要去帆船上捕鱼,想吃鱼了等我回来。驾……驾驾……”
两个老男人依依不舍的场面让洪涛的眼眶有点热,为了避免真情流露,赶紧吆喝着胯下的老驮马踩着刚刚返青的草叶走开。
转眼也相处了七年时间,还是唯一的伙伴,不管谁没了另一个人面对的只有孤独。即便是习惯了孤独的牧人,同样需要有人陪伴,无所谓异性还是同性,这种感觉已经超出了普通情感范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