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1028


可现实里的敌人不光会消除痕迹,还会用设各种歹毒陷阱。就算没有地雷,随便找颗手雷也是一样效果,总不能用人去探路。
“即便有探雷器也防不住蝴蝶雷……现在没时间调更多猎犬过来了,我有办法!”
瓦克尔倒是没犯难,他挑了二十名士兵去附近砍树叉,拿着三米多长的树杈当探雷器走在队伍前面。张柯他们几个肯定没权利越俎代庖指责这种不顾士兵死活的做法,只能互相对视长叹一声。
由于敌人离开的时间并不太长,在猎狗的协助下还是很容易找到了方向,正南!目标很狡猾,来了个折返跑,又从山脚爬上了山坡。而且走了没几公里,山脊上居然出现了一条羊肠小道。
这个情况让追踪者非常头疼,连一向对山地追踪技术非常自负的川早一雄都直摇头。他不是怕猎狗找不到气味源,而是担心对手太了解这片山区,充分利用环境优势设伏兜圈子,那样一来自己很可能永远也追不上了。
===513
全是高科技===
放下追兵不谈,回过头再说说洪涛吧。他是怎么知道追兵绕过荨麻丛下山了呢?如果不知道,只是为了预防不测就在牧场设下了那么缺德的陷阱,听上去好像不太合理。
人的负重是有限的,按照常理讲谁也不会为了撞大运去浪费这么多爆炸物。把它们用在山路上同样能起到延迟追兵的作用,还更准确更效率。
实际上他根本没算计什么,牧场小屋附近只有几个兽夹当报警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什么山地作战经验,而是他与生俱来的鸡贼性格。
就在裁决者绕过荨麻丛下山之前,洪涛就从赛里木湖返回了牧场小屋附近,但他一直没露面,想藏在暗中观察一下方文麟和朱玛巴依有没有可疑迹象。
虽然他把朱玛巴依的电台毁了,又逼着他们洗澡消除了身上的味道,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件事太意外也太突然,凡事小心点没亏吃。
结果等着等着就发现东南方向的山脊上有鸟儿飞翔,且一会落下去一会儿又飞起来。按照飞禽的生活规律,很少有能在夜间飞行的,一般在黄昏之前必须找到合适的栖息地,落下来之后就不飞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例外。飞禽在遇到野兽袭击时也会迫不得飞起来,但什么野兽能把这么多鸟此起彼伏的惊动呢?仔细看看方向,还是一路从山脊向山下发展。别问,肯定是人在下山,大量的人!
既然有人识破了自己的荨麻障眼法,洪涛就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必须把警惕性提高到对付专业高手的程度上来。
咋重视呢,首先就是试试能不能把追兵的指挥官干掉,说不定就不追了呢,彻底解除后顾之忧,那些设置在几百米外的爆炸点就是用来起到斩首作用的。
办法很简单,既然追兵来了,肯定是救赎者士兵和裁决者。他们缺乏夜战装备,不会在大半夜展开搜索,很大可能会在山脚下找个村子先过夜。
那自己就有充足时间利用现有的武器给他们布个陷阱,如果第二天他们真来了,还不是很专业,那就不会有太大损失。
追兵越是专业、准备的越是充分、损失就会越大。到时候只要碰响了定向雷,无线电起爆器就会同时引爆远处的四个炸点,把藏在树林里指挥观察的人一股脑全端了。
他设身处地的想了想,专门找了四个有利于观察又能隐藏,距离还合适当做前沿指挥所的位置,把随身携带的地雷、手雷、扎药包都用上了。
当然了,洪涛肯定不知道周媛、张柯和一众东亚联盟代表团成员也会跟来,结果差点真斩了首,连周媛带张柯一锅烩,就差几十米距离啊。
洪涛的设想很对,找观察点的能力也不错,只可惜携带的手雷、地雷、扎药包太少。要是能再加一倍量,真就差不多把这里的指挥官全一锅端了,不炸死也得受伤。
另外就是要感谢周媛的突然抵达,正是由于她穿的高跟长靴没法踩在过于松软的土地上,萨宾和瓦克尔才不得不把临时观察点和指挥所向旁边挪了几十米远,选在了矮一些的石头地面上。
可洪涛牵着两匹马驮着四个大登山包,总不会全装的吃喝衣服吧,就不能多带点地雷和手雷吗?答案是食物很少,武器也不多。
真正占用空间最多、重量也最大的全是登山器材,尤其是衣服、睡袋、帐篷、登山绳。另外还有两架无人机不知道干啥用,难不成一边走还要一边拍照发朋友圈?
朱玛巴依也是这么问的,旧世界已经过去十年多了,她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旧世界里的物品,大部分还是崭新的。
这哪儿是牧人,简直是大富豪,光那架有四个眼睛的夜视仪拿出去就能到基地里换个居民身份。她亲自试用过,老美的军用装备就是厉害,比裁决者用的老毛子货分辨率高太多了。
“切,你懂啥,没有它我们会被困死在山上的!来吧两位,脱衣服,脱光,一件不留……现在不是害臊的时候,要命还是要脸呐!把这两套衣服换上,袋子上标注6号的先不要打开,4号和5号袋子里的衣裤任选一款,其它都装在背包里自己携带。”
洪涛并没第一时间去布置诡雷,整整一夜时间呢,慢慢收拾不着急。其实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追兵,在天气变幻莫测的山区里追踪小目标就算有猎狗也不很容易。只要没有孩子羁绊,仅靠地形和体能,自己也有把握让追兵连尾气都吃不到。
但有一样东西没办法靠经验和身体素质避免,那就是低温。现在已经快进入11月了,在疆省大部分地区这个月份就是名符其实的冬天。尤其到了高海拔地区,大雪不知道下了几场,很多原本能通行的道路也被堵死了。
其实不管几月份,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地区气温都是很低的,到了夜间干脆就降到了冰点以下。想不被冻死只有一个办法,用衣服来保温。
克里木常年在高山草甸放牧,用毛衣和羊皮袄就能保温。可他很少去3500米以上的高度放牧,光靠羊皮袄肯定是不成的。
而且在高海拔地区活动,不光要保温,还得面临缺氧和高山反应。多穿两层羊皮袄可能也管用,但太厚重了会造成行动不便。
所以还得找既轻便又保温、既防水又透气的衣服,比如登山运动员使用的专业登山服。人家攀登珠穆朗玛峰都能保温、抗寒、防风,性能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如果再加上时不时作战、攀爬的需求,登山服在阻燃、防刺方面好像又不太够了,还得加上既结实又具有防护的属性。
那么问题来了,有同时能满足轻便、保温、防水、透气、阻燃、耐磨、防护性的衣服吗?答案是必须有,比如洪涛拿出来的两个大袋子。
它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了在极寒环境下执行任务配备的军装,全名叫“防寒服分层隔热系统”,是当年洪涛驾船去日本在美国海军基地里找到的。
这种衣服总共有六层,从内到外包括三套内衣:轻量内衣套装、中量内衣套装和防风抓绒夹克,都是用阻燃纤维制作的,贴身、保暖、透气、轻便还阻燃。就算外衣被点燃,内衣也不会粘在皮肤上造成二次伤害。
平时洪涛自己也穿了这种内衣,根据季节不同选择穿几层,外面再套上作战服和羊皮袄。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挺好的。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贵,一套要上万美元,不过他都是白来的,穿起来一点不心疼。
从第四层到第六层就不止一套了,分成了通用环境作战服、阻燃作战服、增强作战服、轻量化防护作战服和恶劣天气作战服五个套装。
到底该穿哪套没有太详细的标准,具体情况还得由穿戴者根据环境和作战需求自行选择,按照说明书上的介绍好像有20多种搭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