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164


在此之前,于正诚对以运代销是持反对态度的。
如今以运代销能够带来巨额利润,于正诚也没有理由继续反对。
货运处已经开始大秤分金了,这钱一旦给出去,就不可能再扣回来,整个货运处三百人,已经尝到了以运代销的甜头,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块肥肉,接下来以运代销的规模只可能的是越做越大,不可能减少。
……
隔日,消息传开,几乎整个运输公司都在谈论以运代销的事情。
“你们听说了么,货运处弄了个以运代销,可赚钱了。光是上个月,货运处的人就多发了二十块钱的奖金!”
“我也听说了,据说是从兖矿买煤,然后运到东岛港务局去卖,既挣了运费,又赚了煤炭的差价。”
“怪得不这个两个月,货运处的车老是往兖矿跑呢,我还以为遇到了大货主,没想到是咱们货运处自己搞出来的。”
“我听说,以后货运处不光要运煤,还要运油、运钢铁呢!”
“那岂不是能赚更多?究竟是是想出来这么一个好主意?这家伙真是个天才。”
“还能有谁,李卫东呗!”
===第七十四章
狂赚二十万===
幸福二五零喷着一股黑烟,停靠在银行门口。
李卫东从摩托车上下来,匆匆的走向了银行的营业大厅。
门口坐着的看门看了一眼李卫东,开口问道:“小伙子,又来问汇率了?”
“对,来看看日元今天的汇率,大爷,我车没锁,帮我看着点。”李卫东说着,塞给看门大爷一根香烟,然后一溜烟的走了进去。
这段时间以来,李卫东隔三差五的就来打听日元的汇率,都成了银行的熟客,不仅仅是看门大爷,就是银行里的营业员,也认识李卫东了。
不一会儿,李卫东从里面走了出来,脸上一副笑盈盈的样子。
大爷已经点燃了那根香烟,看到李卫东笑呵呵的走出来,立刻问道:“日元又涨了么?”
“是啊,又涨了,现在100日元,能换一块六毛钱了。”李卫东笑着说道。
“一块六?前两天不是能换一块五的么?这才几天啊,100日元就能多换一钱了!”大爷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小伙子,你三天两头的朝银行里跑,问日元的价格,你到底有多少日元啊?”
“不多,也就是2500日元。”李卫东笑着答道。
“一块六乘以二十五,五六三十,二六一十二,加起来是十五,十五再加二十五,那是四十块钱啊!”大爷脱口而出。
李卫东微微一愣,没想到这大爷竟然有如此厉害的算数能力,不愧是银行的看门人。
八五年九月份,《广场协议》正是签署,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日元疯狂升值20。
李卫东三天两头朝银行里跑,也是为了查看日元的汇率。
银行所公布的汇率是官方汇率,所以李卫东那2500万日元,能兑换40万人民币的外汇券。
而在黑市上直接兑换人民币的话,这个数字要乘以三,2500万日元能兑换120万人民币。
一切正如李卫东所预期的那样,手握日元什么都不做,三个月狂赚20万。
而接下来的三年里,日元还会疯狂升值50,如果李卫东还不找到合适项目的话,继续持有日元也是一个不错的打算。
……
幸福二五零刮过一阵黑旋风,带着李卫东返回了货运处。
刚进调度科的大门,罗兵就将一份文件塞给了李卫东。
“小李,这是地委刚下来的文件,认真学习一下,等到明年一月份,咱们公司也要实行了。”罗兵开口说道。
李卫东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内容,是有关国企改革的,有关国企改革的,主要是推行国企的三产逐渐走向社会化。
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国企还是集体企业,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三产,而且规模越大的国企,三产的规模也就越大,三产的门类也就越齐全。
大型国企之所以能够保障职工从出生到死亡,所依靠的正是国企的三产。
比如职工有洗澡的需求,那单位就建个洗澡堂;职工家里没有人看孩子,那单位就建个幼儿园;本单位子弟需要上学,那单位就建个学校;职工需要看病,那单位就建个医院;职工需要买东西,单位就建个供销社;职工需要衣服,单位就建个服装厂。
按照这种模式建设下去,那些超大型国企的所在的,就跟像是一座小城市,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像是青河运输公司,司机只有五六百人,但是却有数千名职工,便是因为三产的存在。三产的职工也是企业的正式职工,甚至占据了企业的大多数。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比较紧缺,很多时候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物资,就只能自己动手,成立三产来丰衣足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这无可厚非。
而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物资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很多效率低下的三产,反倒是成了企业的累赘。
这些三产不赚钱不说,每个月还需要消耗很多钱,企业获得的利润,大部分都补贴三产了,使得企业没有钱去改进技术、购买新设备,也就无法提高生产力,最终整个企业都会被拖垮。
现代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产权清晰、责任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企三产的存在,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
于是将国企的三产推向社会化,最终实现国企与三产的分离,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国企三产存在了那么多年,想要一下子将国企和三产分开,显然是不可能的。让三产进行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就成了国企三产改革的第一步。
1986年,国企的利改税会进入到尾声阶段。利改税之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法固定下来,国企逐渐摆脱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成为了自主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按照利改税后的规定,国企需向国家上缴企业所得税,中大型国企一律是交55的企业所得税,小型企业分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分为八个档次,最高档也是55,最低一档的税率是10。
在这一套体系下,国企与三产如果统一核算,那大家都要按照55的档次缴税。
就好比运输公司,货运处一个月能赚二百万,按照55的档次上缴所得税是没问题,交完税依旧是丰衣足食。
可若是运输公司的三产澡堂子也按照55的档次缴税,那岂不是亏大了!
另外利改税后,税种也变得更加详细,原来的工商税被分成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业。
比如那些直接搞生产的企业,缴纳产品税和增值税是理所应当。
可作为这个企业三产的澡堂子,什么东西都不生产,如果是跟企业一起缴纳产品税和增值税,四舍五入又亏了一个亿。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三产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独立进行纳税,就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而三产独立经营,也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失去了靠山的庇护。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是旱涝保收,这其中也包括三产。国企的三产职工吃的是同一锅的大锅饭,同样是旱涝保收。
三产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这大锅饭就变成了小锅饭,三产经济效益好,那自然是工资多奖金高,经济效益不好,也就只能饿肚子。
然而国企三产早已经习惯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多数的国企三产都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走向了倒闭的道路。
在国企下岗潮中,最先下岗的也都是三产职工,即便是电力、石化等垄断企业,都无法避免其三产的职工下岗。
在李卫东的记忆当中,运输公司众多的三产当中,最终活下来的只有四家。分别是汽修厂、客车站的小卖部、运输公司子弟学校、以及交通医院。
学校和医院,分别被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所接收,变成了公立性质。汽修厂生意是越来越红火。而客车站小卖部,靠着卖饼干火腿肠方便面,反倒是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然而在李卫东的眼中,那些倒闭的三产却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他早已经看中了一个目标。。
“明年是八六年,企业承包政策就会明朗起来,到时候我可以承包三产了!”
想到这里,李卫东不由得开始窃喜,他终于等到了创业的机会。
===第七十五章
正式干部===
冬去春来又一年。
大清早,李卫东刚一起床,就闻到了煎鸡蛋的味道。
“卫民,赶快洗脸刷牙,然后来吃饭,上学又要迟到了!”周云秀的声音随之响起。
学渣弟弟李卫民从一脸不情愿的走出厕所,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
今天的早餐是馒头、小米稀饭、煎鸡蛋、黄瓜咸菜,还有几片周云秀自制的腊肉,堪称丰盛。
对于吃货李卫民而言,早餐有煎蛋腊肉,绝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对于学渣李卫民而言,吃完早饭后就要去上学,真是太闹心了!
李卫东抓紧洗漱完毕后,也走到了餐桌前,周云秀又开始了日常唠叨:
“新建的六栋家属楼快要竣工了,过两天可又要分房了,这次可是分一百四十多户,估计六零年之前来公司的那一批职工都能分到。
后勤处王主任的儿子,下星期娶媳妇,听说是个舞蹈老师,还是汽修车检的崔主任介绍的呢!
最近煤球又涨价了,去年一个煤球还只是卖两分五厘,才过了个年,就涨到三分五厘了。一个煤球涨了一分钱,昨天买了二百个煤球,多花了整整两块钱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