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枚建城令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735


“那是个意外,不具备普遍意义。”诸葛孔明沉默半晌,“若那小子一辈子就想这么舒舒服服的过下去,一座1级历史主城足够他折腾了,但若他还想更进一步,必然是取死之道。
“当然,老夫会派人去游说,若他愿意加入三国九组,情形又会不同,只是游说他的势力还不在少数,如此,反而会很糟。愿他好运吧。”
===第210章
来访者===
清晨,下了一夜的暴雨终于停了,但高山之城四周并未因此变成一片泽国,反倒是整个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各种树木拔地而起,形成一片片的森林,荒原上的野草也有齐膝深
至于一块块的梯田里,沉甸甸的麦穗,谷穗,玉米看着极为喜人,不但成熟期一下子缩短了一个月,且产量至少提升一倍有余。
甚至如果李肆愿意的话,这个区域会一年四季如春,再也没有寒冷与饥饿。
这就是中级天命的威力。
甚至这天命可以让李肆在这个区域内飞天遁地,让他成为掌控阳光,大气,雷霆,狂风,海浪,高山,森林,万物万灵的神祗。
只要他手中持着天命佩剑,只要他手中的超凡物质还足够。
成为神祗,竟是如此简单。
甚至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在这个区域内瞬间灭杀数十万头妖魔,连秦琼这样的历史轮回者说秒杀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李肆计算过,他就算什么都不干,这样的日子都可以维持一万年,直到他手中的超凡物质消耗一空为止。
因为现在他手里的超凡物质足足有两百万点。
这是一個天文数字。
但是,此时此刻的李肆并未有任何的激动窃喜,他还是如常吃过早饭,就赶到墓园1号院,继续研究特大型投石机组。
之前一战,这种投石机组可谓是居功至伟,以物理伤害,一举摧毁雷光虫魔BOSS的防御
最妙的是,这投石机组是在地下坑道之中,敌人想目睹其全貌都不得。
昨天,秦琼甚至想用大量物资交换投石机组的技术,都被李肆拒绝了。
虽然在他看来,这种投石机组的破解也没什么难度,只需要秦琼把大致的情形描述一下,然后落到鲁班,墨子这般存在的手中,分分钟能复原出来。
“陛下!”
工匠营统领厄伦德,夜不收黄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昨日一战同样是他们的骄傲,而战后一次次复盘,更是让他们激动,如今更是总结出很多想法。
“陛下,经过我们的战后复盘,以及重新试射测得数据,如今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台新式投石机组的具体数据。”
黄雨率先开口,“首先,更换了铁球后,虽然重量增加一倍,可投射的距离也几乎增加一倍,最远可以打出一千二百米,调节后,最近可以在六百米外命中目标。”
“其次,投射的高度经测算已经能突破320米,若是能提前知晓空中的风速,风向,那么精准度也会大为提升,基本上,可以做到命中十米半径的圆圈,当然用来攻击单个中小目标,或者移动速度极快的目标肯定不行。”
“然后,便是威力,只能说我们已经找不到参照物来形容它的威力了,只要命中,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绝对必杀!”
“最后,我想提的建议是,是否能在工艺上,进一步进行精细化,这样可以让操作手能更精准的进行调节,从而让投**度更好。”
黄雨说完,厄伦德才开口,“陛下,我倒是有不同想法,我认为,投石机组可以要求提升精度调节,但永远也不能指望投石机组的精准度能够媲美八牛弩,想指哪打哪这是一个谬论,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尽可能提升精度的基础上,提升投石机组的快速发射,多样化打击,以及对更多方向进行快速调整,机动方面。’
+-听完这两人的建议,李肆想了想便道:“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但都过于片面了,没有抓到投石机组真正的核心所在,投石机的威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套力量传动装置,你们应该多研究一下这东西,怎样转化,储存,调节那一百头骡子带来的力量。
“只有把这一套弄明白了,弄懂了,才能从整体上提升。”
李肆的说法,让黄雨一脸懵逼,倒是厄伦德若有所思,但没关系,不懂可以学。
这一次李肆就特意选出200名成长潜力最好的工匠,外加黄雨这些夜不收,从基础物理学开始,对他们进行讲解。
其实他这一套没什么新意,一百头骡子就像是發動機,通过使用齿轮轴承等结构,模拟出变速器的效果,拉动每个弹簧钢片组就像是挂挡,而且还是最简单的挂挡。
技术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材料都是用超凡物质强化的,性能爆表。李肆希望能集合工匠们的智慧,对其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当然他自己也参与进来,因为他也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比如,通过扩大中央齿轮组,细化分支齿轮组,令其力量输出更精细。
还有,除了投石机之外,也可以将这些力量用于其他方面,譬如攻城弩。
若是可以,也不是不能搞出蒸汽机来代替骡子
嗯,也不对,用不着如此复杂,只需要用力量药水给这些骡子强化,一头骡子就能顶一台蒸汽机。
另外,与其想着其他花样,不如继续提升投石机的威力。
因为只要在天命的控制范围内,雷霆,狂风,烈焰甚至是流星落石都不是问题,不管敌人是什么来路,天命这一关就是绝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