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2/1161


正好吴充升三司使,便举荐了沈辽。沈辽的兄长沈遘任开封府知府离任时,曾举荐过吴充代替自己出任开封府知府,这也是投桃报李了。
王安石便让吴充举荐沈辽监内藏库。
沈括正好除服,王安石便让他主编《南郊式》,除此之外还有李定。
编辑是件美差,修好了便能升官了。
至于背刺李常的李定,官家决定大用。王安石等也在想着怎么安排他的差事,但谁也没料到,这一个任命酿成了一场轩然大波,成为一个关键的政治事件。
上元节后王安石宅里。
王安石身为宰相被官家请至宣德楼上一同欣赏鳌山灯火。至于吕惠卿,王雱等人皆在相府里赏着花灯。
这上元节本是携家带口一并在汴京赏玩的日子,但对于王党中人而言,朝廷大事在眼前,这些儿女情长,家长里短是一贯是看不上的。
王安石,王雱着意朝政,以朝堂为家室,心无旁骛地变法,自然王党中人也是各个有样学样。
上元节这样的佳节,他们聚在一起商议朝政。
吕惠卿抵达后,曾布来了,章惇,章楶来了,随后沈辽,沈括也来了,再之后李承之,李定也来了。
这些人都是如今王党的中坚人物。
王安石不在,聚会本该由吕惠卿聚首。但吕惠卿却推给了王雱。
王雱也当仁不让坐在首位,对众人的意见进行定夺。
众人一边吃着元宵,一面听着王雱评论着言道:“此番奉世(李承之),沈家昆仲,章家叔侄差遣都有了着落,就是资深(李定)还未受赏,你们看排个什么差事?”
朝堂官职是为公器,居然为王雱私下评议授受,众人也没有觉得有不妥的地方。
李定笑着道:“多谢大郎君抬举,李某从秀州初到京师,已蒙编修要典之职,其他的事不敢奢望。”
王雱用扇子指着李定道:“这般谦虚,此番没有兄揭露李常之事,这青苗法怕是便被司马十二与吕中丞给坏了。需赏罚分明否则如何治军。无需谦让,今日这上座归你!”
说完王雱起身将首位推给李定。
李定如何也是不肯,但是却给王雱强扶坐上了主位。
李定初时有些不安,但想到自己为王安石父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笑了笑便不再推辞了。
。:
===六百零八章
救苏轼===
看着李定高座,一旁章惇,曾布目光一凝。
章惇一路借着王安石提拔,官升得很快。
如今他已是集贤殿校理,与李承之同为中书检正。
而曾布既是王安石亲戚,又是全力支持变法,也刚升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经筵官能日日见到皇帝,并且还能协助吕惠卿。
这二人还有李承之都是王党的骨干,仅次于吕惠卿,而刚入京的沈括,沈辽因错过了变法之初向王安石靠拢的机会,故而目前还不算。
当然眼见王雱故意将李定推至首座时,曾布,章惇心底都有些波动。
至于上首的吕惠卿当然还是保持着满脸春风,但他内心知道王雱故意捧李定,其实在削弱他在王党之中二号人物的地位。
除了王安石外,新党内没有谁是真正的二号人物。只有孔子,没有颜回。
这王大衙内比父亲心机更重,且更擅长于玩弄权术。吕惠卿如是想到。
眼见李定这就有几分不知分寸地坐在上首,吕惠卿暗自冷笑,然后面上则恭维道:“大郎君,此番资深(李定)居功至伟,你看拟个何职为是?”
王雱还未发话。
吕惠卿已是沉吟地参谋道:“若是骤授谏官会不会太高了?”
李定吃了差点吓了一跳,他连京官都不是居然能直升谏官,这可是开先河的之举啊!
李定欲站起身来道:“这可使不得!”
哪知一旁的王雱目光一定,伸掌将李定往椅上一按让他坐回椅上。
王雱此举显露出谁才是这些人中一言九鼎的人。
王雱道:“谏官便谏官,那便如何!不破格,不足以立法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2/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