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8/1161


这两名邵武军的士子,一人名为叶祖洽,表字敦礼,不过二十出头。
另一人名叫上官均,表字彦衡,已是三十岁。
这叶祖洽与上官均互为同窗,当初黄履回乡时见二人学问出众,实为同乡子弟中的翘楚,于是便收了二人作弟子。
这一次二人双双在福建解试得中,因此得解进京。
黄履知道二人得解后,让他们拿着自己的名帖直接去京师投靠章越。
于是叶祖洽,上官均便来到章府门前。
二人与章府的门子道明了来意后,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迎接了二人。
对方名叫李夔,正是章越两位弟子之一,他如今正在太学读书,可惜这一次解试落榜。
李夔与叶祖洽,上官均一通消息,得知二人是黄履举荐,而且同时是邵武同乡,顿生亲切,当即邀二人入内。
二人走至章府的庭院间,上官均突然奇道:“章公身为待制,庭院之间竟是如此狭小。”
李夔听了停下脚步,一旁叶祖洽知道上官均失言了,立即补救道:“听闻董子(董仲舒)相江都时,庭院狭小,故有为官无旋马地之说,由此可知待制清廉。”
叶祖洽说得是董仲舒为江都相,家宅十分狭小,匹马入内都无法转身,人要下马就要牵马入内兜一圈才能出门。
“江都旋马。”李夔对叶祖洽的反应赞叹。
三人入座后,李夔与上官均,叶祖洽聊天得知,上官均是处州通判上官凝之子,他有一位兄长已于嘉祐二年中了进士。
而叶祖洽乃真正的寒门出身,但观其应答如流,言辞机辩实是一个人才。
不久章越回到府中,李夔立即前去禀告。章越听说是黄履的弟子,当下便立即在旁厅见了。
叶祖洽,李夔见了鼎鼎大名的同乡前辈章越后,都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几人入座后,章越便考校二人学问,看看他们是否可用之才。
叶祖洽知道这是一个机会,遇到贵人,有很多人想表现却不知表现,显得手足无措,或者是生怕出丑,则一脸懵逼,这都是不对的。
叶祖洽应对得恰到好处,与一旁不善言辞的上官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章越看看叶祖洽,再看看上官均,对二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对于叶祖洽,章越不免更是关注。
对方与自己一般都是寒门出身,对方不仅口才好,目光咄咄且十分有神,有这样眼睛的人,既十分精明同时又精力旺盛。
叶祖洽身上还有股坚韧不拔之志,以及言谈间对乡谊之情的看重。
能从底层杀出之人,果真都不是泛泛之辈。
。:
===六百二十二章
御试===
章越留二人用饭,并给二人安排了在京食宿的地方。
宋朝没有明清时某地某地的会馆,到京赶考的读书人的住宿,多靠同乡名宦的安排,不然就只能自己掏钱住店了。
比如章惇进京赶考就是住在章得象的宅子里。
故而也是大佬们对同乡年轻后辈的提携和投资。
不过上官均却推辞了,他住在兄长的家中,但叶祖洽却应承下来。这安排也可以看得出两个人性子的不同来。
之后叶祖洽便不时上门来找章越。章越对叶祖洽还是颇为满意的。
章越一向颇重乡谊,而叶祖洽也是如此,这点颇为相似。
至于攀附嘛,这也是正常,没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要么有过人长处,要么别整天抱着自尊心。
司马光喜欢用名门出身,或者师从名儒的人,因为这样的官员有操守有规矩。但王安石更喜欢用叶祖洽这样的人,出身寒微对于权力更有野心,关键时刻敢豁出去,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安石有一首诗‘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日二人聊着聊着谈到了时文。叶祖洽看似对于朝堂上因循守旧之风不满,其实是试探章越这一次科举的风向。
叶祖洽问道:“在下本欲在时论中大倡新法,如此又怕是触时人之忌,不知待制如何何示下?”
章越道:“天下有两等人,一等要众生平等,故而要变法,还有一等喜欢自由自在,故而要反对变法。考官之中两等皆有,便看你遇上哪等考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8/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