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9/1161


而且如今有了青苗法这取利的法门,那么就必须存在抑配的问题,这是禁也禁止不住的。
所谓的朝廷禁止抑配的命令,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且天下其他州县的青苗法是两成利,而河北则是三成利(年利率百分之六十),韩琦也是因此上疏反对。
而据李常曾言,陕西某地地方官府甚至连青苗钱都不借,直接要百姓半年后要付息钱便是。
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王安石当时大怒,要李常说是哪个陕西州县?
李常却说具体我就不点名了。
但到底有没有李常说的这样情况,其实王安石心知肚明,恐怕是有的。
只要朝廷行青苗法,就一定会存在抑配,至于本钱都不出,直接向百姓摊派息钱,这样无赖手段也会有的。
因为宋朝太大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何况老百姓在官府面前,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力。
可是这一切换来的,是朝廷收入的暴增。
曾布非常坚定地道:“相公,民间富人将钱贷给百姓,最少四分利,甚至是倍增之利(借一还二),朝廷的青苗法确实已是便民至极,故而不在息钱之高。”
“唯一不足是便是抑配,如今以户等配钱之法,便可遏抑配之害!再说若坊郭户可以抵押房屋的办法,亦得青苗钱,不少州县官府钱都不够散,哪会有抑配百姓之害呢?布听闻近来朝廷不少地方富户虚直冒领。”
王安石闻言点点头,曾布说得也是实情,比如有的富户也要急需一大笔,民间借贷又太贵,于是让
其实对于这样的富户冒领,朝廷的态度是巴不得多一些了。
这也是青苗法便利之处,但是却是反对派从来不提的。
王安石道:“天下数百军州,故而要做到州州都易行易治,着实难也,但是青苗法大体而论还是得法,我之初衷在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最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要抑配能止,此法断可以推行至天下!”
王安石斩钉截铁地言道。
没错,确确实实说来,青苗法唯一之害便是在抑配,但章越之法按户等散青苗钱的办法,确实减少了抑配之害,同时坊郭户用抵押房屋的办法得散青苗钱也是妙法。
因为坊郭户不存在抑配的问题,众所周知官府不能让坊郭户将房屋抵押再去借青苗钱的,如此也可减少农户抑配之害。
章越仅此二策,确确实实地削减了抑配。
王安石此刻也不得不承认,章越的才干超过了变法派中吕惠卿,曾布。但是章越却反对青苗法!
王安石回府时,一心都在琢磨变法之事,一路上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一路走过宫道时,好几名官员冲他行礼打招呼,他却视而不见,只是闷着头在那往前走。
沿途守卫宫门的小黄门们见此倒是见怪不怪,笑着道:“相公又在想事了。”
“上一次出行,还差点冲撞到了官家。”
几名小黄门掩嘴偷笑。
王安石此刻满脑子想着正是章越的任用,他想让章越外放获得地方治理的经验,然后再调到京师来,为此他觉得可以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给章越一路转运使的待遇,若是得力日后再调回京师之中。
至于章越与自己不睦,王安石觉得没有关系。
他当年与三司使李参不合,李参甚至还看不起王安石。当初神宗皇帝启用王安石,王陶二人设局主理财政,就是因李参的反对而取消。
但王安石却坚决地推行了李参当初所用的青苗法。
旁人问他的时候,王安石道与李参纯以道和,没有半点私人情分。
换了章越也是如此,他与自己不睦没关系,没有私人情分也无所谓(其实两边还是姻亲),甚至自己罢了相位,章越来清算自己也没有问题。
但数年之后青苗法何去何从,才是王安石心底的头等大事。
青苗法不可以这么被废除了,而变法必须有一個连贯性,到时候能兴废青苗法的人,恐怕就是章越了。
王安石想到这里坐着马车回到了府中。
王安石一到家,王雱即匆匆迎了过来。
王雱截住王安石道:“爹爹,方才葆光(练亨甫)来了,给我禀告了一件事。”
王安石有些心不在焉随口问道:“什么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9/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