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161


吕惠卿看向王安石,他对王雱也是太纵容了,完全不似平日‘拗相公’的风格。
王安石道:“昨日上殿,官家与我等议论谁可取代吕宝臣(吕公弼)?我等中书谈论时便谈及了冲卿(吴充),官家似意属于冲卿,但问我等言冲卿资历似浅。”
“我道,冲卿言行皆佳。官家便问我道,卿与冲卿是姻亲啊。”
“当时韩子华(韩绛)便道,臣与充亦是姻亲。”
“故而最后议改冲卿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此任命应该可成。”
吴充原先是知制诰,权三司使。知制诰,权三司使这样的监官是以前没有的,吴充是第一人。
因为两个不匹配。
三司使是四入头,知制诰是外制,与四入头来说,资历低了一等。
而翰林学士是内制,也是四入头之一,此举之下吴充的资历便不低了,下一步升任两府便名正言顺了。
王安石这么说意思很显然,吴充是他王安石推荐的,马上要升任翰林学士,下一步便入两府了,章越还是他女婿,那么就不为难她。
以后任何不利团结的事情不要提了,影响团结的话不要讲。
王雱闻言却忧心,吴充明显与韩绛走得更近些,以后就算入了两府也是站在韩绛一边。那么章越也会站在韩绛一边。
王雱道:“爹爹,我想入直经延!”
王雱此言一出,吕惠卿神色不自然。
王雱如今是什么出身,他是治平四年的进士,只是旌德县尉乃选人最低阶,而且王雱还没去上任,一直留在京里。
但王雱居然要入直经延,经延官最低的崇政殿说书也要是京官出身。当初章越状元,敕元双元,也是先任官半年才任崇政殿说书。
更别说吕惠卿他是多少年方熬至崇政殿说书之职,也就是前几个月方升为天章阁侍讲。
而王雱直接崇政殿说书起步。
王安石道:“你的才华为经延官可谓绰绰有余……但却是宰相子,怕是会遭人闲话。”
王雱道:“爹爹,宰相之子不预政即是,没有说不可处经延。孩儿绝没有半点为荣华富贵之心,只是为了实践变法,使国富兵强!”
王安石赞许地点点头,王雱虽平日狂傲,但他年轻时比王雱还更狂傲,捐狂都是末节,最要紧是这份抱负。
为国家而谋,为社稷而谋,也是他平日一直教导王雱的。
曾布则道:“启禀相公,我觉得此事可以行。我与吉甫一人在检正五房,一人在判司农寺,身上都有繁巨的政事,很难用心于经延以便官家垂问。若是大郎君入直经延,官家可以随时通过他垂问新政之事,也可以防止有些人包藏祸心诋毁新政。”
王安石点点头,让王雱作为经延官可以作为他王安石与官家沟通的桥梁,坚定官家对新法的信心,这件事比任何事都重要。
只要让王雱不操作具体政事就是。
吕惠卿也是立即表示赞同。
曾布道:“同时我们可以先将大郎君平日所作的策问文章都编书成集授予市面,以为扬名。然后我等在官家面前在推介大郎君,如此便可顺理成章了。”
王雱听了大喜,自己要出任经延官,曾布是第一个表示支持的,而且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至于吕惠卿则显得不是那么主动,只是跟在曾布后面附和。
而且刚才在处理太学的事情上,吕惠卿没有站到自己这一边。
这令王雱对吕惠卿都是更不满了,认为相形之下,曾布比吕惠卿更忠于王安石。
当初面对青苗法的质疑时,王安石便说了只有吕惠卿和曾布二人,自始至终支持新法,其余人都是一出一入。
吕惠卿看了王雱的神色,他多聪明的人,哪不知王雱心底怎么想的心道,王雱此人剽悍阴刻,无所顾忌,怕是容不下自己。
以往他吕惠卿被称作护法善神,但如今有了曾布取而代之,王氏父子也不再那么倚重自己。
有了曾布大力的支持,王安石也赞同道:“那便先编策成集,子宣此事交给你了。”
……
“你也要为傔从?”
章越上下打量黄好义。
黄好义却是一脸认真地点点头。
章越道:“你为傔从,我与你兄长如何交待?不可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