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7/1161


如此朝廷对西北战略分作三派,王安石,章越支持河湟开边,彦博,郭逵支持在横山对西夏采取守势或者说先守绥州这个战略要点,同时争取横山蕃部,这个打法最经济实用,而官家,韩绛则主张直接夺取横山,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夏问题。
没横山被称为山界,东面属宋,西面属夏。
西夏李德明始据横山,得以立国,从此对宋朝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宋朝失去了横山则陷入无险可守的境地,如鄜州、庆州、延州、环州都暴露在西夏的兵锋之下,使得宋朝不得不以人为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防守。
韩绛道:“种谔这一次重新启用,便上疏官家若夺取横山,则可俯视兴,灵,直捣西人巢穴!”
种谔之前因袭取绥州被贬,之后韩绛对官家道,种谔当初是奉了你的密旨这才袭取的绥州,如今被贬这不太好吧。
官家听了道是朕错了,那就重新启用种谔吧。种谔因韩绛的保举,对他肯定是感恩戴德的,于是便献上了这夺取横山之策,以助韩绛成功。
韩绛道:“此事我也想听听度之你的意见!到底是何等制夏之策为上?”
章越坚决地道:“我绝不同意种愕此法!”
===六百四十一章
意见相左===
王安石,韩绛都赞成对西北用兵,虽说文彦博等人仍在反对,但问题已是不大。
这是官家亲政以后主持的第一场战役,难免兴奋激动。
此刻几名小黄门正在吹捧官家的英明神武:“太宗御将有制度,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这可谓将从中御。”
“是啊,陛下英明神武不逊于太宗皇帝,这一次征讨夏人便可庙堂画策,决胜于千里之外。”
官家听了几位小黄门吹捧他英明神武不逊色于太宗皇帝,也是很高兴。不过他心底也清楚,这些小黄门之所以吹捧自己,还是为了主帅遵行,贵臣督视这句话。
太宗皇帝当初遥授阵图,让大将按着阵图打战,若不遵从打胜了也要治罪,若遵从打输了也没事,最后导致主将没有临阵专断的权力,反而是作为监军的‘贵臣’权力极大,动则可以以解释阵图为由胁迫武将,这些小黄门图得便是这监军的差事,故而劝说自己如太宗皇帝一般遥制武将。
不过官家也不湖涂,这样将从中御的祖宗之法一直到了仁宗时还在用,但王安石早就反对过了。
如今太监监军的风气没有了,改为文臣为帅,武将副之。
官家虽有自知之明,但对于不能遥控战局还是有些遗憾,可能微操战局是每个皇帝的爱好吧。
官家道:“今时不如往日,眼下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管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才是万世不易之法。”
正在说话之际,外面报道司马光求见。
官家一听便知司马光是找自己出外的。
官家对于司马光辅他父亲与自己上位还是很感激的,见了司马光当即慰留了几句。
官家道:“王安石与卿素善,卿何必自疑呢?”
司马光道:“我与王安石以前是好友,但他为执政后,我数次违背他。似刘攽为臣的书局,因不合他之意,被贬泰州通判,似苏轼正直敢言,却被王安石的姻亲谢景温构陷。”
“陛下说臣善王安石,又岂能比得过吕公着。当初王安石与吕公着如何要好,如今又如何毁之。臣不敢避削黜,只愿苟全素履。”
官家道:“正是因为王安石至公,故而吕公着有罪不敢隐,再说这青苗法已有显效。”
司马光摇头道:“青苗法天下皆知其非,唯独安石之党以为是。”
司马光这一次请出外实在忍不住了,司马光在京朝夕所处的人是刘攽、刘恕、苏轼、苏辙。
这些人先后因反对变法而被贬,而苏轼也被御史谢景温弹劾。
官家之前有意用苏轼为御史,但谢景温却故意说要提拔为御史的官员必须严加考核,不胜任的人反而要罢黜。
于是谢景温便弹劾苏轼,苏辙当初在京师运输苏洵灵柩回四川时,夹带了很多货物,并贩卖私盐。
司马光道:“当初苏轼丁优时,韩琦赠金三百,欧阳修赠金两百皆不受,如今又怎会为了一点钱而贩卖私货呢?”
官家没有听从,司马光就此作罢离开。
司马光离殿时,章越正举步上殿,二人打了个照面。
章越见司马光垂着目光,当即上前行礼道:“下官见过学士。”
司马光见是章越,微微笑道:“是度之啊!老夫今日向陛下请出外了。”
章越早听说司马光请出外的传闻闻此仍是讶异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道:“学士……学士保重!”
章越想到了当初自己与司马光一起请求仁宗皇帝立皇嗣的。
司马光却不以为然:“度之,自秦以来我等为官者要作大官,得重用,想要平步青云,唯有法家一道,可我儒者却不愿为之。如今国家之事艰难,你要勉力为之!”
说完司马光即离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7/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