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6/1161


章直便一根筋地向知州反应此事。
知州叹了口气对章直言道:“这是宣抚司之令,我都不敢说什么,又何况是你,即便是漕司也不敢违背。”
章直听了便道:“那下官便找漕司说话。”
章直十分愣头青地写信给陕西转运使沉起。
沉起看了章直的信后有些生气,要不要办事了。朝廷如今重心在哪里都不知道吗?为了攻取横山,就算饿死一些老百姓又算得什么事。畏首畏尾的,事都不要作了。
本要教训章直一番,沉起后来知道对方的背景,转而给章直回了一封信,说是我没有了解清楚状况,并将原先陇州的份额减了三分之一。
此举令章直一脸懵逼,他上疏之前就作好吃挂落的准备,但为了百姓他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将陇州的情况反应上去。
没料到,自己一点挂落没吃,转运使还给他道歉。
更没料到的是,章直反而因此名声大作。
闻知此事如今被贬至陕西,知永兴军的大老司马光亲自写信给章直,好生赞许了他一番。
身为名满天下的人物,司马光这一称赞,顿时将章直名望一下子拔高了。至于章直则苦笑不得,自己心底其实还是支持对横山用兵的。
何况宣抚使韩绛是章越仕途上的领路人。
故而这一次运送军资至庆州,章直便主动请缨来于韩绛说个清楚,万一因为自己让章越与韩绛因此生出隔阂就不妙了。
章直行了一路也没什么事,这天便驻在一处军营之中歇息。
章直一入内便见军营中气氛非常不好,不少军汉垂头丧气,章直派亲信去打听,得知韩绛要杀庆州守将,广锐都虞侯吴逵,而营内官兵正琢磨着如何造反。
===六百六十四章
初出茅庐===
而此刻庆州城内。
韩绛并不身在城中,他几乎遭到了挟持,只能匆匆离去。
为何遭到挟持呢?
因为韩绛欲杀庆州守将广锐都虞侯吴逵,结果其部众人人怀刃,欲在韩绛出行时挟持行刺于他。此事被韩绛发现,以至令他仓促离开了庆州城。
眼下庆州城内是庆州知州,宝文阁待制,兼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王广渊在此坐镇。
王广渊曾任河北转运判官,当初苏辙在三司条例司时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王安石采纳了苏辙的意见说再考虑考虑。
结果王广渊听说有这青苗法后,当即自作主张在河北率先推行青苗法,河北转运使刘庠不散青苗钱,这二人在皇帝面前打起了官司。
王安石支持了王广渊。
王广渊也因此接替在与西夏之战中大败的原庆州知州李复圭,成为知庆州,兼环庆路转运安抚使,馆职从直龙图阁升作了宝文阁待制。
夜里王广渊正与左右二人商量如何处置吴逵事宜,这二人分别是范纯仁和章楶。
章楶经章越举荐,如今出任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而范纯仁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同知谏院之职,但韩绛与范纯仁关系很好,于是上疏请调范纯仁为宣抚司判官。
此事令王安石非常的生气,曾将韩绛的命令退了回去。
但最后经过波折,范纯仁还是到了宣抚司出任判官。
三人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处置吴逵,
范纯仁便道:“宣相此人我是了解的,他一贯是乐善疾恶出于天性,当初为谏官时雷厉风行,从来不有所避讳,因此他的论奏有时候有理有时候不在理,我读之皆知宣相其心本出于忠义,感激而为之从来不说什么。”
“如今吴逵也是如此,我觉得此事处置,宣相确实草率了。庆州蕃军与汉军对立并非一日两日,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广渊道:“可是兵变之事,实难允许,宣相刚拜为昭文相公,当今文臣之中无人更尊贵于他,结果却为一群乱兵差一点便行刺挟持,王某身为帅臣实难以向朝廷交待。”
“再说庆州兵素来骄悍,之前荔原堡时差一点便勾结羌人造反,如不从严从重处置,如何可以安抚人心。”
“那么计将安出?”
王广渊道:“可以令赵余庆率八千蕃军入城,将广锐军全部屠戮!”
范纯仁闻言色变:“以蕃军屠杀汉军这等事如何为之?”
王广渊心道,这范纯仁便是心肠太软了,一派书生见解。他道:“不到万不得已时,可以虑之。”
范纯仁摇了摇头道:“不可,事情未显露,绝不能无辜杀害这些士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6/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