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1161


吴安诗当即有意无意地言道:“这我倒是不知,平日都是我娘子的下人在打理,忘了说了,此茶坊是我家娘子的陪嫁,似这样的铺子我吴家在汴京有二三十间呢。”
章越点头道:“大郎君真是家大业大。”
吴安诗言下之意很明白,但他若是晓得,陈襄告诫章越的一番话,肯定就不会这么说了。
一言概之,门不当户不对,又岂是好婚姻?
嫁妆再多,但也是妻子之物。宋朝的律法虽说家中财产多少都登在户主名下,但妻财属于陪嫁必须在户帖中注明,将来分割也是方便。
丈夫私自动用了妻财,这样的事虽说很少闹到公堂上,但在舆论上是要被谴责的。
似大哥章实那样安心吃老泰山的来供自己和二哥读书花销,也多亏了有个不计较的嫂嫂才是,只是岳父和大舅哥对大哥都很鄙视罢了。
一般的有钱人尚且如此,再往上走,似刘监丞那样官宦人家已是人精了,明明对方否定了别人,但最后恶名都给黄好义当了。
更别说比刘监丞更高一步了,越是高端的肉食者阶级,越是精打细算,就算子弟出些纨绔子弟,但也不是真一点见识也没有。没钱没背景,又自以为是的跟人家算计,下场都不怎么样。
就算娶过门,以后也要被老丈人或老婆拿捏,娶个媳妇也成了上班,实无滋味可言。倒不如娶个小家碧玉的,即便不能富贵,能够知冷知热,安安心心地过小日子也是不错的。
当然能这样想的,也要自己有本事的或是看得极通透的人。
好比这样的家业,自己也可赚得,如此又何必一生看人家的脸色。
有挂就是可以任性。
章越在吴安诗这边坐了一阵谈天说地,不见丝毫异样,但从头到尾也不再多问一句,然后起身告辞。
等章越走后,吴安诗坐了一会,方才醒悟,自己提及家财时,言语冲撞了人家。
章越来集月斋时,本想探究一番到底是何人弄得这茉莉花茶,如今觉得自己又想多了。
你就正常表现,反正妹子也看不上。
到了陈襄府上,他将买来的茉莉花茶直接给了老师。
陈襄是福州人士对于茉莉花自是司空见惯,如今见有人居然将此花窨入茶叶之中,顿时有一番妙处。
陈襄是赞不绝口,还勾起些许思乡之情。
章越心想,即便送金银来也绝不能让陈襄如此高兴,倒是这茉莉花茶算是送对了。
送礼么,总要摸准人的癖好来。
“这些茶所费不菲吧,多少钱买来的,吾算给你。”
章越道:“学生也是旁人所赠,至于多少钱来倒是不知了。”
陈襄深深看了章越一眼道:“也罢了,我就收下了。”
陈襄继续教章越诗赋。
章越将这些时日所作的诗赋都缴上。
说来诗词还是要生活积累了,在平日之中培养兴意,但有所思所感即是动笔写下。
之前陈襄教导自己的办法,确实有用。
章越这一次写了十几篇诗作缴上,都是平日感意而作,甚至有次洗澡,胰子抹了一半,却不意有了诗兴,当即前去写下。
说来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陈襄看了一番,微微点头道:“总算稍有起色了。”
章越心道,还是得了稍字。自己当初背诵九经都没下这么大的功夫,看来确实天赋不行。
陈襄道:“不过你这首诗有谬误,以东风指代夏日,‘北风是冬,南风是夏,东风是春,西风是秋’,平日写诗不借春夏秋冬之俗语。这些格式都是后人所谈,到了科场上,怕有考官不喜,如此也就约定俗成了。”
“学生记住了。”章越虚心言道。
“也好,吃饭吧!”陈襄言道。
章越见陈襄今日与他的诗词上谈论甚少,不过他已习惯了老师平日学诗赋经义,吃饭时谈人生的模式。
果真陈襄开口道:“那曾子固走后对你多有夸赞之词。”
章越听道:“此事当真?”
见陈襄面上肃然,章越连忙道:“曾先生如此夸赞,学生实担当不起。”
陈襄失笑道:“你倒不必如此。上一次我与你说到,你马上到了议亲的时候,你自己如何考量的?”
章越道:“还是先生所言的门当户对。不过我常听闻,未得功名不娶妻之语,故而想晚些时日再议亲,等功成名就了再觅一良配。”
“不过入闽前兄长有交待,如今身在京师一切自己拿主意。学生见少识浅,哪有什么主意。婚姻之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欧阳学士和先生都是我的长辈,还请两位长辈做主就是。”
陈襄听了顿时神色大悦,然则他欲问道,你不问问你二哥的意思?
陈襄犹豫了下,终究没有道出。
寒门宰相
===一百五十四章
客人===
宋朝时,为朋友,为学生议亲也是常有之事。
有句话是天地君亲师,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为学生决定婚事也是常有的道理。
陈襄道:“你方才言未得功名不议亲,此事我倒是颇为赞赏,男至于三十则知虑周可以率人。富相公(富弼)二十八岁方才成婚,之前多次将推拒婚事,还让弟弟妹妹先成亲,此为我们读书人的表率。”
富弼的婚事也算一段佳话。
富弼年轻也是一表人才,且才华出众,深得范仲淹的赏识,如此找他议亲的人着实不少。但富弼却一概拒绝,父母催促他的婚事,他道让弟弟妹妹先成婚。
当时范仲淹很愿意提携富弼这年轻人,于是常把他的文章给宰相晏殊和王曾看。
晏殊看了觉得这年轻人才华很好啊,于是就问范仲淹,这个洛阳才子婚配了没有?
范仲淹就说,未曾婚配。
当时晏殊的女儿正托一名大臣陈祥选婿,陈祥直接就对晏殊说,我看富弼这个太学生的文章气度,是有宰相之才的。
经过范仲淹,陈祥的撮合,富弼就作了晏殊的乘龙快婿,如今也是宰相了。
当时宋仁宗选宰相问大臣王素:“谁适合拜相?”
王素回答只有嫔妃与内官都不知道的大臣才能拜相。
宋仁宗点点头道,看来也只有从不钻营的富弼了。
所以章越言未科举不议亲,陈襄也是相当赞赏的。
之所以如此,一个是事业未成,咱不谈妹子,还有一个则是地位的变化。
男人要么未发达时,找了个老婆,如此就是糟糠之妻,是要好好待她一辈子。
要么就是不谈婚事,洁身自好同时忍受孤独寂寞,等飞黄腾达后,找一个门户相当的妻子。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常常是前者备受赞誉之词,反而是后者大家都不喜提及。
在传统舆论理觉得有些看人门楣,怎么非要找个如何如何的女子成婚。其实在当时士大夫的眼里,这样的王老五也是同样令人敬佩的。
故而听章越这么说,陈襄就拿出了富弼的例子激励了一番。
但随即陈襄话锋一转道:“未及第时不议亲固然是好,但若是遇到一个不会辱没你,又可侍巾帷房,愿与你共甘共苦,共渡清贫的女子又岂可错过?”
章越心道,还有这样的好事?
“这样能侍巾栉的女子正是学生一生所求的。”
章越说完了后垂下头一脸恭敬。
陈襄则是欣赏地点了点头。
章越离开陈襄府上然后走回太学,他一边走一边心底嘀咕。
陈襄方才的话并非无的放矢啊。
他之前先是提及曾巩甚是青睐自己,然后又提及找一个能与自己同甘共苦,共渡清贫的女子,似乎二者可以结合一起来看啊。
莫非是曾巩看上了自己?要把妹妹嫁给自己。
章越有些吃惊,莫非陈襄方才话里有意无意就是这个意思?
曾巩是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