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61


章越道:“文六郎君,客气了。”
“诶,三郎平日有什么喜好?射箭,投壶可会,如此我等也好聚一聚。”
章越道:“略知一二。”
“太好了。”
十五娘听丈夫这话已知是在维护了。他丈夫也不是什么朋友都结交的,对于贪慕富贵之人一向是敬而远之,但请章越到府上,可知对方十分认可他。
文及甫笑道:“到时候王兄也一并来,咱们好好聊聊。”
王安国笑道:“多谢六郎君了,不过在下这几日忙着夏课,就不打搅了。”
说到这里,下人送上了汤饮,章越,王安国喝了汤饮后都是起身告辞。
文及甫笑道:“让我送送二位。”
送走章越,王安国后,文及甫回到阁内,见到了铁青着脸的十五娘。
“娘子息怒。”
“怎好息怒?十七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给人几句轻薄话给哄了去。那都是小门小户才有的事,怎可在自己家里。你要我如何安得了心?”
文及甫心知,自己娘子与十七自小不睦,她如今更着紧是她吴家的名声才是。若是十七婚事上出了岔子,不仅让吴家蒙羞,也令她们几个外嫁的女子在夫家永远抬不起头来。
文及甫笑道:“娘子坐下,喝一口茶,容我与你慢慢说来。”
一旁女使给十五娘端上了茶。
十五娘没心情喝,但看了一眼文及甫的脸色,还是端着茶碗呷了一口顺了口气道:“这回官人该说了吧!”
文及甫笑道:“娘子,我问你你与你三位姐姐看人如何?”
十五娘犹豫了一下。
文及甫随即补道:“那各个都是精明能干之人,但凡一般的男子的小伎俩如何能入眼,若真是来攀高枝的,还不知道?至于人家的十七我见过几次,是内心极有定见之人,或许我看人的眼光也还不如她呢。”
十五娘道:“我怎知道十七虽说……自小出众,但自幼养在深闺,又怎知外头的人心险恶。”
文及甫笑道:“娘子说得自有道理,女子遇此事不乏犯痴的,但我看十七还是分寸极好。至于这章三郎君,我方才也看,虽不过寥寥数语,但可知是个人才。否则我岂会请他到家中小坐。”
十五娘点头道:“我还道你要请他到家中盘问底细。”
文及甫笑道:“盘问底细何必请至家中,派个人查一查即是。”
“也对,少有见你这么待见人的。”
文及甫道:“娘子我方才是怕你冲动,若是贸然出去询问,冲撞了人家,以后姐妹之间如何处得?就算此人不娶十七,我看也不是久居人下的,也不要得罪了人家还好。”
十五娘转念一想,这章三郎十五岁进太学,日后若前程了得,倒也不是配不上十七,听自己丈夫这么说,倒是觉得他考虑周全了。
不过十五娘面前却笑道:“你们文家的家风就是如此小心谨慎。你这性子十足像极了爹爹。”
文及甫笑道:“哪里及得爹爹,他才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过娘子放心,我会去就查这章三郎的底细……章越这姓名倒有些耳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是了,近来民间所传的三字诗,不正是这章三郎君所作么?我方才竟没有想到。”
文及甫露出恍然之色。
十五娘显然也是听过这三字诗的名头问道:“就是上一次管勾太学的李泰伯所言的三字诗?”
文及甫点点头道:“娘子,方才你差点误了大事。”
“这三字诗上奏后,官家将剳子交中书们讨论,当时有人主张赐此子一个‘同进士出身’,但却为反对言,年纪轻轻,不过十二三岁岂能作此文章,必有什么谬误,还是等查实,以免贻笑大方。此事爹爹曾与我讲过,没错,我犹自记得。”文及甫言道。
“同进士出身?”这会轮到十五娘有些吃惊了。
什么是‘同进士出身’。
顾名思义,同进士出身意思是‘不是进士出身而按进士出身对待’。
进士出身是进士三甲四甲的待遇,同进士出身就是如同三甲四甲进士出身一样待遇。
当初晏殊就是十四岁神童试及第,官家给了他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待遇。
而如今殿试不作罢落。
故而进士第五甲一律赐予‘同进士出身’。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些人名次最末,放在原先的殿试中,你们是不合格的。但如今殿试不筛人了,你们就一律安排为‘同进士出身’。
但到了如今官场上也就成了一等待遇。
若章越得到这个待遇后,按道理是可以做官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吏部挑选的。
十五娘不知道章越与‘同进士出身’擦身而过,但即便擦身而过,十几岁就能写出这本三字诗的男子又是如何?
十五娘此刻已不言语了。
文及甫道:“如今我要收回自己的话了,不说有无这同进士出身,此人要居此汴京,也是容易的。”
十五娘道:“我倒也不是看不起这男子出身,只是四姐妹都已加入高门,十七若嫁给寒门岂非……我如今只想知十七是如何识得这三郎了?莫非是上一次回家路上时结识,还是在乡里结识的。”
文及甫笑道:“这话你不如自己去问问十七好了。娘子?”
十五娘闻此顿足心想,自小自己样样与十七争,难道在夫婿上也要争输了?
“她倒是胆子大,自己相中了如意郎君,却将爹娘的教诲放在一旁,连我们几个姐妹也不顾了么?万一惹出什么事来,真不知如何收场才是。”
文及甫闻言不由暗暗好笑。
不过章越倒不知自己的三字诗,差一点令自己有了个‘同进士出身’。
此刻他依旧是非常咸鱼地在太学里成为二年生。
经过新一轮的监试之后,新的太学生已是补入太学。
虽说太学里办学经费不足,但去年太学的解额从四百五十人提升至六百人,六百解额中还有一百名进士名额及几十名助科明经名额,这一下子令很多人看到了终南捷径的希望。
所以有门路的想尽了各种办法将子弟塞至太学来。
李觏,吴中复深感人数一多难免管理有些不便,虽有心推脱,但此事并非他们能决断的。故而扣去去年离开老生以及释放为官之人后,太学生一口气达至八百多人。
故而太学的斋舍一下子都住满了。
至于章越的宿舍也来了三位新生。
章越此刻接替了原先刘佐的角色,成为了舍长,如今要去见李觏安排分配新生之事。
章越,黄好义一路走一路闲聊。
黄好义道:“三郎,刘斋长中了状元,如今斋长的位子空出来了,我看你与李直讲交情不错,不如与他说一说。日后你作了斋长,事事也有主张,也好让我沾沾你的光。”
章越看了黄好义一眼没好气地言道:“你是借着我斋长的方便,好整日借着‘感风’之名夜宿在外,出入太学吧。”
黄好义不好意思地笑道:“三郎,什么都瞒不过你。”
===一百六十八章
家宴===
黄好义自与刘监丞的婚事黄了以后,在太学里可谓受不少讥笑。
不仅高攀不成,自己还在外面养外室,简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甚至还被玉莲骗走百贯。
这些言语黄好义自是知道。
最难受是在哥哥嫂嫂的面前也是丢了人。这一番在哥哥嫂嫂家里过年,黄好义好生不受待见。
虽说平日为人处事上有些拧不清,但毕竟是建州唯一个考入国子监进士科的,这些事情他还是能看得清的。
黄好义少时诗词作得好,五岁即可写诗,八岁时写得文章,得到了知州的赞赏,甚至还从百人取一的解试中杀出重围,若不是当年半途上害了病,他说不准早就中了进士了。
但此那以后,黄好义就一路急转直下,似变了一个人般,诗赋文章一直没有长进,第二次解试甚至还落第了。最后州学选拔至太学的学生,也是全看在他以往成绩份上,家中也托人费了不少气力。
黄好义有点明白,自己可能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人了。
章越虽当面屡屡斥责他,但在外人面前从不取笑于他。自己有什么为难事,章越也是看情况,能帮就帮,也不介意自己占些小便宜。
黄好义觉得章越是这么多人,唯一看得起他的人,这点他心底是敞亮的。章越说黄好义让他争取一下斋长,是为了晚上‘感风’请假出门容易,黄好义嘿嘿笑了笑,就承认了。
黄好义眼下对玉莲还有迷恋,但不如当初了。至于为何不一刀两断,他承认自己没这个魄力,尽管明知是虚情假意,但好歹感情(身体)也需要发泄吧。
章越则没想那么多,他与黄好义面见李觏。
李觏对章越道:“你这篇策论写得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