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161


“你教我?”郭林诧异。
“我家里从商的,算学一点不难,”章越笑道:“倒是我经学没有根底,郭师兄……”
郭林笑道:“没根底不怕,只要你肯下功夫,我再用心些。”
“那郭师兄以后身上的担子就重了。”
二人同是笑了。
章越道:“既是先生说要我读孝经,那么书在哪呢?”
郭林微微笑了笑道:“不用书,我背你听就好。”
“什么?没有书?”
郭林耐性解释道:“早上你也听了学究给童子讲千字文,百家姓,他念一句童子们背一句,如此念上一千遍,如此记在脑子里,就眼前无书,心中有书了。”
章越一哂心想,我只知道什么叫眼中有马,心中无马。
章越不放心地问:“若你背错如何?我学得不也被你误了。”
郭林摇了摇头,一字一句地道:“绝不错一字。”
说到这里,郭林似涌起什么不愉快的回忆。
“我若背错一字,一顿就没饭吃了,背错两字,一日没饭吃。”
章越愣了一会。
“当然章师弟不会饿饭,但读书就是如此。不仅孝经,将来其他的经义文章也是一般。有的经义书籍,爹爹需跑到十里八乡外取借来,背熟了再还回去,有些催得急的,只好连夜赶抄下来。唯有私塾里会常备,但即便如此,每经也常只有一套,同窗之间是轮着用的。”
读书真是不容易啊,章越深深地感叹。
“那字总要认的吧?”章越言道。
郭林想了想道:“孝经爹爹那有,你若背得纯熟,再将书给你。平日借去也是怕不甚爱惜有了破损。或是书拿在,以至于都不肯看。”
章越心道,自己上一世买了不看的书海了去,不知道有个词叫装点门面吗?
郭林继续解释道:“如此你。等将来你背了纯熟,自己将经文默在纸张上,如此你不仅默了一遍,闲时也可拿来读。”
果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买书不如借书来读,据说还有更狠的,背熟即焚,用烧书的办法来强迫读书。
郭林口中这样‘书法,竟成了绝好的学习办法。看来古人早就深谱无纸化教学了。
郭林笑了笑道:“好了,我给你背孝经了,当初也是先生念一句,我跟着背一句,当初我只背了三日,爹还夸我呢。”
当即郭林即念道:“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章越跟着读了一遍。
当下郭林背一句,章越跟读一句。
十八章读完后,章越估计大约用了一个时辰多些。
但见郭林笑了笑对章越言道:“怎么样很难吧,这背诵好比读书,第一遍先是粗读,览个全篇大概,下面是一章一章细读背诵。”
“当初我用了三日背下,爹还夸我聪颖呢。”
郭林言下之意就是不知你能几日背下这孝经呢?
章越记得欧阳修曾讲自己的读书法,日诵三百字,日积月累,大约三年半可将经义都背下。
日诵三百字,是中材的标准,至于中才之半,可减作日诵一百五十字,终将积小成大。
好像一日三百字字数不多,但孝经是文言文,而且背诵是以不错一字为标准。这不是短时间背诵记忆,也就是必须背至烂熟为标准。
对于几日能背下孝经这个问题,章越双书表现而言,他也只是中人之资而已。
孝经大约两千多字,郭林三日内背下,应该算是上才吧。
听完郭林背诵后,章越就早早睡了。
睡梦之后。
章越又回到了白天的场景,耳边听着郭林一字一句的诵书声,然后自己跟着背诵。
章越不由感叹这与白日读书不可同日而语,人再如何白天读书总会分心,受人打扰,风雨雷电,肚子饿,想出恭,就算都没有这些问题,但读久了也不免精神或疲倦,但自己却没有这些问题。
同时章越还发现梦里读书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不费灯油。
次日醒来章越检查了下,自己已经将整篇孝经背下了!
郭林用了三日,自己却只用了一夜!
===第十六章
没事莫装逼===
中午的饭菜多了些野菜及几块黄鳝豆腐。
这豆腐必须去离村塾去村中买,而学究浑家烹饪有一手,黄鳝肉里还放了些红糟。
这一顿山野饭菜,再度令清苦的山间生活改善了许多了,有等满满的幸福感。
午饭后,郭学究亲自下场给章越诵了一遍孝经。
章越记得他给章丘写得《三字经》里有两句话。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这就是宋人治学的先后次序了。不过北宋还没有四书的概念。
儒家都相信书是越老的越好,年代久远才是‘经’。孔子所作的《论语》及传为孔子所作的《孝经》,这时虽说非经,但也不是如《孟子》般的子书,地位已与经相对。
正如古人小学大学的区别就在读经。孝经读透了,才可以攻六经。
若是章越自己孝经都不会,就写出‘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郭学究教章越《孝经》时,郭林就坐在一旁。用郭林的话说,自己可以随时掌握教学进度。
“先生昨日我已听过郭林背过孝经了,今日我欲先学疏义!”
章越看见郭学究的嘴唇一抖。
郭学究温和地道:“疏义不急一时,今日我当将孝经拆开来背,汝三章三章地背诵,一共六日可将孝经背熟,然后再讲疏义。”
六日背熟,一日就是三百余字,郭学究是按照欧阳修所言的‘中才’进度来对自己进行教学。
按照一般而言,先生哪里与学生讲这些,自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许有二话,别说反对,多问一句都要被赶出学堂。
但章越还是坚决地道:“先生,不明疏义,我实在背不下。”
一旁郭林频使眼色。
郭学究耐心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疏义可不着急一时。”
章越道:“先生,昨日郭林教我后,我已在梦里读了百遍了!”
郭学究干笑两声道:“甚好,那我就将孝经疏义教给你。”
说这里郭学究正色道:“历代圣王皆以孝治天下,正为以此垂范将来之道。为何初学经学之学子,都要从孝经发轫,先孝经次论语。正如这屋子的上梁一般,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故孝为本。”
但见章越道:“学生认为此可商榷。”
郭学究听了瞠目结舌,章越居然反对以孝为根本。
但见章越言道:“儒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在于齐家,却不在修身,如何称得上根本呢?”
“那如何才是修身的根本呢?莫非去佛老,玄学中去寻?”郭学究反问道。
章越道:“正如先生所言,修身就是性命之学,圣人从来不谈性命之学,而佛老,玄学都谈性命之学。”
性命之学,古文的性不是竖心旁而是生字旁,也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
“何为性命之学?生来谓之性,穷理尽性谓之命,‘人之初,性本善’谓之性,穷其理执一生谓之‘命’。“
”礼记大学篇,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以读书人当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为性命根本。”
郭学究,郭林听得瞠目结舌。
尽管他们胸中经学水平是章越的一百倍,但论及道理辩论,哪里是章越键盘侠的对手,故而他们无从反驳。
章越又道:“譬如当今士风以割股侍亲为常事,以至于风行一时,士不割股视作不孝,勉强为之这又岂是正心诚意之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