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1161


所以到了黄昏之时,斋舍里空荡荡的,只余章越和黄好义二人。
黄好义很是感动,还以为章越拒绝去青楼的机会留下陪他。
章越心想,自己宁可一个人上街,感受什么是单身狗的暴击,也不愿陪黄好义在此。
章越又想万一的概率在人群中寻寻觅觅,真那么巧给自己遇到了,那真的可以出本书了。
在黄好义直呼三郎哪去的叫唤声里,章越离了太学。此刻太学外都已是人山人海。
这一条街国子监,太学,贡院的官家衙门,皆以竹杠挑了灯球悬空挂在街面上。
抬头望去,一个个灯球远近高低,若飞星灿然,点缀于汴京城的夜空上。
远远往去大街阡陌尽皆如此,章越步入人潮中往大相国寺走去。
一路走来万街千巷皆繁华热闹。
每一巷口都设有小皮影戏棚子,一群披着发或梳着鹁角儿发髻的孩童都挤在巷口争看皮影戏。
不少大人出去观灯,就放自家孩童在此看皮影戏。
也有跟随父母前往观灯,这些孩童们手里也提着各式的花灯,有兔子灯也有瓜形灯,他们一蹦一跳地在章越面前走着,偶尔拉住爹娘的衣袖说着路旁的花灯。
章越抬起头数不清的鱼状,龙状花灯挂在街头,随着夜风上下起伏,仿佛迎风飞舞一般。
章越看着时眼前一个孩童不留神摔在地上,手中的花灯砸得稀烂。
孩童正在大哭,章越暗道可惜,却见这孩童相貌与溪儿有几分相似,在这上元夜里,触及到章越思乡之情。想到这里,章越走到路旁花灯铺买了一个花灯赠给了这孩童。
章越走到大相国寺桥。
“章兄!三郎。”
章越回过头看去暗道不好,原来是王魁和何七。
此来妹子没邂逅到,却巧遇这二人。汴京城那么大,你们俩就非遇到我么?这难道就是传说中有缘千里来相会。
章越无奈地与二人行礼。
二人倒也是高兴。
王魁热情地道:“我来太学寻何兄,本要邀三郎一并前往赏灯的,哪知三郎却先行一步,幸好在此我们又遇上。”
章越腹诽道,谁愿意与你们相遇。
但面上章越还是很惊喜道:“实在太好了。”
何七打趣道:“怎么三郎也是孤身一人,在汴京许久了,也没有相好的女子么?”
章越没好气地道:“我哪来得风流的。”
何七拍掌笑道:“那就好,咱们就一并青楼去风流则个。”
章越心道,这还行,不过今天不是时候,万一在青楼门口邂逅十七娘,那画面一定很美。
不过章越看何七兴致很高的样子道:“甚好,甚好,三郎囊中羞涩,烦请何兄照顾了。”
何七一听章越没钱,立即改口道:“上元夜里多是青楼客,咱们去也见不到佳人,还是罢了,改日再请三郎同往。今日咱们只是看灯,猜灯谜,作元宵诗。”
“去哪猜灯谜?”章越问道。
何七笑道:“随我们来就是。”
三人走到大相国寺,但见这里又是一等繁华热闹。
寺之大殿,前殿皆作乐棚,乐人在中作乐,笙箫声动好生悦耳动听。
寺庙两廊都悬挂着诗牌灯。
章越走近看去诗牌灯上都写着元宵诗词。
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浸楼台。谁将万斛金莲子,撤向星都五夜开。
这是章越同乡大佬杨亿的元宵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苏味道的元宵词。
这些诗牌灯以木牌为之,雕镂成字,再以纱绢幂之于内,内燃其灯。
两廊一排一排都是此灯,相次排定,供人观赏。
至于一旁还有一帮读书人聚着,争着作元宵词。
他们作出的元宵词,会拿出来供给游人评鉴,若是有合意的,再供大佬审核,最后写于这大相国寺两廊的元宵灯上,供天下游人赏读。
三人在此看每作出一首元宵诗词,就被人大声朗读,一旁自不少士女游至此驻足旁听。
若有合意的少年郎君就不妨多看几眼,目送秋波。
===第一百九十七章
寻觅===
见此处人多,王魁见此对章越,何七言道:“我等是要在此题诗否,这一路走来胸中已有数首了。”
何七闻言大笑道:“俊民果真大才,诗作信手可得,不过……”
何七目光一扫游人笑道:“此处不值得俊民展才,我们要题诗,也要到另外去处。”
何七看章越目光在游人身上寻找。
三人目光投向廊中仕女,但见她们头戴玉海,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各等好看的头饰,着貂蝉袖,项帕,衣多是白衫。
如此穿着白衫的仕女经行在廊间,浮于月色花灯之下,煞是好看。
看着这一幕,三人不由有些痴了,看得眼都直了。
什么元宵节看灯都是假的,咱们就是光明正大地来看妹子的。
何七轻咳一声道:“三郎莫将眼珠子看掉下来了。”
章越听何七这般说,放弃在人群中搜寻十七娘的打算,这概率着实小了。
章越回头道:“七郎莫要关说我,你也将嘴边的口水擦一擦。”
何七一愣果真嘴角有些口水。
王魁也是回过神来心道,京中果真人物风华,连女子一个个都生得这般好看。先前我还道好看的女子,都在青楼之中,真是见识短浅了。
王魁向何七道:“何兄,你说我们一会去哪题诗?”
何七笑道:“随我来。”
三人一路行来,但见不少文人墨客都于两廊吟诗题字,佛寺两廊除了诗牌灯,左壁还画炽盛光佛降九鬼百戏,右壁则画佛降鬼子母揭盂,若不走马观花真是看也看不完。
章越也是感慨何七怎地如此熟门熟路的样子,自己来了汴京两年了,还不如他这才来一年。
何七带着二人走了一阵,章越见眼前有处缨缦烟云之阁。
章越心道,这不是资圣阁么?
但见阁高三百尺,五檐高耸,每层皆设水灯,层层而上,而阁下则供奉佛牙,参拜之人络绎不绝,烟火缭绕下,令阁楼似飘渺于云雾中,云端之上又是一片灯火辉煌。
三人登高望远,大相国寺内九子母殿,东西琉璃塔院,及智海,惠林,宝梵等塔院,皆竞陈设灯烛.光彩争华。这一幕真是华灯宝炬,月色花灯,霏雾融融于夜色。
而资圣阁左右皆设高座。
何七对二人道:“这些高座皆系宰执,戚里,贵近家眷为观灯而设,今日在此有设诗会灯棚,要名扬汴京就在此。”
王魁大喜笑道:“然也,何兄真是高明,此乃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何七笑道:“若是俊民名扬于世,莫要忘了我。”
“多谢何兄。”
章越道:“我诗词平平,就不在两位面前献丑了,我先告辞了。”
章越懒得与二人在一起,准备开溜。
“三郎这怎么行?来都来了。”何七假意不悦。
王魁亦看到高座上一位女子朝他看来,他先露出了个好看的笑容,然后装着若无其事地章越道:“三郎的攻心联言含至理,怎会写不出好诗文来,莫要自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