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1161


诗牌正反两面皆浓墨重书,只要是眼神稍好的,都可看清。
不少酒客看了诗词似反复品味般。
韩忠彦对章越道:“方才我等作诗题了十几首都送给宛陵先生看了,但无一人列入诗牌之中,斋长何不写一首元夕一试。”
章越听说梅尧臣在樊楼就推道:“诸位都不成了,我这点文墨哪入得宛陵先生的法眼,我就不自取其辱了。”
太学生们也知章越强得是经学及文章,诗词每次考试都只能勉强得中。
一人笑道:“斋长,来都来了。”
“是啊,我们平日写得诗词都有格式,但元夕诗词则不拘这些,是诗是词都行。只是文章不好,这诗牌写不下。”
众人都是笑了。
章越摆手道:“今日与同斋只闲聊不写诗词。”
章越都这么说了,众人也不敢勉强。
说着众人拾阶而上来到了阁内,其余同斋的看了章越却也不敢吭声,他们都是新来的,不敢直接开章越的玩笑。
除了同斋,还有十几名歌妓或是来陪酒,或是弹唱。
汴京人将这称为‘赶趁儿’,对于赶趁儿唱得好坏都无所谓,只要是能解闷就好。汴京很多百姓生活没有着落下,都让自己女儿或妻子入酒楼赶趁。
在樊楼里赶趁的人比酒客还多一倍。
阁内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济楚,这就是樊楼的气派之处。坐在阁内,可一览汴京城元夕节的夜景。
有人题诗记载樊楼。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
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
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这时候阁外一阵喝彩声。
有人言道:“好诗,好诗,今年元夕诗之翘楚当属于此了。”
韩忠彦听了有几分不服气道:“我道要看看何人所作?”
好几名同窗跟了出去。
章越也不在意在酒楼吃菜,逛了这么久实是饿了。
不久韩忠彦走来,神色有些讶异。
旁人问道:“是何人所作?”
韩忠彦道:“是一个叫王魁,倒真是好诗,只是这名字以往都没听过。”
===第两百章
给他===
此刻王魁与何七已步至樊楼,方才王魁已在资圣楼扬名,如此再至樊楼来。
这也是何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王魁感受到文章即出后,众人的追捧之情,那等投射出来仰慕钦佩的目光,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
方才在资圣阁时,他的元夕词鸣世。
当即高台上好几个贵戚都派人来询问,然后递了帖子让他去府上一坐。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张贵妃家。
张贵妃是何人?当今官家的身边人,她的一句话对官家举足轻重,只要能得到张贵妃的赏识,自己的名字迟早可以传到官家的耳边去。
王魁如此想着,当然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频频目视自己的女子。
王魁还亲自登台,与她的叔伯兄弟攀谈了数句。
王魁打听清楚,对方竟是宰相富弼的侄孙女。她既看重自己也算是慧眼识得英才。
后来何七邀王魁至樊楼时,王魁向对方一揖也算是作别了。
而那女子见此对他展颜一笑。
王魁心想,这女子应是对他有些动心吧。
王魁入京以来,不止听闻一人两人与他言道,汴京的女子越是显贵越是难嫁。不少权贵之家,不惜陪大量嫁妆,也难求一个门当户对的。
故而权贵之家也常常从寒门俊才中选拔女婿。
甚至还有人与他笑谈,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何况进士乎?
到了樊楼,王魁的诗词一呈上即得了梅尧臣的赞赏,现在正被作为诗牌挂在樊楼之中,得到众多酒客们的赞赏。
王魁继续与往来的人道贺,满耳的夸赞之词,令他有几分恍惚。
一旁何七笑道:“俊民,你有今日之得意,实在我意料之中啊。”
王魁道:“多谢何兄为我提携。”
何七道:“你我出身相同,自是惺惺相惜才是。”
王魁正色道:“若我有发迹之日,定不忘何兄今日之情。”
何七笑道:“好说,咱们上楼去,我与你引荐咱们太学的同窗。”
见王魁迟疑,何七笑道:“你莫要担心,哪里到处都有嫉贤妒能之人?何况有我在呢。”
当即何七与王魁二人一并上楼。
章越得知王魁大出风头,倒没有什么嫉妒之心。他看了对方的诗词,确实如此诗词不说境界,就算辞藻文采自己再写个十年也写不出来。
当即他向王魁道贺道:“俊民真是大才。”
王魁笑道:“三郎,哪的话,你长于文章经学,我不过好舞弄词句这些小道罢了。”
众人见王魁得意之后,却并无骄色,都是自叹不如。
席间倒是韩忠彦微微冷笑,何七将王魁引荐给他时,神色甚是冷淡。
趁着无人留意,章越问道:“师朴为何没给俊民好脸色?”
韩忠彦则道:“度之,此人言过其实,虚有其表。”
章越听了装作不知言道:“这倒不至于吧,师朴相人可是不准啊。”
韩忠彦笑道:“我整日在外交游,什么人心鬼蜮没看过,有的人看似有情,不过是精于人情世故,其实心底全无半点真情。度之,你是实诚君子,可别太轻信于人了。”
章越道:“多谢师朴提点了。”
这时候外头道:“还有本楼最后一处诗牌没人填得。方才楼里放话了,若是有哪位填诗词得入,则送两面金旗。”
听了外头之言,众人又各有一番言语。
范祖禹道:“元夕词哪是好写,在我看来论景不过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论情不过于本朝欧阳公‘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人又道:“每年都有元宵诗会,从唐至今,每年都可写个数千首,我看这古往今来的元宵词都被人写尽了吧。哪得立意写景又更高一筹的?”
何七笑道:“诸位何必气馁,方才俊民不是写了一首被登入了么?我等就再写一首罢了。”
王魁笑道:“说得好,我看看能不能再写一首,助兴一二。”
章越则没有写诗的兴致,则是走出了阁。
黄履问了句:“斋长哪去?”
章越道:“有些气闷去透透气。”
章越走至阁外的栏杆,这里正有一道飞桥与靠近大内的西楼相连。
此刻元夕夜已过近半,不少男男女女都站在这飞桥之上赏月观灯景,也有数对在此耳鬓厮磨。
一位歌妓打扮的女子与身旁的情郎笑道:“我自西楼来,你从东楼到此,你我在桥上相会,像不像牛郎与织女相会于鹊桥之上?”
“那可苦也,岂非说你我要至明年元夕此刻方能相见?”
“你我虽一年一会,却也胜过虽长厢厮守,却貌合神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