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1161


……
十一月,章家向吴家下聘。
这日章丘带着酒、雁、羊代表着章家登门。
除了这三样外,还有女子的衣装、各样首饰摆件,各色的绸缎,还有些吃食茶果,譬如茶饼、水果、面点还有银锭,铜钱。
这些都命人用箩筐抬进了吴府,每样聘礼上都附上通婚书和礼单。
吴安诗是个要面子,重排场的人,之前担心章越拿置办聘礼婚礼的钱去买房,以至于被他人看了自家的笑话。
但如今他看了聘礼很是高兴,章家所给换了汴京达官贵人下聘也差不多如此。
除了这些聘礼,还有用真金足银打造的金钏、金链和金帔坠,这几样真可谓价值不菲了,章越下聘可谓是给足了吴家的面子。
吴安诗见这些真金白银,总算是放下心思了,
当然吴家的回礼自也是更多于章家的聘礼。
聘礼聘金之事,古来有之,源远流长,正所谓‘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三百四十二章
姻亲===
聘礼一样一样地抬进吴家大门。
吴府的下人风传着章家聘礼如何如何贵重,此外就是聘金的多寡。
十七娘此刻自是在闺阁里,也下令房里的女使老妈子不许出入,不过仍挡不住各房的女使将碎语传入。
姑爷又给了什么啊。
姑爷又如何如何啊。
姑爷多看重咱们家姑娘啊。
至于吴府李太君也是很高兴,觉得很有面子,吴家上下都知这位姑爷出身寒门,但能拿出这些聘礼聘金来足见诚意了。
而李太君这边一面与章家的人说,章家的礼实在太过贵重了,自家的女儿不过平平,哪里当如此之看重。
这些话自也有人传至十七娘的耳里,抱怨老太君如此,不是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家姑娘么?哪有说得这么平平的,似配不上章家的聘礼的。
十七娘倒是通情达理地道:“此谓极于责备,则两家周致,无他患矣,故而不可不说。”
而李太君这边说完,而那边不仅将聘礼中贵重的首饰金银以及全部聘金都添作陪嫁给了十七娘,还在给十七娘的嫁妆里又添了三百亩汴京郊外的上等庄田。
反正就是章家给多少,吴家不仅大头都拿作陪嫁,还另行往里面加倍的贴补,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若是之前与夏家吕家文家这样的宰相门第结亲,吴府如此会遭来旁人的闲言,说什么讨好亲家等等,不过若是章家倒没有人这么说,因为章越是寒门出身,吴家多给些陪嫁也是为了女儿以后日子过得好一些,这点就少了旁人乱嚼舌根,反而是赞吴家大方。
但十七娘明白,两家谈论婚事时,李太君早就不止一次地明言暗示过章家若多给聘礼聘金,则都会放进十七娘陪嫁里,而且吴家在嫁妆里另行双倍贴补。
而所给聘礼聘金的意义,这不仅仅是面子上过得去,从章家这样的寒门拿出这么多聘礼聘礼来,等于也掏空了章家一部分财力,虽说最后都以陪嫁的方式还给章家,但其实陪嫁都在十七娘的手中。
日后陪嫁如何用,都是由嫁妇说得算数,这样是让嫁妇在夫家有个保障。
而对吴家这样的富贵之家来说,陪嫁再多倒也拿得出,可是于十七娘而言陪嫁越多,在章家那边不仅更受看重,而且也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家中财权,日后在家中上
如此也就确保章越与吴家同在一条船上。
当然这也是阳谋,章家上下不会那么蠢看不到这一点,故而也是心知肚明。
婚者,所谓盟也!
非受币不交不亲。
男女方谈婚论嫁,先要上草帖子细帖子,上面书写双方家产家财。
之后下聘赠礼,每次彼此送礼都带着讨价还价的意思。
男欢女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大事即关系到两个家族的结盟。上层官宦之间的联姻,利害计较更多,似章吴两府倒算是少了。
如今章家给了聘礼聘金后,李太君立即践行承诺,在原有的陪嫁里又给十七娘添了三百亩汴京郊外的上等庄田,还有二三十个管理庄子的庄丁的身契也一并给了。
这出手着实的大气。
十七娘记得这可是李太君当初嫁入吴府的陪嫁,三百亩庄田每年所出即便在灾闹之年也有两百余贯。
吴大娘子及十五娘都曾眼馋过,不过李太君四个亲女儿谁也没给,十七娘本以为李太君会留给自己两个儿子,没曾想最后倒是给了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