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7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3/1161


当下章越在寺里便有了下榻之处。
安顿好了以后,章越每日晨起在庄子吃过早饭后,便与唐九一起走山路至西山寺。
唐九拿着一根哨棒在前,一面喝酒一面行路,至于章越则看着山林间的景色,想起了当年与郭林一起跋涉上山至南峰寺读书求学的日子。
那个时候自己虽得苦,但如今想来却是自己最快乐自在的日子。
抵至西山寺,老和尚们便给章越打了茶水。
茶是山茶,水是山泉,虽甚是粗糙,但别有一番山林间的粗旷,初入口时有些苦涩,但久而久之在嘴里也可回甘。
人也是如此,以往身为朝官,可谓锦衣玉食,不过山珍海味吃多了到嘴里都如同嚼蜡。
可是如今无官一身轻,如此粗糙的山茶居然也感觉一番滋味在其中。
章越每日拿几本书到寺庙里读一读看一看培养灵感,到了快中午(11点左右)吃一碗老和尚用山笋口蘑煮的素面,然后不到12点便提前睡个午觉,差不多两三点时起床写书。
写书也不是别的,就是自己这三年来为官理政的心得。
这是一本如《国富论》经济学之书。
说来奇怪,从古至今儒家在研究经术上的书籍层出不穷,在研究人事代谢更新可谓走到尽头,但唯独在经济之学上提得很少。
比如管子之书提及了一些,但没有范围系统说法。
不过归其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之故。
故而自己与韩琦,曾公亮讲不可能三角,与王安石讲量价关系,以及工资,利润,地租三等收入划分三个阶层的理论时,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精英也不由被震惊到了。
其实王朝兴衰都有规律可寻,比如宋朝面临的问题就是‘利入已浚’。
说白了,蛋糕就那么大,大家不知道如何作得更大,分蛋糕又触动了利益阶层,要伤筋动骨。
老百姓承受着重税,朝廷已无法再往民间派税,但国家的财政却一直在亏损,如何怎么办?
这个国家的路到底日后应该怎么走?
章越写下这些并没有贸然给予解决的办法,因为这点容易遭到人攻击,他只是自己为官以来的所见所闻总结成册,同时用言简意赅的办法讲述经济之学,最后讲述盐钞货币化,交引所及解库质库之事。
章越还是以自己的文笔以及透彻的说理写文章,遗迹如何将自己后世的见识与宋朝的实际情况结合。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这句话对穿越者章越而言是另一个意思,只懂得拿今日的办法拿到古代生搬硬套那就是盲瞽,只知道墨守古人的规矩,却放弃了今人等等超前的思维,那就是落沉。
故而章越必须想办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最后达到实事求是。
故而他写的很谨慎,不断删除一些概念,有时候不断看书读书,两三日不曾动笔,最后落在纸张上都精简过千百次的言语。
这也是多看少写,厚积薄发。
章越在着书两三个小时后,差不多到了四五点时,这才与唐九下山回到庄子陪同妻儿吃一顿饭。
也有的时候遇上雪大,章越索性就在寺庙里过夜。
听着呼啸的北风,以及山林里夜枭的叫声,章越点着一盏孤灯,独坐在僧房之中,徘回于古今之间,极力求索于上下,就这么试图着看看从在当下毫无希望的困局之中,找出一个大概的方向来。
…………
有时候章越便是如此坐了一夜,累极了就伏桉睡去,这不知不觉之时,又是一夜的风雪袭来。
秋冬易逝,转眼便到了治平三年。
===四百九十八章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正月过后,庄院附近下了一场大雪。
章越披着蓑衣与唐九从西山寺返回庄院,章越走着山路欣赏雪景一面喝着酒,手中酒葫芦里是前几日与山间一位道人买来的黄精酒。
山居数月,章越也微微留起了短须,远离了官场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不羁。
到了庄园前,
却见门外停着马车。
章越脱下蓑衣正要找庄客询问来客是谁?
却见一名四五十岁穿着青袍的中年男子站在面前。
章越看见对方不由受宠若惊,笑着上前行礼道:“不知司马公大驾至寒舍,实是有失远迎。”
这名中年男子正是司马光,对方笑着道:“度之,这真是好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3/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