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1161


杨定说可以用计刺杀李谅祚,皇帝大喜就让他知保安军。结果袭取绥州的事一出,李谅祚认为宋朝没有议和的诚意,便以会议的名义召杨定前来,然后杀之。
官家闻之大怒欲兴兵报复,为邵亢等大臣反对。众大臣们言,天下财力匮乏,未宜轻言兵事,还请朝廷对四方以招抚为主。
官家不得已停止了对西夏用兵的打算,同时下诏求官员直言,英宗皇帝在水淹开封城后,曾下旨求直言过一次。
如今官家下诏求直言,是让天下官员哪怕你是一名不入流的小官都可以上疏给皇帝,而且言者无忌,要说什么都行,哪怕你直指朝弊大骂也无妨。
这样的诏书竟已经是官家登基半年多以来第三次下诏求直言了,这新郎官要入洞房都没见过这么猴急的,但天下都知道官家急迫到什么程度。
除了下诏外,官家同时实行转对之制,所谓转对之制就是除了待制的官员外,每一名朝官都可以入起居与官家奏对。
还下召求身边近臣各举边才一人。
确实官家如此心切,实令司马光等大臣忧心不已,却也让不少官员看到了一条进身之阶。
这日京师遭遇地震。
整个皇宫宫殿摇摇欲坠,两宫太后皆受到了惊吓。
数日后,官家于殿内召重臣议事。
官家问曾公亮道:“地震之事,可是上天要朕警惕什么?”
曾公亮奏道:“陛下,臣读甘石星经其中有云,天裂或地动,皆气有余,阳不足也。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
“这地震想必是阴气有余之故。”
在旁的章越听了不由拜服,曾公亮也太能扯了。
官家向曾公亮问道:“那何为阴呢?”
曾公亮道:“臣为君之阴,子为父之阴,妇为夫之阴,夷狄者中国之阴,陛下皆当戒之。”
官家听了思索半响,然后道:“不错,夷狄者中国之阴。”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曾公亮给了一个很空泛的回答,没料到官家居然对号入座了,这脑补的水平。
不过章越想来也是没错,相比较汉唐或历史上任何一个强盛的政权,宋朝几代君王的皇权交接都显得无比平稳顺畅丝滑。
大臣,皇子,皇后太后等历朝历代对于皇权构成的威胁,如今都处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但对外部的威胁,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正当这时一个冷测测的声音道:“陛下,如今大臣中有小人,小人之党盛也,此乃地动给陛下的预警。”
说话的人乃吴奎。
章越心道,娘得,什么叫小人党,又是庆历时,君子党小人党的一套吗?整天搞党争有完没完,现在国家的问题是这个吗?
不仅章越,连官家也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吴奎说完,一旁王陶出班道:“臣附议,陛下求治心切,进人太速,以至于一些小人以圣宠眷顾,得以侧近左右,蒙蔽圣听。”
“陛下应听取上天降下的警告,将左右的小人通通驱逐出朝堂去,流放至岭南崖山这样的地方过一辈子。”
章越听了王陶的话心底反而不气,习惯了,此人在天子面前讲自己坏话不是一两次了。
吴奎,王陶先后说完,肯定少不了科代表司马光。
司马光当然是支持吴奎,王陶的意见言道:“陛下,前些日子,富郑公上疏言,君王本无职事,唯有辨别君子,小人而已。”
“朝廷那么多官员,那么多职位,陛下岂能一一安排分辩安排而去……如今陛下欲求富国强兵之道,下诏求言,开通言路颇具明君之风,然而广采百官所言,所得既多,那么其中有哪里言语是真切,哪里言语是包藏祸心,实难分辨。”
“有些奸计似堂堂正正之谋,有些大奸大恶之徒偏偏一副忠臣的样子,还请陛下仔细分辨。”
听了三位官员进言,官家终于忍不住了言道:“几位卿家,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辨别君子小人吗?”
“先帝可谓明辨君子小人,但朕登基后见朝廷账面如今赤字如此,覆国只在旦夕之间。朕为了节俭将先帝丧葬之费及登基之后对百官禁军的恩赏,都减作只及当年先帝登基时的三分之一。”
“但即便如此国库依旧空虚,朝廷处处举步维艰,一个绥州不敢收复也罢了,如今朝廷的使臣被杀了还要朕忍气吞声?”
司马光等官员退至一旁。
这时候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出班道:“陛下,臣曾出任三司使,为国家打理过财政。臣以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最要紧的不是在仁德,而是在一个财字,只要国库充裕,朝廷与百官自也有信心,蛮夷也不敢轻中国。”
官家眼睛一亮,张方平这话说得好啊。
张方平是大臣里善于省钱的,在操办英宗皇帝的丧事上,张方平这里砍一点那边省一点,既办得非常体面,费用又只是原先预算的三分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