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1553


谷鯱
“现在明白了吧,为父和他为何争吵?”
刘和抿着嘴,半晌之后,冲着刘虞拱手道:“父亲为何突然转了口风,要拥戴伯瑜继位,这当中究竟有何深意?”
正厅外,一股清风吹过,吹在刘虞的脸上,格外凉爽舒适。
他闭上眼睛,满足地深吸口气。
“痴儿,老夫何时说不拥戴前将军了?我一直看好的都是他。”
刘和闻言顿时一愣:“那你这段日子,一直以来都是……?”
“这段日子,朝中诸公卿皆要推举正礼上位,老夫不好违背众意,况且他们心中各有筹谋……老夫跟他们执拗有何用?不如相随其见,静观其变……老夫可从来没有说过,老夫看好正礼能够当好天子。”
刘和想了想,刘虞好像一直没说过刘繇一个好字。
“父亲,您心中到底有什么筹谋?”
“坐。”刘虞伸了伸手,让刘和坐在了他的身边。
刘和坐下之后,便见刘虞长叹口气,道:“我儿,其实为父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若要汉室昌隆,国家安泰,纵观宗亲之中,也唯有伯瑜有实力能够兴汉,不光是为父,所有的朝臣们也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为何还有弄出正礼公这件事来?”
“刘伯瑜可以兴汉,但通过他这数年的手段来看,他却一直在压制着门阀望族与各大士族。”
“压制?”
刘和皱起了眉头,颇有些不解地看向刘虞:“父亲,你若说伯瑜压制望族与各大宗族,那我相信……那改口赋于田亩之中的税制,便是最好的证明……但伯瑜这些年在荆州,却大兴学宫,大汉南境的学术氛围,比之北方不知好了多少……如何说压制呢?”
刘虞摇头道:“兴学,却不等同于‘兴士族’……呵呵,看着吧,伯瑜是一个非常善于抓权的人,他绝不会允许权力外放,受他人钳制的,这就是以士族为首的公卿朝臣们的心结所在,伯瑜的手腕,他们心中清楚的紧。”
“那父亲您……”
“唉,陛下新丧,王允也死了,雒阳朝中无兵,社稷有累卵之危,值此时刻,我不应与朝中诸臣产生太多意见分歧,毕竟就算是有了分歧,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只会让曹操和袁绍那些贼子得利,于汉室江山无益。”
“父亲一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想纵观时局?在最后时刻再做定论。”
刘虞点了点头,道:“是啊,而且我也想看看,刘伯瑜到底有没有能力,应付得了朝中的这些士人……朝中的这些士人,没有兵没有将,但他们却代表着天下士人的风向,若是一味强行压制残杀,那和董卓有何区别?老夫想看看,伯瑜有没有手段,能够对付得了这些人。”
“那如今呢?”
“如今?呵呵,结果你也看到了……一个刘正礼,一个凉州的叛乱,刘伯瑜用这两事就把这些老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到了这个时候,为父若是还不出来说句公道话,那就说不过去了,怕是会惹新君怪罪。”
刘和听了这话顿时一惊。
他惊诧的站起身来,左右四下看了一圈,然后方才瞧向刘虞,哆嗦着道:“父亲这话什么意思?你说西北叛乱,还有正礼公离开雒阳,这都是伯瑜的手笔?”
“是。”
“有何凭证。”
“没有,为父猜的。”
顿了顿,却见刘虞笑道:“我猜的,其实杨彪和士孙瑞他们也是这样么猜的,只是没人敢在明面上说……因为像你说的,没有凭证,只是瞎猜,万一惹怒了伯瑜,后果不堪设想。”
刘和轻轻地叹息口气。
“儿啊,且就算是为父猜测的是真的……那单单通过这两件事,就足矣证明,伯瑜有控制朝中的能力,大乱大治,皆在他一手掌控之间,这对于汉室而言是天大的好事,百多年了,我汉室皇权一直为外戚,宦官士族等掌控,若无能够一个手段强硬的天子推翻弊治,则天下纵然平定了,不出两三代人,也比延续其祸。”
“父亲这是在考验伯瑜?”
“也不算考验,只是观察观察……嗨,你我父子当年能够顺利来到雒阳,不也是沾了人家伯瑜的光了。”
刘和闻言笑了。
“好了,这封书信,你亲自替我送一趟,告诉伯瑜,老夫在雒阳……等他来!”
===第九百一十四章
大人物入京===
刘和携带着刘虞的书信,匆匆离开了雒阳,来到了尸乡刘琦的大营处。
当年对抗袁术之前,刘琦曾见过刘和,两人也在那个时候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作为同宗兄弟,两个人见面的次数少,
但对彼此都是非常的认同。
看了刘虞的书信后,刘琦感慨的对刘和道:“太师如此推崇,实在是太过客气了,其实论及血脉与人望,太师比我更加合适。”
刘和摇头道:“我父年迈,能定天下者,必伯瑜是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