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553


欲擒故纵,先抑后扬,故弄玄虚……无所谓是卖关子而已。
我就是不接你这话头。
这种时候,刘琦若是吭声,表现出浓重的兴趣,那就让贾龙掌握主动权了,一会就得被他牵着鼻子走。
别小看这场谈话,在刘琦心中,这是荆州刘氏与益州本土豪族的一场围绕刘焉的政治性谈话。
每一步都是有玄机的。
贾龙见刘琦根本不应自己的话,不由有些尴尬。
他只能是自顾自地道:“这箱中之物,乃是益州诸郡官吏与本土宗族,列举的刘焉谋反罪证!公子可知,刘焉在蜀中……暗藏祸心,有称帝之志!”
说罢,便见贾龙将箱中的简牍一卷一卷的拿出来,给刘琦看。
“当初刘焉入蜀,乃是因为侍中董扶对其言益州有天子之气,此乃扶后人的言辞举证,刘焉入蜀之时,便已有了不臣之心……”
“这是刘焉在蜀中唆使西蛮叛乱,在地方制造混乱,意图谋私,养寇自重的举报,里面包含了犍为郡守连带十二县君举报他的陈词……他暗地激南夷叛乱,是意图做大!”
“这是举刘焉在绵竹制造乘舆车辆的奏疏,其中列举了刘焉制造乘舆的所用的材料,设计之人,制作工匠,还有壮丁是从哪里聘来的,制作的工坊和乘舆所在也有详述!不容他抵赖!”
“这是刘焉暗中遣五斗米教和天师教,在蜀中以谶纬蛊惑人心,言其有天命在身,意图令蜀民人心疏远朝廷!桩桩件件皆有据可查!”
“……”
看着那一大箱子的简牍,刘琦恍惚想起了当初,自己凭借一箱子罪证杀死了五十五家宗贼首领之事……
真是恍如隔世。
刘琦冷笑道:“贾公真是心思缜密,出师护君,竟然还随身携带着刘焉的罪状,真是用心良苦了。”
这话里话外,多少有些讥讽之意。
不过话说回来,益州豪族之首果然不是泛泛之辈,真是心机深沉。
算计主公能算计到这个地步,贾龙是真上心了。
不管这些证据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他能将刘焉谋反的罪状收集的有理有据,而且还这么多,让人根本反驳不得,说明他背后的支持者甚多。
贾龙继续道:“我贾氏祖居益州,世代为汉吏,如何能随刘焉背反?此番上雒,除了护君之外,便是想将这些罪证上呈给朝廷,请朝廷予以公断,夺了刘焉的牧守之位,让他离开益州,还西南一方太平。”
贾龙说的好听,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刘焉在蜀中打压本土豪强过甚,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点。
蜀中豪强这是被刘焉给逼到了墙角了,因而奋起联合,大家集体想让刘焉下课。
同时,贾龙也想让朝廷敕封他讨逆的军职,以便日后回到蜀中,名正言顺的与刘焉进行对抗。
这年头,干什么事名义都很重要!
贾龙不能用武猛从事的名头去反叛州牧,这是以下犯上,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贾龙,在益州反叛最终失败,有一点也是因为他师出无名,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刘琦拿起那箱子中的一卷简牍,翻看了片刻,突然随手‘啪’的一声,扔在了地上。
“我明白了,贾公给我看这些,是想让我知道,阁下乃是忠臣,而刘益州不过是一叛逆之贼,贾公想让我不要插手益州之事是么?放心,刘某一开始便没打算参与其中,贾公多虑了。”
不曾想,贾龙却急忙道:“非也,恰恰相反,龙反倒是希望公子能够参与到这除贼大事中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谋定而后动===
刘琦适才的话,只是以退为进。
在贾龙找他入帅帐的那一刻,他就大概能猜出来,贾龙是想与他联合起来对付刘焉了。
而在与贾龙探讨关于刘焉反叛的这期间,刘琦也咋细细的思量这事……
看看地上那些益州各地官绅豪强举报刘焉的简牍,刘琦心中明白,贾龙这次出蜀是想那种将这些罪证上交给朝廷。
然后他再从董卓那里获得名正言顺的讨贼许可,或许还可以得到董卓的支持也说不定。
以董卓的角度来讲,刘琦认为董卓不会拒绝。
身为凉州的雄飞人物,董卓自然是希望各州各郡越乱越好。
地方越乱,他这个执掌中枢的相国,才能够周旋于各方进行平衡,于中谋利。
至于贾龙为何要主动邀请自己……
刘琦估计无外乎有两个方面。
一是宗亲联盟乃是由荆州方面提出来的,而目前因为奏疏立两京两朝之事,荆州在联盟中已是独占鳌头,声望颇隆。
目下最有忠臣表象的荆州军若是能协助贾龙定蜀,那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算是间接的坐实了刘焉谋反的罪状。
贾龙等益州豪强就算是占住了公理。
二是贾龙需要安抚军心。
诚然,贾龙此番上雒,为的是向董卓陈述刘焉谋反罪行,得到朝廷命他讨伐刘焉的许可,但刘琦估计,贾龙这次的计划中,应该是不包括杀害刘瑁。
弄死刘瑁,算是他的临时起意。
如今刘瑁已经死了,但定瞒不过军中人。
适才在帐外,那东州士雷遇,不就是已经扬言要杀贾龙了么?
益州军中目下有不少东州士将官,包括吴懿在内的,贾龙若想控制住他们,只怕回头少不了一番波折。
而且就算他再怎么掩饰,这件事既然已经在公开的场合被宣扬开,消息就一定会不胫而走……肯定会传回益州的。
以刘焉老奸巨猾的秉性,他一定会在贾龙未赶回去之前,对蜀中的其他豪族先下手为强。
那些益州豪族皆以贾龙和任岐为尊。
密谋推翻刘焉的计划,若贾龙不在蜀中,那就是少了一位主要人物。
所以贾龙肯定是想返回蜀中。
但若要返回蜀,他就需要军粮的供应,没有军粮,别说是回益州,他想率兵出司隶都难。
但军粮从哪里出呢?
只能从刘琦这出。
所以贾龙必须说服刘琦,站在他的一面,帮他杀回益州。
想通了个中关键之后,刘琦心中开始酝酿。
一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有了雏形。
以荆州的地域来讲,未来的北方或将战事频发,届时大量的人口便会南迁,而汉朝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也将逐渐从战乱频繁的北境,而向南方倾斜。
对于刘氏来说,若有机会能够横跨荆益之地,潜心发展,稳固后方,操练甲兵,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荆州七郡,目前完全能算是由刘氏统领的,也不过是南郡和江夏郡而已。
南阳郡在袁术手中,荆南看似以刘氏父子为尊,但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
要入益州,至少也得将荆州全完掌控才是。
益州山川阻隔,重关险阻,想要进入益州,非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贾龙目前与自己并非一心,这人和首先就没有。
自己是想鲸吞益州,而贾龙的目地,估计是想在蜀中代替刘焉。
两方目前的根本目地不一样。
刘琦心中盘算了诸多弊端之后,随即假意谦虚道:“我是荆州刺史的公子,又不是益州官吏,怕是不便参与其中。”
贾龙见刘琦推脱,急忙道:“公子虽非益州人,但却是汉室宗脉,更是联盟中代表荆楚上雒者,公子若肯主持公道,定可令刘焉叛逆无所遁形!”
刘琦淡淡道:“但毕竟这都是贾公的一面之词……我,真的不方便参与。”
贾龙见刘琦就是推脱,心里开始琢磨。
刘伯瑜虽然年轻,但却是聪慧之人,益州水深,想让他凭白替自己出头,怕是不可能。
自己非得展露些诚意不可。
想到这,便见贾龙道:“若公子愿意,贾某愿代表益州诸族,听命于公子,从此益州中人凡事皆以公子为尊,听凭刘公父子调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