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1553


当他看过内容之后,不由哈哈大笑,然后瞅向诸葛亮。
“师弟,又一年将至,你也是十八虚岁的人了,虽然尚不足双十,但恩师之意,你如今在朝中为官,总管尚书台,所谓事急从权,早些就早些吧,也是时候该冠礼行表字了……就如同士元一样。”
庞统去年被庞德公赐了表字,他虽也不满双十,但很多大家族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防止一些特殊事件(如游学,入仕,离家,父母病逝等多种原因),都会先行取好表字,用作备用。
至于这个表字谁取……
在这个时代,相比于父辈,恩师或是族长为徒弟取表字的情形更多,宗法社会的‘孝’,并不仅仅止于父母。
师族之长的地位,有时候乃至于超越父母。
诸葛亮忙道:“既是恩师之意,亮自当遵从,只是不知恩师给亮取了什么表字?”
刘琦继续看着手中的那份简牍,道:“庞老师和德操先生,在荆州时都有授业于你,于情于理都算是你的恩师,两位恩师各有一个主意,恩师尚长公意为你取表字‘子明’,而德操先生则更倾向于为你取表字为‘公明’……你喜欢哪一个?”
“这个……”诸葛亮有些犹豫了。
子明……公明?
刘琦继续道:“你的名中一个‘亮’字,自有取光照耀之意,所谓‘照临四方曰明’,两位老师给你的表字中,有这一个‘明’字,却是正与你本名相合……关键就是在另外一字。”
“子字为尊乃自古之理……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公’字历来都显方正之道,这两个字,倒是都挺合适的。你喜欢哪个?”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不知陛下对此有何高见?”
===第九百九十二章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
说实话,刘琦不怎么想掺和诸葛亮表字的问题,因为对他而言,这表字取什么意义不大,只要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对他有用就足够了。
管他字什么公明、子明、孔明、无明、小明、明明的……终归只是一个代号,刘琦需要的不是这个代号,而是需要诸葛亮这个活生生的人。
不过,这事对刘琦不重要,但对诸葛亮而言却非常重要,古人士子的表字的命名,都是掌控在师长的手中,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而自己毫无选择权,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力。
刘琦拽着诸葛亮来到尚书台的院内,问他道:“适才在厅内,人多嘴杂,有些事朕不方便问你……如今四下无人,只有你我两个人在,你且说说,对此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的表情颇为尴尬:“表字之事,两位恩师皆有所提,并各自赐予,以臣的角度而言,无论选谁,对另一方长者而言,都有不敬之意,实不可取,故想请陛下帮忙,以解此小小困境。”
“小小困境?”刘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道:“只怕不是这么回事吧?”
诸葛亮被刘琦给说得愣了。
刘琦慢悠悠地道:“两位老师既然互不隐瞒,共同商议了两个表字来请我定夺,就说明这两个表字,无论怎么选,他们都不会有异议,毕竟两位老师都是居于长沙学宫,若是有什么分歧,彼此之间在来信之前,就会商议妥当……况且荆州官学之中,隶属于两位老师们的学子何止百千?需得两位师长取表字的,不说日日有,但每月怕是最少得有一两位,若是各个都要争一争的话,彼此间怕是早就不能一块共事了,想来,针对为学生命字之事,两位老师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
诸葛亮露出了一副恍然的神色:“原来如此,还是陛下高瞻远瞩。”
“装?接着装!”刘琦笑道:“以你的智慧,朕旦夕间能够想明白的关键,朕不信你就偏偏想不明白……说吧,是不是你族中先辈,早就为你取好了表字。”
诸葛亮长叹口气,道:“陛下果真是高瞻远瞩,臣万万不及,回陛下的话,严君故去之前,确实已经替我们兄弟取好了表字,家兄诸葛瑾冠礼之时,便与其师言明此事,得恩师应允,赐表字子瑜,实乃严君所出……如今,亮身为诸葛氏子弟,就算是为了慰祭父母在天之灵,也不好……不尊先君遗命。”
“唉,你此举乃是尽孝,让人无话可说……只是朕不明白,令尊君贡先生,享六百石秩俸,身为郡丞,如何连这点浅显道理都不知晓?他留下表字与你兄弟,岂不知若你兄弟长成,此事或可令你们师门不和?”
诸葛亮忙道:“严君在世之时,其实已是为我兄弟等人找好了师门,皆是我本土乡人,乃琅琊郡人,师傅昔日也曾与严君相善,严君行此事时,家师亦皆知晓,故而严君病重尚在世时,就与家师协商定下了此事,只是没有想到……”
刘琦轻叹口气:“只是没有想到,等你将要成年之后,反倒是来了雒阳任职,更有襄阳名士庞德公做你的恩师,这给你起表字的事,与你原先的老师,只怕是没有什么相干的了。”
诸葛亮亦是尴尬地笑了笑。
“对了,你的父亲给你起的表字为何?”
诸葛亮施礼道:“严君赠亮表字孔明。”
“果然。”刘琦颔首淡笑:“这人世间虽因我而无序,但天道有序,你终归还得是孔明啊。”
诸葛亮的脸有些红,道:“只是此事乃是严君生前所定,而且那时候亮还尚幼,有些事是说不清楚的,若是因此惹两位师长不愉,终归还是不好的。”
“按照常理来说,你这个事若由你直接与两位老师说,必得责怪,这不是什么孝顺不孝顺的问题,而是关于两位大儒颜面的问题……别说是令尊已不在世,便是他在世,以两位师长如今在南方儒林中的声望,令尊想要亲自给你表字,也得去征询一下两位师长的意见。”
诸葛亮苦恼地长长叹息。
“唉。”
“不过,你还是很幸运的。”刘琦笑道。
诸葛亮闻言顿时精神一震。
他自然是明白,刘琦是愿意帮他处理好这件事了。
“陛下愿意帮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