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553


他的后院,种植的都是清一色的南境植物,争相斗艳,品种繁多,很多品种向朗即使在荆州也从没见过。
两人游园游的累了,最后来到一处凉亭内静坐。
“向君,陛下到底对老夫的奏呈,有何训示,此处无人,还请向君如实相告。”
向朗捋着须子,认真地看着士燮,道:“公请旨,想举族迁往北地居住……”
“是,是的。”士燮一个劲地点头说道。
“陛下口谕,不准。”
一句话说完,士燮的笑脸顿时僵在了远处。
他呆愣楞地看着向朗,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不准?”
“不准。”
“为,为什么不准啊?老夫全家愿意放下交州军政之权,北归大汉沃土,至于居住在哪里,全凭陛下定夺……这,这对陛下不是件好事吗?”
向朗笑道:“士公不必惊慌,陛下一开始确实是打算让公全家北归的,甚至还说,除雒阳之外,大汉任何郡县,士公想住在哪里,任凭士公选择……”
“那,那为何后来又不准了啊?”士燮的语气颇有些不满。
“后来,陛下有一件大事,想要士公帮忙。”
“帮忙?帮什么忙?”
向朗从怀中取出一份缣帛,递给了士燮,道:“陛下想说的内容,皆在此上面,士公可自行观之。”
士燮伸手接过,然后仔细地打开阅读。
待看过之后,便见士燮的脸越发阴沉了。
少时,便见他缓缓合上了缣帛,半晌不语。
向朗言道:“事关天下一统,收复河北中原失地,此乃千古之功,陛下言之,除士公之外,无人可替朝廷分忧。”
士燮捋着花白的胡须,半晌没言语。
少时,方听他慢悠悠地说道:“如此大事,老夫虽想帮陛下,但只恐有心无力……唉,老夫下个月就六十二了,人老昏聩,怕是会误了陛下的事……况且老夫年迈,已无争雄之心。”
“士公,且莫着急递辞,士公别忘了,您虽无功利之心,但你还有儿子,还有弟弟,还有从子……士公想回归山林之间,可他们只怕未必是这么想的吧?”
说罢,向朗又从怀中取出一份缣帛,递给士燮道:“这是陛下答应敕封公长子的官职……陛下说了,以士公之功绩,其家门后代,最少也要有两个两千石,方能彰显其功也……您再好好考虑考虑?”
===第九百九十八章
士燮之策===
刘琦没有见过士燮,但士燮这种人在某种角度上来看,其实和贾诩的需求是差不多的。
他的年纪很大,也不是那种特别有野心的人,希望倚靠一颗大树,而且不贪恋权势,不喜争功,凡事以安全为主。
这种人的优点就是主公使着比较放心,不会担心他起幺蛾子,因为他的功利心和进取心不足。
但这种人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功利心和进取心明显不足,所以你想安排他们干点什么大事,他们一般也都会想尽办法推脱,因为他们没有建立功勋的意识,有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躲。
当然,这个天底下没有完全无欲无求的人,就好比是贾诩,虽然明哲保身是他的人生宗旨,但这份人生宗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
比如说,当一个人的年纪足够大的时候,他心中的牵挂,就会从他自己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
比如说,后代和子嗣。
贾诩之所以如今对刘琦尽心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刘琦不但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让贾诩看到了自家子孙的未来。
贾诩的三个儿子,目下一个是两千石,两个是六百石。
而他本人在中枢也是天子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发展,保证了贾家今后至少能兴旺三代。
而对于士燮来说,六十多岁的他,并不奢望再向上一步,或是能够得到刘琦更多的赏赐,这些对他本人来说真的无所谓。
但是,刘琦另外一封写给士燮的私信,上面所说的,就是除了士燮之外,关于他的族弟士1、嫡子士徽、从子士匡等人的安排了。
士燮的家族很大,士家在交趾也是大族,开枝散叶人员不计其数,刘琦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给士燮安排得妥妥当当,但是他们族中的领袖人物,刘琦在信中许诺给了士燮一个完全不输贾诩儿子的未来。
这一招在贾诩身上有用,刘琦觉得用在士燮身上,也一样会有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