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553


如果有一天,他能够靠行王道正气,做到我为麾下三千人,而麾下有三千人亦为我……刘琦觉得,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纵然他和贾龙目下之所为,算是各有所谋,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因为身处不同的位置而已。
屁股决定脑袋。
这种事,是可以慢慢整合的,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贾龙看着刘琦伸向自己的手掌,深吸口气,然后亦是一伸手
——两人的手掌重重相击,发出清脆的击掌声。
然后,便见贾龙迈步后退,长长的向着刘琦长作一揖,道:“少君!”
刘琦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随即请贾龙坐下。
直到这个时候,刘贾两个人才算是卸掉了对彼此的防备。
“贾公,你手下的兵马,目下如何?”
贾龙很是认真地对刘琦道:“少君放心,这数千将士,皆是当初随我征战平定马相之乱的兵将,他们原先皆属蜀中各豪族麾下私兵,后为平三郡之乱,而募集而军,其家眷皆居住于犍为以南,不能为刘焉所治。”
刘琦点点头,道:“还请将军替我分析一下蜀中当下布局。”
贾龙随即将情况向着刘琦略作陈述。
当年马相乱三郡,在雒县称帝,蜀中诸豪为了避灾,并与马相这等疯狂之人划清界限,大部分皆迁族于犍为越巂下辖诸县,而刘焉任州牧之后,则是重用东州士,并招募青羌兵,控制了蜀郡广汉巴郡。
汉中郡守苏固,是扶风人,他在刘焉入蜀之前就是汉中郡守,掌握着蜀中与朝廷通信的要道,按阵营来说,他是属于朝廷的一方,并不与刘焉同谋。
再往南的牂牁,益州,永昌郡,距离蜀中的政治中枢太远,且蛮夷较众,故而无人过多给予关注。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刘焉实际上还是掌握着益州最为富裕的三郡。
这三郡中,包含了益州原治所雒县和现治所绵竹,包括织锦业和漆器都十分发达的成都。
这些大城全部在刘焉的控制之下。
听完贾龙解释了一遍情况,刘琦有些明白局势了。
益州豪强的实力,目下在蜀中偏弱,与刘焉不成正比,若是没有意外,任岐等人被刘焉消灭,是早晚的事情。
“如此说来,若想成事,还是要想办法掣肘刘焉才行,不然蜀中以任府君为首的豪族们现在的实力,即使贾公占据了东三郡,哪怕就是占据汉中,时间久了,还是必败无疑。”
贾龙沉思良久,突然道:“其实末将有一法可行。”
“我亦有一法。”刘琦亦是笑道。
贾龙道:“既如此,少君与某,不妨皆写策略于掌中,如何?”
刘琦随即命人取来笔墨,二人各自在掌中写下几个字。
写完后,两人彼此缓缓的将手掌摊开。
贾龙手掌上的字是:“三刘。”
刘琦手中的字是:“焉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曹远来===
刘琦和贾龙这次确实是想到一块去了。
就益州诸郡的地势和刘焉眼下在蜀中掌握的资源来看,以任岐为首的益州豪强与刘焉在蜀中正面开战,完全不占优势,就算是贾龙回了蜀中,结果也一样。
早晚会被刘焉灭掉。
而就算是按照刘琦的策略,让贾龙占据上庸西城房陵等东三郡,威胁汉中,也不过是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
既然在与益州对立的战场形势不妙,那就得在别的地方想办法控制一下。
而刘焉在京中随朝的三个儿子,就是钳制刘焉最好的手段!
贾龙站起身,道:“既然公子的意见与末将一般,那末将便先行去准备了。”
刘琦知道,贾龙所谓的准备,是要向朝廷上书。
眼下仗打完了,董卓的兵马溃败,正是己方向对方索取条件的时候。
战争和政治上的事,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
别看孙坚杀了华雄斩了胡轸,但回头董卓需要跟他妥协的时候,一样还会去跟他妥协。
历史上,就有过董卓想与孙坚结亲的例子。
打完仗后就开始谈,这是军阀之间拼斗的历来流程。
刘琦认真的考虑了一会,言道:“贾将军可先去草拟奏疏条陈,然后予我,待翌日曹操抵达,我与之谈妥后,便可与董卓相商了。”
“诺。”贾龙应命。
刘琦又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将军营中的那些东州将领,目下如何?”
说起那些东州士,贾龙便不由有些恼火。
毫无疑问,这些东州士与益州本土豪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就立场而言,他们肯定是站在刘焉一边。
蛋糕总共就那么大,多一个人吃一口,别人就得少吃一口,很浅显的道理。
东州士们举族入蜀,在利益分配上与益州本土豪强产生巨大的碰撞,而刘焉也是利用这一点,大批启用东州士将官,与益州豪族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局面。
在感情上而言,贾龙深恨蜀中东州人士。
“末将已经将他们尽皆囚于营内,命人看守,不致变乱……但该如何处置,末将也有意与公子商议一下。”
刘琦很诧异贾龙没有直接杀掉这些东州士将官,反倒是来询问自己的意见。
“贾将军不想杀他们么?”
贾龙的表情此刻显得复杂难明。
“依末将本意,自然是不想留他们性命!怎奈前番因末将一时激愤杀死刘瑁,惹出了诸多事端……唉,某也算是长了记性。”
看着贾龙显得极度矛盾的神情,刘琦无奈一笑。
这或许便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吧?
“贾将军此举甚为妥当,这些东州将官确不可杀,一旦诛之,恐引起蜀中东州人激变,若他们群情激奋以此为引,全力支持刘焉强攻犍为郡报仇,那任府君恐将势危。”
贾龙赞同道:“公子之言正是……不过这些东州人留在我军,始终有些隐患。”
“将军若是存疑,便把这几个人交给我吧。”
刘琦此刻是真心为贾龙分忧:“某把他们安置在南郡,不让他们在房陵为将军掣肘,这些东州人家族已经迁至蜀中,独身一人南郡,没有任何根基,且与我也没有私仇,我刘氏父子供养他们,如同养待宰猪样,无有大祸。”
刘琦所提出的主意,正是贾龙之所求。
东州士将官杀不得,但若是留在益州军中恐有不妥。
毕竟他们也曾是军中的将官,都带过兵的,在军中多少也有些根基和声望,若是安置于贾龙处,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祸起萧墙。
反不如是软禁于荆州最是妥当。
“如此,便有劳君父子了!贾某无以为谢。”
刘琦淡笑道:“区区小事而已,何足道哉?贾将军若真想谢我,不知有一人,贾将军可愿割爱否?”
贾龙心中暗自叹息。
他早知道刘琦肯定会对他提出这个要求的。
从打在秭归的时候,贾龙就看出来了。
刘琦惦记他手下一人。
“公子是想要张任?”
刘琦微笑道:“张队率与某,颇投脾气,我甚爱此人,贾公若是想谢我,不知可否割爱?”
贾龙闻言不由苦笑。
他眼下孤悬在外,已经算是荆州刘氏的附庸了,日后其兵马的钱粮军需,甚至是应如何占据东三郡,都需要刘氏父子鼎立支持……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区区一个张任,对他来说自然也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