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0/1553


这一次袁谭跟孙策说的话,倒也真是说到了孙策的心坎里。
他开始认真地思量了起来,自己是不是有些骨头太硬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虽然刘琦当年将自己生擒过,但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一直跟他对着干。
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夫差,人有的时候还真就得学会忍辱负重。
袁谭走了几日之后,孙策便去拜访周瑜。
自打上一次周瑜代表刘琦,劝降孙策未果之后,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因而一直没有私下里再见过。
在这段时间里,刘琦对于庐江周氏的人进行了一些调度和任命。
周瑜的父亲是雒阳令周异,人已病逝,周瑜为周异嫡长子,其下还有三个弟弟。
这三个弟弟有两个年幼,一个刚刚冠礼,刚刚冠礼的那个,被刘琦召入雒阳为羽林郎,而另外两个弟弟,在庐江进入刚刚承建的官学,安排读书参加乡、省科举。
而周瑜的从父周忠,昔日官职大汉太尉,乃是实打实的三公,他的亲子周持和周伏,也被刘琦调往蜀中任郡吏,同时由刘琦亲自主持,将周忠的一个小女儿,指给了郎中王粲为妻。
这来来回回的几番操作之下,基本上就将庐江周氏和大汉朝廷捆绑在了一起。
而庐江周氏本就是两世三公之门,其成就来源于大汉朝,在这种背景之下,身为家族中流砥柱的周瑜,为了家族的前途,则愈发的忠于刘琦,忠于朝廷。
宗法家族,理应如此。
虽然他心中还是惦记着孙策的安危,但为了周家大局,周瑜不得不刻意与孙策保持距离。
只因他知道,孙策与刘琦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停的。
如今孙策找上门来,周瑜的心中实在是有些犹豫。
不知道是该不该见孙策。
但也只是稍作犹豫,周瑜立刻决定去见孙策。
毕竟也是昔日的主从,更有兄弟之情,就算是如今因为志向不同,不得已而分道扬镳,但若是因此连面都不见了,那他周瑜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了。
若果真如此做事,还算什么大丈夫。
……
正厅之内,周瑜和孙策见了面。
“伯符,今日如何这么闲,有空来找我?”周瑜拉着孙策坐下,亲自为他倒茶。
孙策似乎有些犹豫,他面露为难之情,道:“今日来此,是专门向公瑾道歉的。”
周瑜给孙策倒茶的手一松,将一些茶水倒出了觞外。
他惊诧地看向孙策,似有些不敢相信地道:“给我道歉?”
孙策双手环抱,郑重的向着周瑜行礼道:“公瑾以金玉之言劝我,我却不能体会贤弟苦心,一味固执,险些伤了我们兄弟之情,我思来想去,终归是我太过执着,太过强势了,故特来向公瑾道歉。”
周瑜半晌之后才缓过神来,他急忙放下水壶,冲着孙策还了一礼:“贤兄切莫如此,实在是折煞小弟了。”
两人行礼完毕,各自起身,周瑜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一开始孙策入府时多了。
“伯符,你能够想通此理,实在是让我高兴,以你的才华,陛下必然重用,日后南征北战,为大汉朝开疆拓土,留名青史的盖世名将必然有你的一个篇章,孙氏一族必将以你为荣!”
孙策却摇了摇头,道:“我并不在意此事,况且陛下已经知晓我不愿出仕,我又何须再去多此一举?我今日来此,只是想博得公瑾的原谅,只要贤弟原谅我了,则为兄这心便踏实了。”
周瑜闻言笑了笑,并没有多说话。
他长吁口气,道:“且不说这些了,伯符,我命人准备酒肉,你我兄弟好久没共饮了,咱们今日同谋一醉如何?”
“如此甚好!”
……
周瑜与孙策见过面之后,两人喝了一夜,喝的是酩酊大醉,彷佛找到了昔日在舒县时的感觉。
次日,周瑜起床之后,便去尚书台上卯。
处理过公务之后,周瑜找到了尚书令诸葛亮,请他帮忙出面,去见刘琦,向刘琦举荐孙策。
诸葛亮听了周瑜的请求之后,颇有些惊诧,道:“关于孙伯符的事情,亮也是略知一二,听闻当初陛下有意征召孙郎为将,但孙郎因为对陛下心中有怨念,故而不从,如今为何反让令去向陛下举荐?”
周瑜忙道:“伯符当初气盛,一时拗不过劲来,理解不了陛下的苦心,也不晓得陛下的志向,如今他在雒阳待了一段时间,观陛下所作所为,对陛下也是愈发的佩服,如今他心中已经有了悔悟之情,悔不当初……在瑜看来,伯符毕竟是一名难得的良将,若能启用,必能成为陛下的一大助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0/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