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553


因而,在两方发生了流血事件后,最先得到讯息的反倒是在城南的刘琦。
夏侯惇和曹仁的曲部,屯扎于城东郊外,和城内的孙坚军与荆州军毗邻,但是赵宠虽奉曹操之令留下辅助刘琦,但他实际上并不是曹操的直属军部,而是奉张邈之命,协助曹操进入司隶。
因此,赵宠和其麾下的一千人马,只能算曹操的友军,而非其下属。
他特意将其营盘扎在城内,将自己的兵马夏侯惇和曹仁分开,也是为了彰显其陈留郡兵的身份。
夏侯惇,曹仁,赵宠三军在阳人城驻扎,其部所需的军粮暂时要仰仗刘琦供给。
但这点对刘琦来说倒是无所谓,因为在上雒护君的最后这个阶段,是需要他去帮助袁绍完成迁储驻京的大事。
而曹操此番前来所代表的也是袁绍,所以供给这三部军马的粮草,最后毫无疑问袁绍需要来埋单,因为他需要刘琦帮他走完那最关键的一步。
当下的些许支出,最后都会以其他方式,得到袁绍翻倍的馈赠。
但刘琦万万没想到,自己给对方提供粮秣,居然还会给出事端来。
得到消息后,刘琦和张允率领麾下侍卫,快速行往赵宠的营盘。
赶到了赵宠营盘后,荆州军方面负责分粮的士卒,正在营盘内清点粮秣,而赵宠一方的军医也正在给那些受伤的士卒们查看伤势。
友军之间发生了争执,不是小事,更何况还产生了流血事件,这与哗变没什么区别。
按道理来说,这事赵宠自然得给刘琦一个交待。
得知刘琦亲自过来询问,赵宠不敢怠慢,亲自出帐迎接刘琦,并向刘琦当面致歉。
“公子,此事是某驭下不严,使那歹卒伤了贵军将士,赵某深感惭愧……公子放心,此事某定然会给公子一个交待!”
刘琦得知己方的士卒被打伤了,心中很是不悦,但赵宠已做低了姿态,他也不好咄咄逼人。
“伤我军士者,有几人?”
赵宠长叹口气,道:“仅一人尔。”
“伤了我多少军士?”
赵宠听了刘琦的问话,面部的表情有些为难,似是不太方好说。
沉默了好一会后,他才缓缓开口:
“伤贵军分粮的士卒,共十三者……”
“一个人打伤我军十三个?”听了这话,刘琦略有些动容:“那打伤我军将士者,现在何处?”
赵宠面露无奈,苦涩道:“此人伤人后,知晓自己触犯了军法,恐我不容他,因而持械出营逃走……公子放心,赵某已是派人去追赶了,断然不会令其走脱!”
刘琦身后,张允闻言很是不满。
“赵司马,你此言莫不是诓我等?一个军士,打伤了我军将士后畏罪潜逃,你营中有千卒,难道还拦不住他一个?该不是赵司马有意包庇于他吧?”
张允的话令赵宠有些惊慌,他匆忙为二人做出了解释:
“误会了!非是赵某包庇此人,只是事发时,某并不在场,亦是事后闻手下人言之……唉,实是此人豪勇过甚,力大如罴,他打伤人后,奔回帐内取了军械,遂直冲辕门,辕门处有数十士卒上前包围欲擒之,反倒是被他伤了几个,众军士见他勇力卓绝,又无有军令,因而不敢近前,被他乘隙夺路而逃,待大队人马到时,他已是乘乱遁出营了……”
张允诧然道:“这天下居然还有这等奇人奇事?”
赵宠的表情不似作伪:“事关重大,某岂敢诓骗诸君?若是不信,公子与司马可去询我营中军士,还有贵军的粟伯可以作证。”
刘琦转头,冲着身后一名侍卫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去找己方受伤的人求证。
那侍卫离去后,刘琦又询问赵宠:“赵司马,那伤人者跑了,君可曾派人去追了?”
赵宠无奈地一叹道:“赵某已经派出麾下精骑去追他了,只是那匹夫勇力过人,只怕赵某麾下之人就是追上了,也未必敢捉拿他。”
刘琦皱眉道:“此乃何人,竟这般勇猛?”
赵宠颇是尴尬地道:“此人是我军中招募不足年的军士猛卒,是陈留己吾人,姓典名韦,昔日曾是陈留郡的豪侠之士,后因杀人,而被睢阳县上报至郡里而通缉,改元之后被赦,讨董时我便招揽其入军……”
刘琦听到这,突然一抬手,挡住了赵宠的话头。
随后,他看向张允,吩咐道:“张司马,速速派人返回阳人县,调黄忠,魏延,文聘,张任,率领咱们所有的骑士,随你我一同去追典韦。”
“啊?”张允没想到刘琦居然会对这个典韦有这般大仇,忙道:“让诸将皆去?”
“都去!”刘琦肯定的点了点头,不容半分质疑。
他随后对赵宠道:“还请赵司马随我一行,同去捉拿典韦归案。”
赵宠没想到这个事情居然会闹的这般大,忙道:“这这公子何须如此?区区一个逃卒,何劳公子与贵军诸将全都出马?赵某必给公子一个交待!”
刘琦摇头道:“不必,此人必须我亲自去捉拿,赵司马若是真想对我致歉,那待捉到这个典韦之后,便将其交付与我,任凭我处置,如何?”
按道理来说,典韦是赵宠军中的军士,就算是犯了军规,也当由赵宠负责处置,哪怕就是斩首,也轮不到刘琦去斩。
但眼下一则军司马赵宠和刘琦的身份不对等,二则他也知道,刘琦对于袁绍,曹操,张邈等一系人来说,现在至关重要,袁绍现在目下可是得依仗于他。
赵宠无论如何是得罪不起的。
“好,便依公子。”
……
在张允派人去阳人传令的时节,赵宠麾下的骑兵也回来了三个人报信。
典韦是仓促间步行奔逃,因而速度不快,很快就被赵宠的骑兵们追上,但那些骑兵却不敢近前,只是远远的跟着。
因为得到的将令是擒回来处置,而非格杀,因而他们不敢放箭,只能是远远的跟着。
稍后,黄忠等人率领骑兵赶至,刘琦遂着赵宠的那两名骑兵为向导,带一众精骑直奔着典韦逃跑的方向追去。
路上,赵宠一个劲的抱怨道:“早知此獠这般可恶,当初便不招此人来,却是给我惹了这么大的祸事。”
刘琦也想知道关于典韦的细节,遂问道:“敢问赵司马,这典韦既然有这般勇力,能伤我麾下的十余名军士,为何在贵军中,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材官?”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无法升迁的典韦===
路上,刘琦向赵宠询问了关于典韦的事,赵宠也不瞒他,随即向刘琦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刘公子,实不相瞒,那典韦按道理来说,乃是勇猛的豪士,理应重用……然其原先有案底在身,他曾为襄邑人刘氏复仇,杀害了睢阳人李永。”
刘琦一边纵马,一边细品赵宠的言下之意。
他觉得这个理由解释不通。
在汉朝,恣意复仇的豪侠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杀人者死,乃是高祖入关中咸阳时,约法三章定下的第一条律,此后四百年,汉律虽然在不断变更,但这一条却一直作为汉律的宗旨,从未被移除出去。
但随着汉朝以经学治国,礼与法之间开始出现了博弈,汉代法律在实施时开始受儒家道德规范的干预影响。
由于以家族为单位的宗法社会规定了这个时代的人有为家族付出的义务(复仇也是一种义务),再加上儒家礼教强调的人伦观念,使民间人对复仇大多持肯定态度。
因而,豪侠典韦替刘氏复仇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在民间,特别是典韦的家乡己吾与邻近的刘氏故乡襄邑,是会得到认可的。
他杀人后遁逃,一直坚持到改元大赦,去了罪责。
按道理说,身为豪侠的勇士典韦,为乡人报仇,虽触法律,但于礼并无不合,去罪入了军营,应该是有一番发展……不应该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
迎着刘琦疑惑的目光,赵宠无奈的将下话说完。
“典韦杀的那睢阳人李永,曾任富春长……别人或许不当回事,但张府君,却绝不能……唉!”
刘琦恍然而悟,这就不奇怪了。
汉朝县君所辖之县中,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是为长,富春长是为一县之首。
被典韦杀死的睢阳人李永昔日最少有三百石的秩俸在身,而在东汉末年,能够担任地方一把手的三百石官,除了那些被‘举贤良行策问’‘军功受任’或是‘因地方需求的特殊选举’外,大部分都是举孝廉出身的。
桓灵时期,被举贤良的人基本没有,就是有,也不会大费周章的‘问策’出了一个贤良,只是封他个三百石的地方县长,那纯粹就是朝廷闲出屁。
有军功受任的,例如刘备,即使卸任,大多也会因战事而再次被征调,不会轻易回家赋闲。
‘特殊选举’一般都是有大事而进行选举,如‘出使绝境’‘平定战乱’‘黄河决口’等,而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也多是地方大豪,如贾龙、任岐那样的豪强为平马相称帝之乱,不需遵从‘三户法’就可以在地方受任,类似特批。
像李永这样,中规中矩的按照‘三互法’原则,身为睢阳人,而去富春县上任一把手的,基本就可以定性是走正轨的察举路线出身的。
也就是说,身为任侠的典韦,为了替人复仇,杀了一个举孝廉出身的士人!
就算是改元大赦获得免罪,可以投身陈留义军中……但有‘八厨’称号的名士张邈,怎么可能会升迁典韦?
让一个杀了士人的豪侠,天天在一个有八厨之名的清流名士眼前晃悠?
或许,这也是典韦日后放弃了郡国级的张邈军——而转投于还是处于依附张邈阶段的曹操——麾下的夏侯惇的原因。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