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53


但事实上,各州的刺史与郡守,因为权力的重叠,其实极易产生摩擦,这也是东汉皇族制定刺史监察制度的一个原因。
当皇帝的,就是想让刺史和郡守彼此之间来回打。
而陶谦所在的徐州,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陶谦眼下还是徐州刺史,而非徐州牧,就行政权力来说,陶谦并没有资格让徐州的诸位郡守和国相们向他臣服,他最多不过是有监察的权限而已。
徐州这地方比较特殊,遍地都是封国,
其中琅琊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沛相袁忠,这些人……哪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且就秩俸来说,这些人的实际地位还都比陶谦要高。
陶谦在政治层面上,在徐州其实是处于弱势的。
再加上徐州本土的宗族和士族亦是不少,特别是下邳陈氏,乃是当地有名的门阀,族中三代屡出郡守级人物,乃是世代两千石之高门,上代人中还出过一位三公陈球,声望素著。
另有当地的豪强糜氏,家资过亿,附户极多,富甲一方,几是垄断了东海郡大半田地和商路,是大汉朝中,少有的能凭借一家商贾经济之力,而左右郡治政策的超级富豪……
陶谦进入徐州之后,面对这些当地的大哥大,着实是好一番头疼。
论及政治地位,他一个六百石监察比不过这些国相,论对地方士人的掌控力,他比不过陈氏的家主陈珪,论财力,他更是远不及东海糜氏。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一个什么都不行的监察官,徐州谁能服他?
但陶谦这么多年既当过中枢重臣又当过边郡都尉,可谓文武双全,太尉张温他都敢当宴嘲笑,面对这些徐州的地头蛇,陶谦又岂会让步?
财力,政治力,对士族的掌控力……我不是什么都比不过你们吗?
好!那老夫跟你们比比硬的!
咱们比比军事实力!
知道丹阳精兵吗?老夫跟你们拿拳头说话!
陶谦当过边将,统兵的能力没的说,心狠手黑的程度也足够,他到了徐州后,第一件事就是联合了徐州的亡命徒泰山人臧霸和其同乡孙观,大破徐州黄巾贼众,凭借军功扩充自己的势力,一举奠定了他陶刺史在徐州的军事地位。
黄巾一走,陶谦便立刻上表臧霸和孙观为骑都尉,让他们领兵驻守在徐州北地的开阳。
就军事角度而言,臧霸驻守在开阳确实给陶谦带来了一定的掣肘,但其势力的存在,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琅邪的国相阴德和东海的国相刘馗。
琅琊国和东海国并没有足够的强兵能够支持两相对抗臧霸,因此他们不得不听命于陶谦,任其调遣,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整个徐州的郡国兵中,唯有陶谦手下的精锐部队丹阳精兵,才有能力正面击败泰山诸将。
由于丹阳精兵的战斗力强悍,陶谦凭借此军在徐州几乎可以碾压任何豪强,凭借兵威压制住了整个徐州的局势。
丹阳精兵,三天一小演武,五天一大演武。
满满的军事威慑。
眼下诸位国相和豪绅士族在徐州,都得看陶谦的脸色说话……或者说是看他丹阳兵的脸色说话。
但很可惜,只是用兵势压制地方士族和豪强,并不会起到长久的作用,因为徐州的门阀和豪强只是被压制,而不是被摆平,只要陶谦稍一松懈,他们便会立刻反客为主。
听了刘晔的解释后,刘琦心中大概有数了。
刘晔所说的风闻,其实和历史上的情况大致相吻合。
那些徐州大族表面上顺从了陶谦,其实私下里根本不老实。
比如陈珪和陈登父子对外极其活跃……
比如糜氏兄弟对外来户刘备过于慷慨……
而陶谦本人也被后汉书和三国志评为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云云。
就时局的特殊性而言,这里面或许会有一些徐州士族的暗中操作,流露给了后世的错误信息,
实则上,那位被陶谦所任用的奸佞小人曹宏,不过是替其统领丹阳军的主要干将。
而后陶谦为了扶持刘备上位,直接赠给了刘备四千丹阳精兵,对于刘备而言,这四千丹阳精兵,也是他日后坐镇徐州的底牌。
有此可推断,陶谦手中的这支丹阳精兵,带给了徐州本土大族多么巨大心灵伤害。
……
在与刘晔谈完这些之后,刘琦心中恍然了。
他大概明白陶谦带兵来丹阳郡的真实目地了。
他根本就不是来帮袁术打仗的!
他是为了继续巩固他在徐州的统治,而来此招募兵源的!
丹阳精兵是他立足于徐州的命脉,丹阳兵越多,陶谦在徐州才会待的越发稳固!
原来是这样。
刘琦眯起了眼睛,心中开始暗自盘算。
通过陶谦的事,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陶谦来招募丹阳兵……这对他或许也会有所帮助。
就在刘琦和刘晔两人商讨时,突然间,帐外隐隐传来一阵嘈杂的喊杀声。
那声音迅速的变大,同时越变越乱,起初还只是隐隐而闻,但很快的,就变成了四面楚歌之势,喊杀之声越发的大了。
刘琦猛然站起身来,皱眉道:“有人劫营!”
刘晔闻言亦是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蹡啷!”
随着一身声响,刘晔拔出了他随身的佩剑,一脸的阴沉:“某愿效死力,相助府君。”
眼见刘晔表现的这般豪迈,刘琦对他的好感呈直线往上涨。
“子扬放心,我军各部将士每日皆分部而眠,在汝南之时,我就要求将士们着甲而睡,彼军便是来劫营,也占不得多少好去!”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典韦掀开帘子,匆忙入帐。
“府君,陶谦军乘夜劫寨!”
刘琦镇静地言道:“将士们可曾起来了?”
典韦肯定地道:“张司马、魏文长、曼成、沙摩柯、羊栈岑狼他们已经率众御敌去了!”
刘琦闻言颇感满意。
“我亦亲自出战!”
……
喊杀声和号角声响彻了南蛮营的营地。
随着陶谦军的到来,大营内的气氛顿时变的火热,犹如一锅烧开的沸水,滚烫灼热,人喊马嘶声乱做一团,而刚刚睡熟的南蛮营士兵们骂骂咧咧的冲出军帐迅速的集中在一起,与前来偷袭的敌军交锋。
刘琦和典韦、刘晔冲出帐篷,他飞身骑上了卢马,亲自率兵赶往中军坐镇,指挥三军将士在营寨的辕门处御敌。
刘琦出了帐篷时,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点,在夜色里显得格外的夺目,
很显然,那应该是敌军在辕门外想要焚烧己方的防御工事而点起的火把,
这片红点移动的度非常快,在营寨外面呈交替式的来回移动,一会紧密一会松散,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刘琦的嘴角露出了冷笑。
“传令,寨内的敌人,自有步兵接战,只是让弓弩营的锐士们对准了寨外的那些持火把者使劲射!”
“唯!”传令卒迅速往前阵奔去。
刘琦转头看向典韦,道:“典君,你去前阵相助破敌,无需管我。”
典韦颇为犹豫:“府君,敌军劫营,末将恐会有人来偷袭府君……”
“放心,陶谦麾下的宵小,能奈我何?你只管去便是,这里若是有事,我自当之。”
“唯!”典韦高声回应,遂持戟拿盾,大步流星的奔着前阵冲杀而去。
……
此时此刻,南蛮营的将士们已经和前阵的丹阳精兵彼此交锋,两军在辕门内,帐篷前的前寨地域短兵相接,彼此互不相让。
丹阳兵的偷袭,虽让南蛮营有些措不及防,但天幸因为刘琦在这方面的防备意识较足,南蛮营眼下还并未吃什么大亏,
南蛮营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整理防御阵型,对丹阳精兵进行反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