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1553


张济在一旁道:“绣儿本领非常,远非一般人可比,年纪轻轻,已是有名将之姿了!”
牛辅满意的点点头,道:“快着张司马入帐!”
少时,便见张绣迈步走进帅帐,向着牛辅和张济执礼。
“禀中郎将,末吏今日率兵搜牢,打破杜衍附近的三处坞堡,共缴获粮秣五万石,披甲两千副,铁具千斤,并斩获贼首五千,特来向两位中郎将覆命!”
牛辅满意的道:“好!甚好!贤侄一日之内,斩杀敌贼五千,真乃大将之才,当赏!当赏啊!”
帐内所有的西凉军校都是高声夸赞,唯有贾诩一人面无表情的看着周围的这些人,暗自叹息。
什么斩首五千人……扯淡!
西凉军人的行事作风他再清楚不过,每次出去搜牢劫掠,都会斩杀平民,用以当做自己的军功,纯粹的野兽行径。
可叹,又有五千人,成了这些人为了彰显自己功绩的刀下亡魂。
只是略略的感慨了一番,但贾诩很快的便释然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世道,人命如同草芥,每一天死的人还少吗?
或许自己哪一天不知道就会成了刀下亡魂,又哪有闲心去同情那些不想干的人?
就在贾诩的脑海中千回百转,细思个中诸事的时候,却见一名西凉军斥候匆匆的跑进帐内,对着牛辅进行了一番耳语。
牛辅的脸色顿时变了,变的非常不好看!
他猛然站起身,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桌案,怒道:“袁贼,当真是好毒辣的心肠。”
张济在一旁诧异地看着牛辅,奇道:“何事竟令牛兄这般震怒?”
牛辅一脸阴沉地道:“袁术将兵马尽皆撤出宛城,向东而去,这是弃城而走了。”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各个不由大喜。
张济不解地道:“牛兄,袁术撤兵放弃宛城,这是给我们腾出了地方啊!天大的好事啊,以后我军占据宛城,那便是有了据守之地,这等于是在南方有了根基,为何牛兄反倒是不喜反怒?”
牛辅的脸阴沉的让人感到窒息。
“袁贼撤兵之时,不但大肆在宛县敛财,还在县城内放火,烧毁民舍无数,据探子回报,这场火势极大,回头纵然是救下了宛城,怕是远不如昔……姓袁的临走也不忘了毁宛城根本,摆明了是不想让吾等好过!”
西凉一众军校闻言不由勃然大怒,一众人等尽皆放声怒骂袁术。
贾诩却是捋顺着胡须,眯着眼睛认真的思索着什么。
少时,却听他突然缓缓开口道:“敢问中郎将,袁术前番虽然屡次兵败,但却也一直不曾放弃宛城,如今突然丢弃城池,举兵向东,且还将城池付之一炬,其所作所为,想来是应有所指,好端端的,为何要烧毁城池?”
牛辅闻言一愣,皱眉不言。
他了解贾诩,知道贾诩的目光很毒,很准,看什么事情都会看到实质,贾诩既然说袁术烧城是有问题的,那自然就是有问题的。
张济疑惑道:“贾校尉此言令人不解,袁术焚烧城池,摆明了是不想给我们留下好基业,故意破坏而已,又有何难猜?”
贾诩淡淡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牛辅明白这老家伙是什么意思。
他长叹口气,对在场的众人道:“尔等都下去吧……”
但犹豫了一下之后,他又补充道:“张兄和贤侄留下。”
张济和张绣随即待在帅帐未动,其他人都是缓缓的撤了出去。
待众人撤出去不久,牛辅又派人将贾诩单独召了回来。
每次都是这样,一谈点什么关键的事情,贾诩当着众人的面就是一句都不说,非得是牛辅把众人都撵走,然后再将他单独召回来才行,弄的神神叨叨的很是麻烦。
少时,贾诩返了回来,对牛辅施礼,然后试探性的瞥了瞥张济。
牛辅明白贾诩的意思,遂道:“文和,张中郎将是咱们自己人,我和他一同据守南阳,都是自家弟兄了,有什么事不必瞒他。”
牛辅说不瞒,那贾诩便也无所谓。
他冲着张济长作一揖,道:“二位中郎将,以贾某度之,此番袁术出逃,应是荆州人所用的诈谋。”
“荆州人?”牛辅皱眉道:“你是说,刘琦?”
贾诩道:“不错,其实袁术心中已经早就想放弃宛城了,只是自打去年入冬之后,我们和荆州人一直对宛城没有大动作,因而袁术才一直在宛城赖着不走,如今突然离去,必然是因为荆州人有了些小动作,略微刺激到了他,因此方使其下定决心撤兵东向……虽然,贾某不知道荆州军的小动作是什么。”
张济问道:“那这又跟袁术烧毁宛城有什么关系?”
贾诩淡淡笑道:“自然有关系,张中郎将试想,咱们事前,已经跟刘琦谈好了划分疆域,同治南阳郡,为何刘琦还会突然向袁术施展小动作,逼他离开南阳?”
张济猜测道:“莫非荆州人想反悔,去取宛城?”
贾诩摇头道:“不,如果刘琦那样做,势必要面对我军的报复,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以贾某猜测……刘琦应该是想谋取袁术手中的辎重财货!”
===第三百四十一章
毒士再出毒计(二合一)===
贾诩的话,隐隐的似乎点燃了牛辅和张济脑海中的那盏明灯,只是那灯火一会明一会暗,时大时小,犹如处于风中要拽不定。
他们仿佛是听明白了什么,又似乎没太明白。
牛辅认真的思虑了一会,但并没有想通个中的关键,最终还是无奈地甩了甩头,放弃浪费自己脑细胞的举动。
他直接问贾诩:“文和,劳你细细为某解释解释。”
贾诩对于牛辅的提问似乎早有预料。
他向着牛辅和张济分别施礼,然后开始慢悠悠地分析道:“首先,荆州军做了什么,贾某并不晓得,但毫无疑问,对于眼下的刘伯瑜而言,要宛城现在对他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反倒是这两年间,被袁术在南阳郡搜刮的财货,对其更有诱惑力些。”
牛辅和张济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额首表示赞同。
张济问道:“文和之言有理,还请继续详述。”
贾诩慢悠悠地道:“袁术这几个月来对于是走是留本就是举棋不定,但随着迁延日常,他想要放弃南阳郡的想法便愈发强烈,如今受了荆州人的影响,袁术离开南阳郡是必然之事,不过依照贾某看来,焚毁宛城留荒陌于我们,对他而言只为其一,关键是,袁术军一定也想把他们藏在郡内的辎重平安的运往淮地,而能够吸引我们和刘伯瑜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烧毁宛城,试想这么大的事,我军和荆州军的目光必然皆集中在宛城和袁术军身上,他藏于其他县城的辎重粮秣便可暗中向东调度,其实也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这些事情,让贾诩一说,似乎听着非常的简单,
但若是要将这些事情逐件捋顺出头绪,非得有惊人的智谋和对彼之心性精准的了解才行。
张济似乎是第一次认识贾诩一样,他认认真真地打量了贾诩半晌,方才言道:“听君一席话,实令某顿开茅塞,那还请文和能够指点一二。”
张济身为一个中郎将,能够对贾诩一个校尉说出‘指点’二字,可见他目下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真佩服了贾诩。
贾诩见张济这般诚恳,不由又想起那一日张绣的表现,对他们这对叔侄儿在心中也增添了几分好感……但也仅仅只是几分而已。
贾诩继续道:“眼下宛城被焚,全南阳郡各方势力的眼睛都集中在宛城上,当此时节,对于二位中郎将而言,乃是一个天赐良机,就看二位中郎将能不能把握了。”
“何意?”牛辅奇道:“何谓良机?”
贾诩淡淡言道:“如今宛县大火,袁术军出逃,宛县城中和周围必然是一片混乱,南阳郡中,最为富庶的家族和郡望的本家,大多集中在宛县周边,如今乘着火势,三军齐出,以救火援城为名……搜牢那些望族的本家!”
这话一说出来,牛辅和张济顿时都愣住了。
这一段时间,牛辅和张济一直没停着的让麾下的将士们出去搜牢,用以供给关中的董卓,但关中那边的消耗实在太过巨大,仅凭那些小坞堡家族中的私货,根本不足矣供养长安那边。
今年这个冬天,董卓已经几番派人来军前催促牛辅了,让牛辅这方面抓紧搜牢的进度,快些给长安那边供给财货。
很显然,董卓的胃口越来越大,张济和牛辅这些小打小闹,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而宛城的那些家族势力最强,财货最多的郡望,自然就成了西凉军下一步的行动的目标。
但这些郡望的家族背景都太深,其中甚是有些家族数代都在不停的出两千石的高官,牛辅和张济一旦向这些家族动手,那真就是没有回头路了。
所以,即使是前番牛辅已经响应了张绣的建议要向南阳郡望动手,但他们也没敢对屯驻在宛城民间势力最为巨大的郡望动手,他们现在主要劫持的,还是那些相对势力小一些的家族。
但如今,情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张济沉吟半晌后,道:“搜牢事关重大,还需仔细斟酌才是。”
牛辅则是转头看向贾诩。
却听贾诩言道:“南阳大族之所以不好惹,并非他们有多强的兵力,而是他们在各地域的影响力,如今袁术焚城,对我们而言正是天赐良机……我们以救火杀贼为名,驱兵杀入宛城,乘机搜牢,抢了那些财货最厚的郡望,然后回头派人散布流言,就说是袁术焚毁城池,劫掠望族便可。”
“栽赃?”张济惊诧的道:“这能行吗?”
贾诩淡淡道:“为什么不行,这天下的事,哪有什么公理对错可言,事情说的多了,那假的就变成了真的,白的亦是变成了黑的,这一点交给贾某去办,二位中郎将大可放心。”
“但终究会有人来澄清啊。”牛辅犹豫地道:“那些被劫掠的望族中人,他们自己的话,难道还不足以取信于天下吗?”
贾诩默然的看着张济和牛辅,半晌之后方才幽幽开口:“搜牢之时,但凡每攻下一座坞堡,只要堡内没有目击之人,又有谁能做出足矣取信天下之言?”
这一句话说完,饶是刚刚杀死了四千人的张绣也不有的脊背冒汗,汗出如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