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1553


贾诩郑重地向着牛辅拱手道:“从这一刻起,中郎将便是一方牧守,或可称之为一路群雄,号令一方,自成一霸,与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公孙瓒、刘焉、刘宠等人皆是一样,只不过是心向朝廷,心向长安的牧守。”
“号令一方,自成一霸……”牛辅喃喃地念叨着,眼眸中开始有了亮光:“那我手下的兵,就都是我自己的兵,我麾下的战马,便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战马?城池,都是我自己的城池?”
贾诩慢慢地点头道:“正是如此。”
牛辅恍然的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若是能得相国增兵,那今后这些兵马,也自当归我了?”
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答非所问地道:“中郎将是相国爱婿,相国之兵自如中郎将之兵尔。”
牛辅仰起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几分快慰的表情。
“好,那就依文和所言……某家问相国要兵!”
……
长安。
“牛辅要兵,要战马,用以巩固宛城,并行搜牢……呵呵!这小子长本事了,卿等以为如何?”坐在相府上首的董卓,缓缓放下手中的缣帛,看向下方诸将。
李傕站出来道:“牛中郎将和张中郎将麾下的兵力不少,且皆为精猛之士,无需再增添兵将,相国只需下严令着其快速搜牢,休叫其他。”
董卓看向李儒,道:“文优,你说呢?”
李儒认真的思虑了半晌,道:“大都护已经夺下了宛城,占据了南阳郡半壁,成了我关中在武关以南的屏障,若大都护能够稳守宛城,则关中以南的诸侯牧守皆不足为虑,如此可保关中无忧,更何况我们目下需要大都护在南阳郡的搜牢用以支援郿邬和长安宫室的建设,相国切切不可因小失大。”
董卓慢悠悠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既有南阳郡这块丰腴之肉供给,老夫可切不能吝啬,况且牛辅乃老夫女婿,焉能背我?增兵增马,统统于他!”
正说话间,却见吕布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厅内。
他快速迈步来到董卓身边,俯身在董卓身边低声耳语道:“义父,孩儿麾下的探子发现,司徒王允目下似与陈王刘宠,暗中有所勾连往来!还请义父查证。”
===第三百五十一章
父子意见相左(二合一)===
董卓一脸肃然地看向吕布,认真地盯看他良久,方才转开头去。
他瞧向下方众人,道:“今日廷议且至此,诸公且去,待有事时,老夫自会派人相传。”
一众将领纷纷自去,被董卓留下的只有吕布和李儒。
以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为首的将官,见并州军的首领吕布被董卓单独留了下来,心中甚感不快,他们临出厅堂之前,一个个看向吕布的眼眸中皆毫不掩饰的夹带着恨意,使劲地瞪视着他,恨不能用目光将其撕碎。
西凉人做事,就是这么露骨纯粹,爱恨分明丝毫不予掩饰,当然他们对人的恨明显比爱要多的多。
待众人走后,董卓方问吕布道:“奉先说王允勾结刘宠,可是抓到了什么实证?”
吕布拱手道:“并无实证,只是孩儿麾下的探子多有探听到王允自去年中原大战前,就几番派府中人前往雒阳,往来频繁,不知所为,如今雒阳已非我土,更兼朝廷乃是安置于长安,他派人去雒阳作甚?此举甚是可疑,还请父亲仔细斟酌。”
董卓用手掌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道:“雒阳目下虽然是刘宠的地盘,但也不可就说是王允借机勾连了刘宠,如此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
李儒在一旁道:“不过既然都亭侯已经向相国上谏此言,想来终归还是有些可疑之处的,不妨派人细细查查再做定论,毕竟王允出身于太原王氏,乃属并州名门,就立场而言,他与相国势不两立乃如水火……若说他丝毫没有谋害相国之心……呵呵,属下却是不信。”
董卓仰起头,望着房梁,慢悠悠地道:“王允之事不可不防,但也无需过于谨慎,奉先先派人仔细盯住,务必要抓住真凭实据,不可妄加揣度,咱们暂时不要动他。”
“唯!”
吕布虽然应了董卓的吩咐,但心中多少也有些不解,以董卓的性情,若是觉得哪些人有威胁,或是对自己是一个潜在性的威胁,依他的秉性,根本就不会去管什么证据,一朝剿灭屠杀,才是他的一贯作风,为何如今却又转了性了?
看着吕布一脸的疑惑,董卓直接出言为他解惑道:“老夫如此行事,非为王允,实为那储君陈王尔。”
吕布细细品思之下,似有明悟。
王允虽然出身太原名门与董卓对立,但毕竟人还在京城,任凭他家族实力再强,但在身为关西虎狼的西凉人面前,世家大族那一套规矩统统无效,董卓的规矩是大家一言不合就是杀,任凭你有再深厚的政治资本,在我的地盘统大家比的就是谁能打能杀,其余的政治能量都是虚谈。
你要么弄死我,你不弄死我,我就弄死你!
所以董卓想杀王允,基本上就是看心情。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太原王氏倾其家族所有资助袁绍,王邑,张杨等人与董卓作对,但不杀王允,他们便不会这样做了么?
既然已然是最坏的结果了,那杀不杀他,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当下,对于董卓最有威胁的是陈王。
陈王有数万强兵!而且据说他还有很多强弩!
在这个年代,强弩就是如同抗战时期机关枪一样的存在,非常的珍贵而且制作不易,想要在这个时代搜集这么多的强弩,非得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强弩,对于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来说,就是最大的克星。
所以董卓不动王允,只是暗中观察,根本的目地就是在这里。
他要除掉陈王。
……
新野,郡署。
刘琦率兵返回新野之后,连着两日便是天天和蔡觅欢愉,毕竟现在蔡觅已经开始吃了张机调理身体的药,虽然张机说最少也需要调理半年方能见效,但有些事还是在于尝试,万一这段时间不一定哪次中了,那对于刘琦和蔡觅而言,岂不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蔡觅在刘琦的身上,一番女王式的起落后,最终瘫软在他赤裸的胸膛上,快慰而又幸福的喘息着……
刘琦轻轻伸手抱住她的腰部,深吸口气道:“张神医的药,确实颇有效果,这才吃了多长时间,我感觉我比之原先厉害了许多……阿姐你可有所感觉么?”
蔡觅将头探过去,在他的唇上用力地亲了一下,笑道:“光是在这些事上厉害了,真正要解决的事却还是没解决。”
刘琦微笑道:“该解决的时候自然是会解决的,阿姐又何必着急于一时呢?”
二人温存了一会后,蔡觅方才穿衣起身,刘琦则是斜靠在软塌上,看着蔡觅光洁白净的背脊,嘴角一直挂着笑意。
少时,却听他突然说道:“我过几日,想回襄阳一趟,与德珪谈些事情。”
蔡觅刚刚将一件深衣披于身上,听到这话后,动作不由停顿了下来。
她颇有些犹豫地转头看向刘琦,美眸仔细地打量了他良久,方道:“前番德珪从南阳郡返回襄阳时,我与他见了一面才来的新野,他那话里话外之间,尽是对你的推崇之意……你们俩的关系,何时变的这般好了?”
刘琦长长地抻了个懒腰,笑道:“我是他姐丈,他是我小舅子,我俩之间的关系好,不是很正常的么?”
蔡觅转过身坐在床榻边,趴在刘琦的腿上,媚笑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二人何时关系变的这般好?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琦随意的耸了耸肩膀,道:“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我前番曾答应了德珪,让你蔡家的势力入驻往南阳郡来。”
蔡觅听了刘琦的话,美眸一下子瞪的浑圆。
她万万没有想到,刘琦居然答应让蔡家入驻南阳郡。
其实蔡觅并不愚蠢,相反的还很是精明,他知道刘氏父子自打进入南郡之后,和当地大族之间一直都是一个彼此制衡的状态,表面上君臣相辅,同保荆州,但实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彼此相互利用。
既然是互相利用,那谁的势力过度发展,与对方而言便都不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以刘琦的角度而言,他应该是不会希望蔡家的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蔡觅心知肚明。
蔡觅疑惑地看着刘琦,妩媚的眼眸中尽是疑虑之色。
“少郎君该不是在试探姐姐吧?”
刘琦伸手揉了揉她的脸颊,笑道:“你是我的妻子,我试探你作甚?这事我早就与德珪商议好了,引你蔡氏入南阳郡站立根脚,协助我统管南阳郡士族,这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难道我有自家人不用,非要去用外家人不成?那我岂不是不分里外拐了?”
蔡觅闻言大喜过望,她展开玉臂搂住刘琦的脖颈,又一次使劲地亲了亲刘琦的嘴唇,笑道:“少郎君肯助我娘家,阿姐这心里着实是欢喜的紧呢!今后我一定让德珪好生辅佐少郎君,不让他一切皆于少郎君为尊,勿做那些让人看不过眼的僭越之事。”
刘琦哈哈大笑,道:“行!你给德珪写信也好,有些事有你这个阿姐出头教育他,总比我这个姐丈直接说他去强,毕竟他岁数也比我大,老让我去挑他的毛病,也不是那么回事,阿姐觉得可是这个道理?”
蔡觅将头放在刘琦的怀中,道:“这自然是的……那少郎君此番回襄阳,可需姐姐相陪么?”
刘琦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鬓,道:“不劳阿姐,襄阳距离新野不远,况且我此番回去也不过是有些事要处理,几日便回,你在新野好好等我就是。”
“嗯,好。”
……
次日,刘琦收拾了一下,便带领着典韦以及许郸,许沂等一众荆武卒,轻装简行直奔襄阳而走。
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深春,即将入夏,襄阳雄关比起初平元年中,刘琦来荆州时雄伟了太多,被刘表修葺的固若金汤。
刘表还在襄阳周边开垦土地,北方南迁的富户和士人有很多不愿去荆南的则是安居于此,襄阳无论是人口还是规模,都是比原先扩大了两倍不止。
在进襄阳城之前,刘琦四处观瞧,一边看一边暗暗称奇,心中对刘表兴建城池的功力愈加敬佩。
兴学这一方面刘表可谓众诸侯之魁首,但修王八壳子的能耐,刘表在诸侯中也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
抵达了自家府邸之后,刘氏父子再次相见。
其实中原大战自年初就已经结束了,但这期间刘琦却一直在南阳郡未曾归家,便是年关时节,他们父子二人也没有见上一面……凭心而论,刘琦多少觉得有些愧对父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