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1553


郭汜拱手问道:“敢问李郎中,这一次的叛逆之人,郎中令可知晓了?”
李儒满面自信,得意地道:“都跳出来了,一个也藏不住,有司徒王允,执金吾士孙瑞,左将军杨赞,尚书郑公业,司隶校尉蒋琬,御史中丞皇甫嵩……”
郭汜听到这里,怒道:“又是皇甫嵩那贼,当初相国将他下狱,全凭其子坚寿求情,相国发了善心才饶他一条贱命!如今却又跳将出来与相国为敌,当真可恨。”
李儒随意地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道:“皇甫嵩参与其中,相国早在离京之时就已经猜到了,此人当初从扶风去雒阳时,其实便已是意图不轨,今日跳将出来,倒也是正和相国之意……杀了他便也算是替相国报了前仇!”
说到这,便见李儒随意的一挥手,道:“总之,朝臣和公卿已经带着天子遁走了,眼下正是以救驾名义,替相国名正言顺的肃清朝堂之时,诸位将军不需留手,尽管自去动手便是!”
论及职位,李儒自然是远远不及在场的这些战将。
但若论说话的权重,李儒可是远远的要超越在场诸人,他的话十句中得有九句为董卓所重视,故而谁也不敢不尊其言。
一众西凉武将和并州系武将奔北而走,如同旋风一般的追击而去。
果然,论及疾驰奔袭之能,西凉军果然可称之为天下第一。
他们追出一段距离之后,发现从长安奔走的朝臣已经将队伍分成了数队,分走不同的路线奔北而行。
但这丝毫难不倒他们。
对方分兵,他们亦是分兵。
紧接着又过了不久,西凉兵终于追上了保皇党。
一场血腥的厮杀鏖战就此展开!
夜空之下,旷野之外,火把齐举,西凉兵和并州军的将士对在场的官员,宫人,宦官,当然还包括由杨赞、皇甫嵩、士孙瑞、黄琬等人掌控的羽林士,进行了惨烈的屠戮。
当然,别人他们可以乱杀,但天子必然不可轻动,这是在开战前,每一个西凉军士卒都知道的准则。
一场血腥的屠杀上演在了黑夜之下,分外惨烈。
……
与此同时,黄忠和荀攸军这边也已经将一切安置妥当。
果然不出荀攸所料,骆俊果然暗中联合他在军中的嫡系,准备悄悄发动政变,重新夺回陈国军队的权柄。
但很可惜,由于荀攸已经事先安排布置,所以骆俊这一次的政变不但没有夺回军权,反而还暴露了他在军中的心腹,使得黄忠联合了张盛,陈春二人将这些全部控制,进而进一步的掌握了陈国的军队。
而掌控了陈国的军队之后,黄忠的一众兵马便准备前往新丰县,利用县城开始固守,用以抵抗董卓军。
新丰县距离长安城不远,王允在长安发动政变的那夜,消息很快就被荀攸安插在新丰县的斥候带回了县城。
长安城发生动乱的那一夜,整个新丰县也并不安宁,所有的人都没有睡觉,而是整军布武,准备随时行动。
荀攸此刻心中,骤然冒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一个让己方比固守新丰县更加安全的想法。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提拔未来的大舅子===
荀攸的想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陈国的军队,虽然有强弩,且人数不少,但论及兵卒的战力,其实并没有多高……战力差的很。
而且陈国军队之中没有什么知名的军尉,陈王刘宠本人虽然嗜武好斗,但其人平生也并没有什么过于傲人的领兵战绩。
可以说,陈国军队的总体优势,一是人多,二是有弩器,三是靠陈王牵头。
可如今刘宠身负重伤,而他的国相骆俊这个人,虽颇有贤名,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治政能手,论及军略,董卓西凉军中,随便揪出一个带五十人的队率,怕是都比他要有经验的多。
而且看骆俊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中规中矩,从不冒险。
按照荀攸的意思来说,眼下刘宠被陈王所伤,陈国军队在董卓的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晒,估计连关注都不会关注。
这个想法是非常符合常理的,换成正常人的思维,谁都会觉得陈国军队此刻要么就是要撤回汉中,要么就是要撤回雒阳,谁会想到他们会在没有主将的情况下,继续待在关中境内,除非他们是疯了。
但谁也不会想到,此刻荀攸却正和陈国的军队在一块。
荀攸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是曹操的谋主,一向是以经达权变,妙计百出,善使奇策而闻名,他的好友钟繇在世时,曾言其为曹操设奇策共计十二。
此时此刻,荀攸在关键时刻又展露了一个‘奇’字。
他决定,不让三军将士前往新丰县,而是前往长安。
黄忠,张盛,陈春得知这个消息后,皆大感吃惊。
“公达先生,前番我家大王想要进攻长安、迎驾天子,可一不留神,却为张辽数千骑兵所迫,士气低落不说,大王本人更是身受重伤,如今长安有变,王允等人怕是已经暗中起事,此时再去夺长安,既会与董卓军正面交锋,又没有天子可保,就算是夺下长安,又有何用?不过是孤城一座而已。”
荀攸一脸肃然地道:“眼下大王重伤,董卓视我等如丧家之犬,根本不屑与我等争锋,他眼下只是意在铲除长安一众拥戴天子的忠臣志士,而长安城此刻并无人关注,我等此刻前往长安,城内必然空隙,想来可旦夕夺其城也。”
张盛皱着眉头,狐疑道:“就算是夺了长安,也不过是孤城一座,早晚也会被董卓夺回,里面又无天子,又有何用?”
荀攸指了指皮图,道:“新丰县也是孤城,我们要它和要长安城,又有何不同?”
一句话,直接让张盛说不出话来。
荀攸很是飒爽地道:“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座坚城,可以供大王养伤,也可以供我们稳守城廓的大城!就算翌日再被夺走,也是没什么可惜,”
“长安城内虽然未必有天子,却有坚固的城墙,丰腴的仓敖,以及深恨董卓的齐民黔首,可以协同我们守护城廓,为何不取?”
“前番张辽以数千精兵而大破大王之军,不外乎是凭借骑兵之利,夜袭得手而已,西凉军所仗着,骑兵尔!然陈国所依仗者,精弩也!有了长安坚固的城墙,那这些陈国军队的弩器便是如虎添翼,试问西凉军如何能攀上城头?”
“我五万大军凭借弩器驻守于长安,便是如同铜墙铁壁,西凉军不求和,又如何杀的回长安?”
说到这,荀攸慢慢的站起身来,认真地来回看着在场诸人:“我已经接到刘府君手书,府君派遣魏延从斜谷而出,用以吸引西凉军攻势,他自出祁山,前往陇西诸郡夺地,然魏延终归不过是一支偏师,纵然再是勇略,又岂能长久的拖住西凉兵,”
“若是我们在长安屯兵,那情况便完全不同,董卓有了天子,没了都城,难道还会将陛下安置在他的郿坞之中?西凉兵唯有抢城一路而已,”
“如此,府君在陇右诸郡就可以放手施为,届时董卓东西两难,一拿不下长安,二则陇西诸郡后方有乱,关东诸牧守一旦见他关中有变,又岂会坐视不管?届时各郡牧守兵马再次向西进发,到时候董卓唯有求和,请我们还他长安!到那时,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了。”
黄忠用拳头重重的一击打手掌,道:“明白了,若我等陈兵于长安,犹如一支钉子,虽然就整个关中而言不过孤城一座,但却犹如一钉,扎在彼之要害,看之虽小,却不拔不快,然偏偏还拔不出来。”
荀攸抚掌而言:“正是此意,董卓军庞如熊虎,然再是凶猛的熊虎,碰到钉子,却也是撕咬不断,下不得口。”
说到这,荀攸看向黄忠和张盛、陈春等人,道:“诸位觉得如何?难道凭你们手中的弩器和长安高耸的城墙,你们也会惊惧西凉骑兵么?”
张盛脸色顿时一红,忙道:“若是平原之上,西凉和并州的骑兵确实天下无敌,然我陈国精弩之数天下无双,若有城廓为屏障,休道董卓麾下的十余万西凉军,便是再来二十万,也将他们尽数射杀于城墙之下!”
荀攸满意赞许道:“壮哉!”
……
出征偷袭长安之前,荀攸又单独对黄忠进行了一番吩咐。
“汉升,陈王受伤,旦夕而薨,陈国的兵卒和弩器,我们势在必得,但若想彻底的收服陈国诸兵将之心,非得是经历过一场鏖战不可……此番守卫长安,就要由汉升总览大局,率兵死抗西凉兵,借此战收服陈国兵将之心,你可懂荀某的意思?”
荀攸的深谋远略,令黄忠倍感惊讶,他郑重地言道:“公达先生放心,此事尽管交给黄某便是!黄某定凭此战,尽收陈国军士之心也!”
荀攸额首道:“甚善。”
……
关中长安那边的情况此刻一片混乱,但刘琦所率领的三万荆蜀合兵亦奔祁山而行。
要过祁山,则必须要走武都郡。
武都郡虽属凉州刺史部,但地缘更接近汉中郡。
时任武都郡守在听说荆州的兵将抵达之后,立刻开城献降。
一方郡守,这么快开城的原因,就是他实在是没有兵啊。
从武都郡开始,刘琦的兵马便算是进入了凉州地界。
这里与他原先所游历过的地方大不相同,羌人连年反叛,地震频繁,又时常会有连绵的阴雨令五谷绝收。
武都郡在东汉时期,也是出过几名声名赫赫的郡守,包括至孝至义的廉范,名臣虞诩、大儒马融等等,然这些人虽令武都郡安定一时,但却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时至刘琦率兵抵达至此,整个武都郡不过只有人口8万,且大部分还是羌、氐之民。
按地理位置而言,这里属于雪区通往四川的咽喉要道上,而从凉州通往汉中,也必然要在这里经过。
刘琦在武都郡大致了解了一番后,当即决定这个地方暂时不需要过多的发展,只需在此建立关口,作为汉中郡和凉州境内的一个前线的军事基地便可。
在这个年代,生产力委实是太过有限,即使是穿越者,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开垦出来的。
刘琦左思右想之下,决定任命吴懿为武都郡守。
吴懿眼下在刘琦军中,任别部司马,如今被骤然提拔为两千石的武都郡守,按道理应该高兴才是。
但事实证明,吴懿宁肯当别部司马,也不想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