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1553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琦在陈王的灵柩前稽首时,一句话也不说。
他只是浑身颤抖的流泪,声调哽咽,吊词祭文什么的,一句都没有念。
那些虚的,一样都不用。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看着更加感觉他是发自内心的悲伤——情真意切的那种。
陈国的校尉张盛站了出来,对刘琦道:“刘使君要保重,大王临终前曾言,言他不能为国尽忠,匡扶汉室了,只请刘使君父子二人秉承其志,扫灭群贼,匡扶汉室,挽救刘氏江山于倾颓,则大王在九泉之下,便也瞑目了。”
刘琦一边流泪,一边抽噎着直起了身子,他语气低沉,哽咽道:“翁翁一世英雄,可惜却遭贼人暗算,以至亡于关中,我身为晚辈,却不能救自家祖辈,深可痛哉……痛彻心肺啊!”
说罢,又将脸陷在了自己的手掌中哭泣。
荀攸亦是走了上来,道:“使君节哀,逝者已矣,使君不可太过悲伤,坏了身子,将置三军于何地?”
刘琦转过头,看向荀攸:“我适才来灵堂,一路之上,见三军将士,少有戴孝,却是何故?”
荀攸叹息道:“南郑白服麻布短缺,一时间难以置办齐全这么多的素缟麻布,故末吏只是令屯长以上级别的将官穿白,其余人等便没有……”
“怎可如此疏忽?”刘琦的脸上露出了不满之色,道:“纵然是物资再短缺,城中再缺布料,又岂能枉顾了翁翁的丧事?南郑没有,难道别的县城也没有么?”
文聘站了出来,道:“使君,只是一时之间南郑城的库府中实在是拿不出真么多的钱为大王治丧啊。”
张盛在一旁叹息道:“使君,还是诸事从简吧。”
刘琦摆了摆手,在荀攸的搀扶下缓缓地站起了身,道:“不可从简,刘某人倒是有些家私,全拿都出来替置办素缟,不可委屈了翁翁,仲业,我知道汉中的库府吃紧,这样,你先想办法替我筹措一些出来,我即刻派人前往南阳郡,取刘某自家财货补偿给你,纵然是卖房卖地,我也要厚葬翁翁……”
“诺!某家这便去办。”文聘当即领命去了。
而张盛和陈春等人见此情形,心中不由各个感慨,对刘琦这般诚心的对待陈王,心中更是平添了几分敬佩。
可是他们不知道,汉中郡压根就不存在钱财吃紧这一说,这不过是荀攸故意给刘琦留下的一个表演机会而已。
===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廷的动向===
在场的陈国军士都被刘琦的举止感动了。
便是陈王的嫡系儿孙,只怕也没有刘琦这般孝顺吧?
久闻山阳刘氏的名士之名,今日一见,其礼数之周全,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着实是值得让尊敬。
陈国一众军校的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倒向了刘琦。
继刘宠之后,又一名汉室宗亲走进了他们心中。
接下来的几日,刘琦在灵堂上,要自掏腰包为陈王置办丧事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南郑城。
不论是军卒亦或是黔首,皆闻听了此事,可谓是闹的沸沸扬扬。
但事情传递的如此之快,毫无疑问,这当中是有荆州军探子的功劳。
而刘琦亦是没有虚言,他果然是置办了足够的白衣麻服,让三军将士皆为陈王披麻戴孝。
整个南郑城,因为刘宠一人离世,而举城哀悼。
刘琦这段时间,则是以孙儿的身份替陈王守孝。
汉末人去世之后,按道理来说丧期很长,因为他生前的亲朋挚友,都会从各地来向他悼念,那时候的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非常的耗费时间。
但是陈王的丧事不一样,毕竟他不是死在陈国,而是远离中土的汉中之地,他所认识的亲朋,包括他留在陈国的儿子,也根本无法千山万水的赶到南郑来祭奠他。
所以在丧期这方面,相对来说便不用耗时过长,只需按日下葬即可。
只是下葬后,还需守灵便是了。
这个守灵的工作,毫无疑问的,又落在了刘琦这个王孙的身上。
陈王下葬的当天夜里,刘琦独自一人守在灵堂。
他连月征伐,已经很会劳累,如今为了收服陈王的兵将之心,还要作态演戏,说实话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了。
但他天生却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即使劳累过度,却还是依旧坚持着。
大概到了子时,身着素缟的荀攸走进了灵堂之内。
眼见刘琦依旧直立着未睡,荀攸心中升起了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意。
“使君,这么晚了还没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