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553


“诺。”
过了不一会,府中管事便引着严颜走了进来。
严颜急忙对刘焉行礼道:“末将见过君侯!”
刘焉道:“严司马不必多礼,老夫近期公务繁忙,屡次想要接见于你,可惜一直未曾倒出时间,委屈你了。”
严颜心中很是苦涩。
自己来绵竹一个月了,几乎日日前来拜府,但刘焉一直不见他,摆明了就是故意为之,何来公务繁忙一说?
“君侯诸事缠身,日理万机,严颜能得君侯接见,实是荣幸之至。”
刘焉面色肃整,问道:“严司马从江关远来,滞留月余不走,不知有何要事?”
终于是问到点子上了。
严颜忙道:“听闻君侯已经应了刘表……欲出兵前往秭归与荆州军会盟,北上护君?”
刘焉淡淡道:“老夫受先帝厚恩,值此汉室危难之际,合该报效朝廷,匡君扶国,老夫已经点齐五千兵马,以武猛都尉为帅,北上护君。”
严颜抱拳道:“君侯忠君之心,天地可鉴,严颜此来绵竹,就是想请君侯能够准许严颜随武猛校尉出征,为君侯大业尽绵薄之力,以报君侯对我严氏之大恩。”
刘焉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晦暗不明的笑容,但又很快逝去。
“汝不随汝兄镇守江关要地,却要去上雒,岂非胡闹?”
严颜郑重道:“不瞒君侯,江关现下无事,况吾大兄久镇江关之地,带兵极有方略,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少了严颜也断然无事,大兄恐吾在江关荒废了本事,特遣我来绵竹请缨,请君侯准我在军前效力!”
刘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汝兄弟是如何知晓伊籍此来是与吾结盟的?他是荆州使者,再未见到吾面之前,应不会随意透漏,可是汝却在老夫决定出兵前就到了绵竹,这是何道理?”
“这……”
严颜闻言顿时语塞。
刘焉也没有追问于他,只是叹息道:“罢了,难得汝这片忠义之心……只是出征各部军将皆已定下了……”
话还没等说完,却见严颜突然单膝跪倒,声泪俱下道:“末将一片赤诚之心,只要能为君侯分忧,末将愿马革裹尸而还,还请君侯给末将一个机会,准我阵前立功!”
刘焉急忙站起身来,去扶严颜:“汝这是作甚?快起来!”
将严颜扶起来之后,刘焉终于道:“难得汝这般忠心……也罢,其实此番上雒,除了护君之外,老夫尚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只是人手颇为不足,需猛士相助,既然严司马有此建功之心,吾便信汝一次,给汝一次机会。”
严颜大喜过望:“多谢君侯!”
便见刘焉走到书案便,拿起一卷简牍,道:“老夫要做的机密事,尽写于此简牍之中,汝且回驿舍,仔细阅看,明日自来老夫府上领军令便是了。”
严颜目中含泪,哆哆嗦嗦的从刘焉手中接过了那卷简牍。
“末将谢君侯厚恩!定不辜负君侯重托。”
刘焉笑道:“此事若成,老夫当表奏朝廷,请汝为巴郡郡守。”
严颜听了这话,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两千石的郡守,不正是他梦寐以求之事么?
……
严颜走后,刘焉便将府内的管事招呼了过来。
“汝去通知府中的青羌死士,到驿舍周围盯住严颜,他今夜若是无有异动,明日来老夫府中领令……便不需动他,但他今夜若是暗中派人出城……”
说到这,刘焉微微扬了扬下巴,并没有多说。
但他的意思,傻子都能明白。
“诺。”管事领了命令。
……
……
云梦泽,蔡氏别舍。
“呼——!”
刘琦舒坦的长出口气,从蔡觅身上翻身下榻,赤脚走到长案前,倒了一盏蜜水”咕咚咕咚”的一饮而尽。
半晌,床榻上的蔡觅也缓缓坐起了身。
她头发凌乱,面色红如浆果,颇有些狼狈之态。
她一伸手抓起被褥,挡在前身,瞥了一眼刘琦,羞恼道:
“后天就要出征了,还特意跑到这来撒欢,你属狗的不成?”
刘琦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蜜水,”咕噜咕噜”的又一饮而尽。
饮罢,刘琦擦了擦嘴,笑道:“我是属什么的?阿姐应最清楚不过。”
蔡觅白了他一眼:“就看出你属狗了。”
刘琦摇了摇头,笑道:“其实我是属驴的……”
蔡觅一开始没反应过来。
过了一会,便见她羞恼的拿起一个丝织枕头向刘琦扔了过去……
闹了一会后,却听刘琦叹息道:“这一次北上护君,看似无事,其实也多有些凶险,虽然我和父亲觉得袁绍和董卓不会轻易对我军动手,但万事无绝对,我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顾忌。”
蔡觅疑惑道:“你顾及什么?”
“我与董卓、袁绍,皆不相识,无甚往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交情,然若要护君,则必须与他们交涉谈判,没有交情,此一点对我多少有些不利。”
蔡觅闻言点了点头,沉思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这话倒是没错……”
思虑了一会,突见她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有了!”
刘琦被她弄楞了,奇道:“怎么,阿姐有主意?”
蔡觅点头道:“我蔡氏虽不相熟于袁绍,但却与袁绍一好友相熟,此人乃袁绍发小,若是能得他引荐,或可与袁绍结下一些私交。”
===第六十章
吃鸡二人组===
听了蔡觅的话,刘琦恍然想起来了。
后世时看过的记载中,确实有蔡瑁与汉末的一位大人物颇有交情的记录。
《襄阳耆旧记》中有一段讲蔡瑁的话:性格骄豪自喜,少为魏武所亲,刘琮败降后,曹操顾访瑁宅,入蔡瑁私室,呼见其妻儿。
刘琦原先对这段记载的真伪不好评判,但如今看来,空穴确实不来风。
如果是真的,那蔡瑁和曹操的关系就确实匪浅……而蔡瑁年轻曹操十岁,属于小老弟级的人物。
至于谯县曹操和蔡州蔡瑁,彼此之间为何会产生交点,刘琦分析这中间人应是张温。
《宦官列传·曹腾传》的记载中,曹腾曾为朝廷推举过几名臣子,包括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堂溪典。
曹腾既然肯为朝廷推举张温,依照这个时代的风气而言,说明曹腾和张温应有私交。
而张温是蔡瑁的姑夫。
估计蔡瑁少年时应是通过张温往来于雒阳,也是通过张温与曹操相识。
想到这,刘琦试探道:“阿姐所言之人,莫不是昔日西园八校尉中之一的典军校尉曹操?”
蔡觅奇道:“少郎君也晓此人?”
刘琦心中恍然,果然是他。
“吾也是略有所闻,听闻曹操祖父与伯慎公相厚,而伯慎公又是阿姐的姑丈,故而吾猜测阿姐所言的十有七八便是此人。”
蔡觅并不疑惑,曹操这个人的声名目下也算不小,刘琦知晓他并不奇怪。
不过少郎君的反应倒也是够迅速的,这样的关系他也能立刻串联起来。
蔡觅将玉臂伸出被子,支撑着光洁的下颚,回道:“不错,就是他,听闻曹操此人在光和三年于雒阳做郎官,德珪那时年方十五,也是年少气盛的,心气甚高,常走动于雒阳姑丈处,想在京中求个出路,一来二去的,竟与那曹操厮混熟了。”
说到这,却见蔡觅掩嘴笑道:“可笑这两人当时居然跑去选部尚书的家中拜谒自荐,结果让人家给拒之门外了,闹出了好大的笑话,姑丈传信回来后,气的父亲两宿没合眼,当时就从蔡州往雒阳发去家书,让他赶紧回家。”
刘琦的脑海中似乎想起了什么:“那位被堵门的郎官,莫不是叫梁鹄?”
蔡觅点点头,道:“原来你也听说过德珪办的这件蠢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