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1553


战争是惨烈的,打仗时需要所有的军士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攻克敌众,一举破敌。
但这只限于普通士兵,如果是主帅,就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无论何时都要给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军队留一手。
刘琦在营寨外沙摩柯在敌营内的战事若是顺利,他可以和他内外相合,若是不顺利,刘琦也可以随时从旁协助。
法正和徐福两个人,这一次也是身着甲胄,全副武装紧随在刘琦身边,与他一同对阵抗敌。
法正经历过关中之战,尚且还好但徐福的脸色有些发白,虽然他原先有过杀人的经历,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还属首次。
但徐福毕竟是非常之人,即使是首次上战场有些不适应,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集中精神,仔细地观察的刘琦的一举一动,以及他在不同时刻向传令兵所做出的具有不同深意的安排。
现在的徐福,就像是一块海绵一样快速的汲取着有关军事的经验和营养。
其实,对于徐福,崔钧,石韬的发展和成长,刘琦这段时间是做过深刻思考的。
最终,在离开江陵之前,刘琦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亲自写信,举荐石韬和崔钧去司马徽处学习,让他们和历史上一样,在庞德公和司马徽的手底下过一遍水,然后再到荆州的地方任职。
至于徐福刘琦则决定把他留在身边。
在穿越之前,刘琦曾对东汉末年的名士成长有一个误区,觉得类似于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些历史名人,能够在汉末群雄逐鹿之战中大放异彩,肯定是得到了荆州名士长辈例如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教导,只有让他们跟这些名士师长认真学习数年,才会成大器。
但事实上,当刘琦真正与庞德公和司马徽等人接触之后,他才多少明白自己看的浅了。
实际上,根据刘琦自己的分析,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能够在庞德公和司马徽处得到有用的本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当然,也不能说是他们在这些名士师长那里什么都没得到这些名师师长最擅长的部分,还是经学。
但对于兵法,治政这方面的事情仔细想想,他们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建树。
他们或许懂,但也是只限于书本之上。
或许他们都是经学之家,有家传的古代遗本兵策之类的东西,但大多也不过是先贤留下来的,那种东西用不着跟他们学,荆州的学宫中到处都是藏典,刘琦自己就有的是。
对于徐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来说,庞德公和司马徽这样人最重要的左右只有两个:一个是提供给他们一些家传的读本、一个就是用他们的名士之口给他们宣扬声名。
至于治政和军事这一块特别是军事,必然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探寻的。
既然刘琦打算将寒门出身的徐福往军事人才上作引导,那越早带他上战场历练,他的成长度也就会越高。
眨眼之间,袁术军的主营呼喊声就连成了一片,而大营的外围,也是火焰升腾成了一片火海,几乎照亮了夜空。
袁术匆忙的披甲戴兜,邋里邋遢的冲出了帅帐,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的英气和自信,看模样显得异常狼狈。
他既慌张又恼怒地四下环顾了一圈,怒道:“黄祖老儿,居然敢乘夜偷袭于某!这次还真是袁某小瞧了他!”
乐就匆忙地来到袁术身边,持刀护卫着他。
“将军!敌军放火乘夜偷袭,乃蓄谋良久,眼下我军战阵尚未成型,若是贼寇乘乱突袭中军使将军有失,那末吏等百死不能恕罪,还请将军先行前往后营,由末吏等人再次阻住兵马迎敌!”
乐就的提议很显然是为袁术自身安全着想的,但袁术的秉性实在过于傲气。
宁死不从。
“袁某何等身份?岂能躲了黄祖老儿,若是传将出去,让袁某今后张脸往何处去放?再说我主营之内,尚有兵三万,张勋和纪灵处各自有兵一万,何惧之有?袁某就站在这里,我看黄祖老儿能奈我何!”
说实话,袁术这一番表现,果然还是颇有大将风范的。
乐就长叹口气,随即下令,着人立刻招揽诸军,前来帅帐护持袁术。
袁术这样的做法,其实有利有弊,利就是能够鼓舞三军士气,让他们快速的重新立住阵脚,但弊端就是将士们不能全力驱敌,而是要分出不少战力来保护袁术。
对于沙摩柯等蛮将来说,虽然敌人越来越难打了,但是对方只是防守,却疏于进攻,这样己方的压力小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沙摩柯等人就会一直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袁术的主营被偷袭,交战正酣,张勋那边得到了消息,不敢怠慢,立马驱赶麾下大部分兵将,前往支援袁术。
但是很可惜,当张勋出了营寨没多久,埋伏在附近的羊栈岑狼和百里浠开始行动了!
袁军需要乘载士兵的船只大部分都堆积在张勋的营中。
羊栈岑狼和百里浠杀入张勋的营中!
寨中的大部分人马都被张勋带走救袁术了,剩下的军士想要拦住这些准备充足的荆州军,可谓是非常困难。
“进水营!毁船!”羊栈岑狼一马当先,直冲入营,战刀挥舞,连斩数人!
他所带的兵,基本上也都是从荆南来的蛮人,要说造船之术,这些人或许不行,但如论及毁船毁船之术,他们可比汉人强得太多了。
只听河水之中叮叮的凿击声,哗哗的涌水声,还有船只被火点燃的呼呼声,在营寨内响成了一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