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553


严颜看了黄忠一眼,心下微惊。
他知道自己小看黄忠了。
而那些一脸得意的益州军将官,也都是变了脸色。
严颜皱着眉,再次慢慢的举起手中弓箭,瞄准了黄忠的那支箭,再次射出!
这一箭射在黄忠之箭所射中的地方……两支弓箭的箭头,同时扎入一个位置。
这技术却是比刚才的第一箭,难度高多了。
严颜转头看向黄忠,眼眸中似有挑衅的色彩。
刘琦饮了一盏酒,仔细地看着严颜的表情变化。
这家伙,究竟在心急什么呢?
相比与黄忠的轻松自得,他似乎更加紧张一些,看来这场蓄谋已久的展示,对严颜而言颇是重要。
黄忠也不看他,亦是一箭跟出,也是扎在严颜第一支箭射中的地方,两支箭头射中同一处,和严颜一般的手段。
其后两人两支箭,又如法炮制,都是尽量往同一靶心去射,却是将那木头射的非常之满,眼看着都没有下箭的地方了。
两旁围观的士卒的欢呼之声,几乎都能震动黑夜。
而眼下,那两团箭簇之中,隐隐的似乎还剩下最后一块可以落箭的地方。
严颜深吸口气,拉满弓,仔细瞄准……
“嗖!”
却见这支箭正好射在两团箭簇最后一块落箭之地,目及所视之地,已无黄忠可以发箭的地方。
严颜在欢呼中看向黄忠,似是松了一口气。
“黄司马,承让。”
黄忠笑呵呵地道:“且慢下定论。”
然后便见他再次弯弓搭箭,拉满弓弦,一箭射出。
这支箭的力道非常,正中在严颜第九支箭射中的点上,将他的箭从后劈裂开来。
木柱所受的力道似乎已经到了极限,瞬间便裂开了个口子,断为两截,而适才射在木柱上的十支箭,则是全部‘哗啦啦’地掉落在了地上。
“好!”
“好!”
场内的欢呼声空前热烈!士卒们喊叫声之大,似乎都能将场地掀起来。
黄忠看向脸色为有些发白的严颜,淡淡道:“一支箭都不在木桩上了,是平局。”
严颜面容颇显僵硬,无奈一笑。
刘琦在一片呐喊之声中,端起酒爵向着周围人示意。
然后,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刘琦仰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然后便望向了漆黑的天空。
今夜,注定难忘。
……
大飨之后,联盟的两支兵马又在秭归休整了数日,便开始向南阳郡的方向进发。
他们走的是水路。
走水路虽然绕远,但却节约时间,且荆州军事前已经征调好了船只。
秭归境内有一百二十里的黄金水路,沿其水路顺东南而走,再转一次船舟入河道的分支北上,便可进入西河,也就后世的富水河。
西河属汉江水系,呈南北式的走向,顺此河系乘舟北上,便能直出南郡,进入南阳郡境内。
骑兵少有利于乘船,荆州骑兵少,益州军骑兵也少。
益州五千军里约有三百骑,比例是十六比一,就数据来看比荆州要强一些,可惜也是有限。
马为六畜之首,在这个时代颇为金贵。
但在各州各郡,养马的成本虽高,但却并不是不能养,问题是南方养出的马大多为家驹,只能供人骑乘或是载车之用,真正能被挑选为战马的,十不足一。
且若是没有丰盛的水草作为马场基础,要养出体格雄壮的战马,就必须要占用人的口粮,不能用麦麸敷衍。而从小养一匹战马到大所需的粮食,足可养活二十个人。
因为在战马的成长的过程中,喂糙料不利于战马的成长,很有可能将好好的苗子给养废了,但养成熟放入战场后,因为体格已成,再喂些粗料虽会影响体力,但却不会伤及根本了。
其实这跟养孩子的道理差不多。
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长辈一般都会给予他最优良的食材,以达到营养均衡,这样孩子才能够长大个且健硕,但成年之后在吃的方面就不那么讲究,几顿不吃好的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
道理就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你精心养育他就会长得高,但一个四十岁的人,你就是给他喝云南白药,他还那副鸟样……
人工养马的方式不划算,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占据天然牧场!而且光是有天然牧场还不行,最好还是高寒地域。
最适合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甘凉河套与河西地区,中原地区次之。
至于荆州和扬州的环境,能养很多家驹,但要是培育军马,就不太适合了。
益州的川马和滇马都是驮马,不可骑乘,境内多山少草地,也不适合畜牧,但由于汉朝曾在越嶲、益州、犍郡多置苑养马,所以在战马数量上多少能比荆州强一丢丢。
紧缺的马军,就是眼下荆益联军最大的短板。
由于是以水路为主,这一路上刘琦倒是少遭了不少罪,至少比长时间骑马将大腿里侧磨的皮开肉绽要强许多。
一行军马顺水路过了汉水,来到南阳郡与南郡的边境后,再次安营驻扎。
就眼下的地界来讲,其实离襄阳很近了,但刘琦却并没有提出邀请刘瑁和贾龙等人去襄阳。
毕竟刘表先前答应了要尊刘焉为盟主的。
现在两军会合了,刘表便绝口不再提此事。
刘瑁一路上也试探性的向刘琦询问过,但刘琦只是装傻充楞。
若真是把刘瑁引到襄阳去,万一他当面询问刘表此事,只怕刘表也不方便直接拒绝。
既如此,那相见莫如不见,大家在心中彼此默默祝福吧。
虽然刘表不打算与刘瑁、贾龙等人相见,但荆益联军屯扎于汉江边境,刘表多少还是要客套一下的。
于是,他让外甥张允代表他前来犒劳三军。
刘表曾答应过刘琦,将张允从家乡召来后,就安排在刘琦的麾下。
但张允在名义上毕竟是刘琦的表兄,若是到了南郡后,就直接被安排在刘琦的手底下,多少有些不是那么回事,毕竟他是冲着刘表才来荆州的。
于是刘表便让张允以属官的身份,在自己治下待了一段时间。
如今刘琦率兵北上,刘表正好借着‘临逢大事,需兄弟同心上阵’的理由,将张允派过来给刘琦当帮手。
===第七十五章
我的表哥===
行营之内,刘琦终于见到了这位令他‘又爱又恨’的大表哥。
“末将张允,见过长公子!”张允的身材颇高,相貌文质彬彬的,竟是颇显英俊。
特别是他的下颚上,居然有三缕连鬓胡须,长及前胸,更是将他本人衬托的英气不凡,与寻常人大不相同。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热衷于美髯,拥有美髯的人,就跟后世那些喜欢烫头的人一样,臭美的紧。
关羽便是这当中的代表。
一提起美髯,人的脑海中第一印象基本都是正面的,除暴安良之英杰,睿智多思之老叟,乃至于传说中的老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仙风道骨美髯过胸。
那些拥有美髯的人,似乎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或是飘拂有仙家之气,或是有英雄气概,都是下凡来拯救众生的。
而张允偏巧就长了这么一副美髯,再加上他高大的身材,任谁打眼一瞅,潜意识里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正面人物。
或许这也是刘表那么倚重这个外甥的原因只有之一,毕竟刘表这个人也颇为注重颜值。
可谁又能猜的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长个人样却不办人事?
刘琦冲着张允伸手,示意他就座。
“表兄不必这般生份,你我是一家人,今后有外人时,表兄呼吾职位,无外人时,依旧叫表弟即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