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8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7/1553


想都不用想,一旦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不论是益州或是荆州,那些拥有众多土地的望族,反对自己的将是何其之多。
但幸亏现在是乱世,乱世成就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削弱了地方庄园主所拥有的力量和利益链条,若是在太平盛世,怕是极难推进。
但即使有强的军事力量作为保证,但对内对外的战争数量一旦增多,则消费的粮秣也势必增多,
所以,让刘琦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粮食。
但是现在,摆在明前的占城稻,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粮食足够,兵将够强,又逢乱世,那一切的改革和政令,就都可以顺着时势进行。
若是有人不服气……那就以政治手段和强兵来进行镇压。
刘琦看着桌案上的稻谷,问庞统道:“这个稻种,在荆州已经开始大面积的施行了么?”
庞统摇头道:“并没有,刘府君说了,这稻种刚刚从南方运来,具体要如何施种,需要师兄定夺,他不敢擅专。”
“知道这事的人,除了你和堂兄之外,还有何人?”
“还有家叔和德操先生等寥寥数人而已,并不多,只因刘府君得到此稻种后,特意去向家叔请教今后当如何行事,不然怕是连师弟我都不晓得。”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
果然,刘磐是最值得信任的,办起事来很靠谱。
而且现在的他越来越成熟了,他已经逐渐懂的什么是低调。
看着刘琦若有所思的表情,庞统拱手向他问道:“师兄,这稻种,你打算现在何处试行?”
刘琦闻言笑了。
看起来,庞统应该是担心占城稻来自于南面外境,恐不适种于大汉境内,若是想要试种,还需仔细斟酌。
但事实上,刘琦已经知晓,这稻种的适应能力极强,由其是抗旱能力。
历史上,在宋朝时期,占城稻的分布遍布了浙江,福建,两湖,苏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区,而宋朝也是因为推广占城稻而人口激增。
“现在南中试着推行吧。”刘琦沉思之后,道:“我已经派人前往南中诸地招抚各路蛮王了,同时打算在南中推行羁縻政策,并鼓励蛮人发展农耕,使他们归于王化。”
庞统闻言点了点头,又道:“师兄,弟这次来荆州之前,家叔针对这稻种,曾做出了一个命名,言若能得兴于世,惠泽于民,用此名则可传世。”
刘琦好奇的问道:“什么名字?”
“镇西稻。”
镇西稻……
刘琦在心中反复的念叨着,接着不由笑了。
名字虽然很俗,但却很实用。
谷</span>  单单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足矣将刘琦的名字传于当世。
一旦用一种可以一年两熟的稻种,解决了天下百姓的果脯问题,那对于天下人来说,这稻种的恩泽之力,怕是足矣超越所有前辈。
甚至说句不敬的话,便是高祖刘邦,武帝刘彻,光武刘秀的名字也不及这稻种的发现之人。
对百姓而言,前三位英明神武的帝王的功业不过是开疆拓土。
但镇西将军刘琦的功业,是救活了全天下的人。
……
与庞统细谈过之后,刘琦让他先回去休息,自己则是针对下一步的发展益州的计划,继续开始规划细思。
这一细思,就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
刘琦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一步一步的都列在了简牍上,准备开始逐条实施。
此时天色已是渐渐黑了,刘琦站起身,抻了个懒腰,正准备返回府邸休息,而守护在外面的典韦来到他门前,说中郎将张允求见。
“让他进来吧。”
刘琦知道,自家这个表哥不是那么主次不分的人,这么晚来找自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张允进了刘琦的房间,先是向他拱手施礼,然后对他道:“伯瑜,荆州那边黄汉升来信,说是刘备已经入蜀了。”
“刘备入蜀了?”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带兵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