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1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4779


不过,北金也是最早引进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城市。
最早的外销房,即由外商投资建设面向境内外出售的商品住宅,很多都由港资开发,所以早期项目案名的后面都会缀着“公寓”二字。
这时候北金二环的土地还有一定的开发空间,个别外销公寓项目中,建有北金最早的别墅,虽然产品不能跟后世的别墅相提并论,但在当时也是最高级的物业类型。
国内一些城市出于涉外安全的需要开辟了外销物业,外销房被人们看作是高品质、高档次的代名词。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境外投资企业的大举进入,外销房的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北金市最高可达20%到25%,外销房曾经成为市场上的热销楼盘。
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的初期,北金二环以内还有少量土地开发。
而这个时期的商品房,大都是外销房。
最开始,外销房只对港澳台侨胞、企业,以及他们在内地的家属开放购买资格,但内地的有钱人,也可以买到。
王林问道:“你说的外销房,在哪一块?”
房产经纪说道:“龙潭湖公园附近。”
王林道:“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房产经纪一听有戏,便掏出自己的名片来,给王林他们每人递上一张,当他看到林妹妹时,笑道:“你跟林黛玉好像!你是不是林黛玉?”
林妹妹抿嘴笑道:“只是长得像!我并不是她!你认错人了。”
王林看了看他的名片,说道:“刘小山先生。”
刘小山笑道:“叫我小刘就行。”
从北向南行驶在东南二环,沿护城河拐弯处向西望去就能看到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别墅群。
这个房产项目由多层、双拼等组成,占地2.1万平米,容积率1.1。
外销房就是贵的代名词,售价相当高,物管费更高,是普通商品房的三倍左右!
因为这些原因,外销房在后世并不吃香。
加上后来放开了外商购房的限制,二十年以后,外销房渐渐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弃儿。
但在改革开放前期,外销房是有钱人的不二选择。
沈雪笑道:“我还以为有房子看呢!这里还只是一片工地啊!”
刘小山道:“是,现在这里是一片工地,但两年以后,绝对就可以看到房子了。”
田晓青笑道:“那你们这是卖什么?房子还没有建好就开卖?”
刘小山道:“这叫预售。提前买有好处啊,你们可以尽情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房型和楼房。”
王林倒是觉得无所谓,问道:“这边房价多少?”
刘小山道:“每平方一万二千块钱!”
“一万二?”田晓青吃了一惊,“那一套别墅,要多少钱?”
刘小山道:“两、三百万吧!”
沈雪讶道:“北金的房价这么高吗?”
王林对此,倒是有一些了解。
即便是后世,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北金以前房子好便宜,什么市中心三、四千一平米。
其实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是没经过这段历史的人以讹传讹。
北金市中心从来很少8000元以下价格房子,90年代都是单位福利分房,90年召开亚运会后,北金的商品房才开始进入市场。
最早一批商品房,就是这些九十年代初建起来的外销房。
93年,北金市中心房子价格就在15000元以上。
九十年代初期,北金市中心外销房主流售价是1500到3500美金。
当时汇率是1:8,所以,市场主流商品房的价格20000到30000元每平米。
因为当时买得起房子的人是很少很少,关注的人更少,知道的人也非常少。
当然了,像亚运村那种地方,房价就要低得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