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2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5/4779


“王林!”沈雪探出头来,朝这边挥手,喊道,“你怎么在这里?”
王林心里叫苦不迭,脸上却是平静如水的笑了笑:“我来给周粥送个东西。”
“哦,那我们一起去上班吧?”沈雪笑道,“我看到周粥也买了一辆我这样的巴依尔车子。”
王林应了一声,心想何止周粥买了,李文秀也有一辆这样的车子呢!哪天你们三个女人会齐了,每人开一辆这样的车,那才叫壮观!
===第697章
你像怀孕几个月的人===
王林和沈雪的车,一前一后驶进爱秀大厦停车场。
沈雪下车以后,和王林一起上楼,进入电梯以后,她说道:“王林,《画意》的三个创作小组,已经拿出草稿来了,你要不要看看歌词,听听他们创作的曲子?”
“好。”王林说道,“你听过没有?有好听的吗?”
“我的水平和你不一样,你比我挑剔。你自己去听吧!有几首我觉得还不错。”
沈雪按下了四楼的按键,两个人来到小百灵办公室。
孙卓等人都已经上班,看到老板和经理过来,一齐响亮的喊了一声:“王总好!沈总好。”
沈雪笑道:“创作组的同事,请带好自己的作品到创作室来,王总要审阅你们的成果。”
九个创作人,纷纷起身,翻找作品,来到创作室。
王林之前选择了十三幅画作,让他们领悟画意进行创作。
这十三幅画,有十幅是国画,有三幅是世界名作。
三个创作小组,每个组要创作十三支曲目,作词作曲全部是原创,难度是相当高的。
创作讲求的是一个灵感。灵感来的时候,有如神助,下笔如有神。
一个人不孤独,就不会有灵感。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天才的创作人,能不断的写出优秀的作品,惊艳世人。
孙卓他们是第一小组,她先把十三首歌词递给王林看。
王林看了一遍,挑了一首让孙卓他们组演奏和演唱。
这一首,是王林以为最好的一首,词填得很好,写的是《无名女郎》。
《无名女郎》是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肖像画,是画布油画。这幅画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的造型手法,借助人物的姿态、动作、装束和神情,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知识女性形象。画上是一个19世纪后期青年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她穿戴着北国冬季上流社会妇女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篷马车上,以高傲而又自尊的样子在望着观众。
这是一幅让人着迷的画作。
要把一幅画用歌词和曲调表达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孙卓他们做到了。
王林听着歌,眼前仿佛能浮现出这幅画的样子来。
每个小组有十三支曲子,全部听完要花一个小时。
王林很尊重大家的创作劳动成果,花了足足一个上午的时间,听完了三个小组总共39首作品。
安妮小组把《向日葵》换成了《星空》,因为他们觉得星空更适合进行文艺表达。这首歌意外的很好听。
但是三个小组创作出来的《蒙娜丽莎》,都没能让王林满意。
因为王林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主的旋律。
而这个旋律,要等到八年以后才会被人创作出来。
王林一直觉得,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可耻的行为,他虽然是重生者,可以肆意的拿自己熟悉的词曲家创作的歌曲出来成名、赚钱。貌似没有侵权,但他担心的是,自己这么做了,是不是会影响到未来的世界?他偷走了某个歌手赖以成名的所有歌曲,那个歌手也许就会泯然众人,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领域成名成家,从而改变未来世界的格局。
就像《沧海一声笑》,王林之前对周粥演奏过,但他不会据为己有,而是告诉周粥,这是香江某个作曲人的作品。
事实证明,这首曲子真的出现了,今年4月1日在香江正式发行。
如果王林真的据为己有,那香江就不会再出现这首曲子。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如果太多,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再是王林所认知的那个世界。那他所有的对后世的知识储备说不定也会改变。因为未来世界已经不同了,也变得不可预测。
这是一个悖论。
但王林宁可相信蝴蝶效应的存在。
他宁可小心翼翼的依靠现有途径去赚钱,而不是靠剽窃别人的劳动果实。
好作品是层出不穷的,只要有好的音乐人,就肯定能创出优秀的作品来。一个时代也会有一个时代的作品,六十年代的那些歌曲,21世纪的年轻人已经听得很少。同样的道理,21世纪某些歌曲放到1990年也会是个另类,能不能被主流接受也是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5/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