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0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0/4779


王林对那人说道:“先不要通知你们厂里,我想先看看情况。有你们厂里的领导跟着,工人们的真实情况,我就看不到了。”
“是,王总,我听您的。”那人恭恭敬敬的说道。
王林点点头,往里面走来。
纺织厂的车间大同小异,只是生产机器的摆放有些不同。
王林走进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交接班,一片忙乱,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俩。
“姐夫,他们车间跟我们的车间不同呢?”
“你去过纺织车间吗?就敢说不同?你经常去的,那是服装车间!”
“我去过纺织车间好不好?你当我不下基层呢?”
“呵!你还把自己当领导了?”
“我本就是领导好不好?我都是你的副总了,还不算领导?”
纺织机械飞速运转,银色天丝飞舞成锭,棉锭在织布机的哒哒声中,变成了宽窄不等的棉布、混纺布等高档面料。
安纺厂不仅见证了庐州盛极一时的纺织黄金时代,更是和其他纺织厂一起将庐州的纺织业推到了全国领先的高度。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安纺厂迎来了鼎盛发展期,这个时期的工人也是最多的。
而身着光鲜亮丽的碎花裙纺织女工也是安纺厂的一道靓丽风景。
随着工业洗牌,城市变迁,安纺厂也没能摆脱行业洗牌的命运,渐渐显出了疲态。
虽然说今时不比往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么大的企业,一时半会还是能撑下去的。
就像申纺厂一样,哪怕没有王林,自身也会实现产业转型,职工分流。
王林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一现象的提前到来。
大型纺织厂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地方。有便利店、酒楼、农贸市场、购物商场、医院、小学、中学,还有酒坊、压面坊、香料店等。
一个大厂的没落,会影响到周边几万人的生活。
王林问李文娟道:“你知不知道棉花是怎么做成衣服的吗?”
李文娟道:“知道啊!我就是管理服装厂的,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王林道:“那你知道有哪些重要的工序?”
李文娟道:“把棉花变成布,再把布做成衣服!”
王林道:“严格来说,是有四道工序。将棉花制成纱线,把纱线制成布,把做好的布拿去染,剪裁布料做成衣服。其中每一道工序又有很多细分的工序。刚采摘的棉花里有许多的棉籽,叫做籽棉。籽棉经过机器加工后,棉籽就会和棉花脱离,之后的棉花就叫皮棉。”
“这些我就不知道了。”李文娟老实的回答。
王林道:“皮棉打包后,会被吸进打棉机里,被不停地打。等皮棉变得柔软后,又被吸入一个大棉箱里进一步除杂,变成棉卷,这样的棉卷叫做生条。工人们还进行二次梳理把它们变成熟条。熟条再经过梳棉机的整理,从而变成精梳棉。这样的棉花质量高,价格也更高。做衣服的棉布一般都是精梳棉织成的。经过纺线、织布、染色、晾晒、裁剪、缝纫等环节,才能做出各式各样漂亮舒适的衣服来。”
李文娟道:“姐夫,纺织工人真是了不起!”
王林道:“是啊!所以过去的纺织工人是了不起的一个职业,很多人都以进纺织厂为荣。”
他俩在车间参观,看机器的运作,看工人们的操作,看工人和机器的配合。
“姐夫,你觉得安纺厂和申纺厂,哪个更好?”
“差不多。”王林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销售市场。国内的纺织行业现在是超饱和的,所以对出口贸易特别依赖。”
李文娟道:“难怪大家都很重视广交会。”
一个工人看看他俩,问道:“喂,你们是做什么的?”
王林笑道:“过来参观的。”
工人笑道:“你们又不是学生,过来参观做什么?”
其它工人都哄堂大笑。
王林问道:“经常有学生过来参观吗?”
“有啊!都是学校组织的,来我们厂里参观,回去还要写观后感呢!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就会找我们厂里人帮忙,两块钱一篇,五块钱一篇!”
“啊?还有这样的事?”王林失笑道,“你有没有帮人写过作文?”
“没有!我也不会写。会写的只有几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0/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