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4779


第二天,王林喊过装修队来,指挥他们对整幢大楼进行装修。
“靠马路这边,全部给我装成落地玻璃,做橱窗展示功能用的,不是窗,只要落地玻璃,不要打开来的窗户,明白了吗?”
这个年代,出来城里搞装修的,大多是乡下人,因为房屋交易和买卖,还没有真正的成行成市,日后那些大型的装修公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的野鸡队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王林手把手的教导下,装修队的工人,终于弄清楚了王林的意图。
装修队是河南来的,说着一口浓重的中州口音,虽然口音重,但又容易听懂,倒也方便交流。
王林又找来一些时尚杂志,剪出里面一些巴黎、纽约大街上的品牌店照片,拿给装修队的师傅看。
和卫生巾厂、服装厂的装修一样,刚开始的十几天,王林每天都要来盯一阵,直到装修队真正明白怎样执行他的装修意图,这才放心。
时令进入九月底,天气渐渐变冷。
大街上穿长裙、衣裤的人多了起来,短裙和短裤都被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赶进了衣柜。
小百灵艺校,完全走上了正轨,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薪酬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每个礼拜天的三场演出,因为场场爆满,应观众要求和呼声,增加到了六场,上午九点到十二点连演两场,下午两点到五点连演两场,晚上七点到十点连演两场。
因为是礼拜天,市里各个剧团都是休息的,很多演员和老师,都愿意到外面接商演赚钱,反正工资是日结的,演出越多,赚钱越多。
有些优秀的老师,出一个反响好的节目,演出一场就可以拿一百块钱,一个节目只需要上台演出几分钟。
哪怕一天六场都演下来,也不过几十分钟时间,就当是在训练了,还能赚几百块钱回去。
因此,前来小百灵剧场演出的著名艺术家越来越多,节目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慕名前来学艺培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校场地和班次有限,沈雪向王林建议开分校。
王林便把选址、建分校的任务,交给了沈雪去执行,争取在年前再多开两家分校。
艺校可以多开,因为培训班的老师还是容易招聘到。
学习艺术的人很多,但能被选中进入市歌舞团、越剧院等官方机构的演员,却少之又少,像歌舞团的要求就很高,女生低于17米,男生低于18米,都没有资格进入。
现在的歌舞团虽然还没有改制成为歌舞团公司,但考核标准也一样的严格。
像沈雪他们这种一线演员,一刻都不敢放松训练,因为你不努力,自然有努力的人来代替你,就算不能开除你,也能把你挤到二线、甚至退居幕后,不再有上台演出的机会。
因此每年被淘汰下来的歌舞演员很多,真正能成为首席、头部演员,参加春节晚会文艺汇演、有出头机会的,只是少数。
这些被淘汰下来的演员,都是艺校招聘老师的优秀对象。
但剧场却不能多开,因为真正厉害的老师有限,他们演出的时间也有限,与其多开一家剧场,还不如经营好这一家剧场,然后每周多演几场来得实惠。
这天晚上,李文秀被王琳喊去,商量十一结婚事宜。
他们闺蜜之间要谈悄悄话,王林没事做,跟李文秀说道:“我去艺校那边看看,顺便看看卫生巾厂的装修。你这边完事了打我扣机响一下,我就过来接你。”
李文秀嗯了一声:“你去玩吧!”
王琳笑道:“弟,你放心去吧,文秀在我家,丢不了!”
王林呵呵一笑。
他开车来到艺校。
不是周末,剧场没有演出,但亮着灯。
王林推开剧场门,看到沈雪在舞台上练舞。
马上就是国庆,市歌舞团肯定有很多汇演。
王林没有打扰她,坐到旁边一把椅子上,安静的观看。
沈雪忘情的投入在自己的舞蹈世界里,没有留意到王林的到来。
她穿着紧身的黑色练习服,优美的身形,一览无遗。
王林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她演的是一只优雅的天鹅。
她那灵动的头和手,关节动作柔若无骨,时而引颈高吭,时而顾盼生姿。
天鹅舞源于赫哲族,赫哲语为“胡沙德克得依尼”,是赫哲族妇女跳的舞蹈。跳舞时人们模仿天鹅翩翩起舞。天鹅舞是一个表现天鹅优雅姿态的舞蹈,流传于伊敏乡一带。相传,古代失散的鄂温克军队曾由于看到天鹅的飞向,而找到了自己聚居的地方。
天鹅舞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表演起来却很新颖。舞蹈之时,脚下只有一个步伐,即“努该里”中的“跟靠步”。两腿自然地屈伸,双臂也松弛地曲折起来分别于两侧一上一下地探出,表现天鹅各种飞态。外探的双臂,手腕下垂。当双臂略收时,手腕又随同上翘。有时双臂平伸向前扇动,有时上伸扇动,表现天鹅飞翔的各种姿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