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0/4779


王林笑道:“这样的大会,不去也罢!青年企业家的称号,对别人来说是香饽饽,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好激动的了。”
“多拿几個头衔,总是有好处。”郭玲玲道,“王总,听说有人排了一个首富榜。”
“是吗?”王林淡淡的道,“我榜上有名?内地的还是华人?”
“华人的,他们把你排在第100位,正好是榜尾。我看哪,他们是不是计算错了?怎么可能呢?王总你的身价,怎么可能排榜尾呢?”
“哈哈!是吗?榜尾!”王林摇了摇头,“我这点钱不算多,排在榜尾是应该的,你看了榜单,可知道华人的首富有多少钱?”
“一千多亿吧!”
“嗯,那你知不知道,这个华人的首富,是靠什么发的家?”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他靠的是纺织行业。”
“呀,也是做纺织发的家?”
“这个首富,为了维持生计,在年仅13岁的时候就被迫外出打工,但好在他有一个商业头脑和果断的魄力,起初当地的一位纱厂老板因为积压大量纱管,于是找到他,希望他可以想办法将纱管卖出。”
“后来呢?他卖出了吗?”
“必须的啊,不然怎么当首富?这个人能力出众,相当有魄力。他不是帮忙卖纱管,而是自己花钱收购。即便是在纱厂老板都卖不出的情况下,他还是将其低价收购。因为他认为这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果不其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一家纺纱厂达成了合作,将手里的纱管,以5元一个的价格卖出,从中成功赚得几十万。那可是几十年前的几十万!”
“哇!好厉害!”郭玲玲发出赞叹声。
王林道:“也正是因为这次合作,让他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几乎没有半点犹豫,就开始拿着这笔钱,创建了一家纺织厂,而谁又会想到,一个13岁就辍学的打工仔,竟然仅用了几年的时间,便将公司打造成为了行业前列。”
郭玲玲道:“他13岁就辍学?岂不是连初中都没有上?”
“嗯,所以说,人的能力,跟学历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后来呢?他又是怎么致富的?”
“当时他创建的纺织厂,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内部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67年时,他出资收购了东洋一家大型纺织厂内的先进设备,实现了以旧换新。”
“为什么是收购?还不是购买新的机器?”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技术封锁的名词。”
“哦,我知道。”
“但是收购别人的旧工厂,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这个人很聪明。”
“是啊。我当时为了搞到新机器,也想过他的这种方法,还好我通过其它的途径,解决了机器设备的瓶项。”
“王总,你比他更厉害,你以后的成就,一定会赶超他。”
王林笑道:“这个事情,那就难说了。通过收购东洋企业,他的纺织厂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他并未止步,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又开始向房地产领域进军,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就在当地的郊外购买了一大块土地,除了创建纺织厂之外,还有很多剩余。”
“咦,王总,这一点和你的发家史很像。伱现在也进军房地产了。”
“哈哈,有道理。成功虽然不可以复制,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之所以买下许多土地,是因为他相信,一旦自己的工厂发展起来了,那周边的土地也一定会随之涨价,到时候又可以大赚一笔。他再次赌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的价格持续上涨,在当时还成功与当地实力最强的房地产商达成了合作,在这块空地上建出了一个个高档的住宅区,而他也凭借此次合作成功赚得了上百万。以后就开始了财富滚雪滚,在纺织、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越赚越多。终成一代首富,就连香江的李家城,在他面前也只能算是小弟。”
“听你讲这些有钱人的发家史,怎么就这么容易呢?可是我们想赚点钱,却感觉十分艰难。”
这个首富的故事,王林只讲了一半。
至于后半部分,王林是知情的,而且是个悲剧。
都说富不过三代,而这个华人首富的家族财富,连第二代都没有富下去,在第二代接手不过区区五年时间里,就因为无限扩张,使得公司最终也欠债累累,债台高筑,辉煌的大厦,一朝倾颓。
这也正所谓是“创业容易守业难”。
王林还处于创业期,他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大部分家产,都将由儿子继承。
可是,王文真的是经商的材料吗?
会不会也像这首富人家一样,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败亡了上千亿的家产?
郭玲玲并不知道王林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便笑道:“王总,我们内地的富豪要是排一个榜单,你肯定是第一名。”
王林的眼神,忽然间变得犀利起来,缓缓摇头道:“我不当首富。”
郭玲玲讶道:“为什么呢?首富这是多么荣耀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0/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