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4779


王林心想,李文秀真是个奇女子。
十一假期一过,从申纺一厂分流出来的一部分工人,正式到王林的卫生巾厂上班。
虽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线,但因为规模有限,现阶段也只需要安排一百多人在卫生巾厂。
卫生巾厂用的是红光食品厂的原厂址,这边本来就有宿舍,经过重新装修后,仍然投入使用。
分流过来的职工们,可以选择在这边住,也可以在原来的地方住。
职工们的工作关系,仍旧保留在申纺厂,在他们看来,真的只是分派到了一家分厂来工作。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原厂的几个工程师也来了这边后,他们更加笃信这一点。
职工以女工居多,除了机修、仓储、物料等几个部门,其它部门大多是女工。
申纺厂的女工占比本就高,而卫生巾厂也好,服装厂也好,需要的女工也多。
这批职工,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年轻好学,在申纺厂已经熟练的操控过多年的机器,来到这边后,学习新的技能,能快速又准确的接受岗位培训。
对职工们来说,能换一个环境,多学一样技能,也是乐见其成的。
这一个星期的技能培训过程,王林是全程参与的。
他和这批工人一样,对这条生产线是陌生的,需要从头开始学习。
对岗位工人来说,每个人只需要学会一段操控技能。
但对王林来说,他要学习整条生产线、整个工厂的运作。
因此,王林要学的东西,比所有人都要多。
每天晚上,别人都下班走了,他还留在厂里,和技术员们待在一块,熟悉机器,操作机器,试用机器,连和李文秀造人的时间都变少了。
大华公司派来的五个技术员,都和王林打成了一片。
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不耻下问、敏而好学的老板。
其中一个工程师,名叫江涛,他是香江中文大学的高才生,到日本的卫生巾生产线厂家去专门实习过两年时间,摸透了机器的一切性能,现在是大华公司最高级别的技术指导。
江涛问王林道:“王总,你们生产的卫生巾,叫什么品牌?有没有注册?”
王林微微一笑:“已经注册了,我们的第一款卫生巾品牌,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
===第141章
爱晴柔===
江涛和同事相视一笑:“一个卫生巾品牌,还能有多特别?不就是什么柔啊,舒啊,丝啊?国内外的卫生巾,都喜欢取这样的名字。”
王林哈哈笑道:“那我也没有免俗,我这品牌里面,也有一个‘柔’字。名叫爱晴柔。”
“爱晴柔?”江涛笑道,“这个词好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另一个技术员道:“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就是觉得好听。”
王林道:“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涛问道:“王总,这爱晴柔三个字,具体怎么解释?我们是不明觉厉。”
王林道:“晴是晴天,柔是柔和,晴柔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也可以说指的是柔和的阳光,我觉得可以延伸为喜爱初夏的日渐明媚的景象,让人开阔的心境。我取这个名,取的就是一个意境。女性来月经的那几天,本就是阴雨绵绵的感觉,用了我们的卫生巾,就能感受到晴天的柔和。”
江涛道:“寓意还不错,会不会太雅了?”
王林道:“在我们国内,现在能消费得起卫生巾的群体,只有城市里的知识女性,农村别说普及卫生巾了,便是便宜的月经带,也少有人用,乡下妇女,都是拿卫生纸垫一下。”
江涛点点头:“这个确实,别说大陆了,便是我们香江,有些女工也舍不得买卫生巾,这对女人来说,真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每个月都要支出。”
别说是88年,但是三十年后,购买高端卫生巾,也是普通女工难以承受的一笔开支。
女人每个月消费在卫生巾上的钱,并不是一笔小数目,1988年的数据不好统计,但三十年后有人做过统计,63%的消费者每月卫生巾的消费在30-100元。25%的消费者月消费低于30元。
如果工资不高的话,每个月的这笔固定支出,的确算得上心痛了。
而在1988年,这笔卫生巾的支出,对普通家庭来说,就显得更加明显和巨大。
尤其是一个家庭有几个女同志的,每个月的卫生巾开销,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像王林家里,他都是给李文秀买的卫生巾,李文娟也是用她姐的,两个女人用,每个月就得买好几块钱的卫生巾了。
每个月几块钱的支出,对王林来说无所谓,但对一般家庭来说,就是一个月的肉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