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2/4779


王林道:“保姆只住一楼的保姆房,平时这房子如果没有人住,没有人打理,我们来了,只怕早就不能住人了。”
“嗯,我也就这么一说。哎,以前我觉得你是在浪费钱,现在想想,有钱人就该多享受,这也是为社会拉动了就业。”
王林坐在床沿,陪着儿子玩耍,李文秀则在整理衣物。
李文秀检查了一下房间的死角,就连床底下都看了几眼。
“房间的卫生保持得真好。”李文秀道,“宋妈这个人信得过。你在深城不是也有房子吧?我们什么时候去那边玩玩?”
王林笑道:“可以啊!你随时想去都行。”
李文秀道:“你怎么不在巴黎置办房产呢?是看不上巴黎吗?”
“哈哈!”王林笑道,“我到巴黎去得少。”
李文秀不知道的是,王林在巴黎也置办了几处房产。
王林甚至还把一幢有名的古堡给买了下来。
九十年代的巴黎房价已经算高的,内城的房价高达五万人民币每平方米以上。
高房价将成为巴黎年轻人的噩梦。
巴黎房地产中介的玻璃橱窗上张贴的广告中,90%以上是租房广告,出售房屋的信息寥寥无几。由于房价连续飙升,巴黎人中的购房者越来越少,巴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租房热。
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买房子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在全法范围内的购房者中,普通职员和工人仅占三分之一。由于没钱做业主,很多大城市的居民都选择做房客。巴黎市内10个人中,有9个人是租房者。由于能买得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以售房为主的房地产公司,开始投入大批资金购买二手房,出租房子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业务。
法国人的家庭观念与我国大为不同。法国年轻人如果要买房子,他们的父母绝不会像我国父母那样慷慨解囊。在法国人看来,父母给孩子承担的经济义务,应该以孩子大学毕业作为终点。法国30年期的购房贷款也不少,但很少有年轻人问津,主要是因为没人帮助他们出首付。此外,法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不愿过早地成为购房一族。法国年轻人是出了名的没有定性,他们可以因为一时兴起辞掉高薪工作,转而从事文化活动;也有人会离开法国,到非洲某個国家从事人道主义工作。对于想趁着年轻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的法国年轻人来说,高额的购房贷款无疑是一个莫大的牵绊。
这种趋势,将来也会在国内上演。
王林在巴黎的投资,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巴黎未来的房价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当地人戏称,巴黎的房价,是被老外炒起来的。
像王林这样有钱的老外,又怎么能不给巴黎的房价上涨添上一把火呢?
王林在巴黎有秘密,这个秘密就是苏菲。
所以他现在不会轻易告诉李文秀自己在巴黎买了多少套房。
众人安顿好外,一起下楼来。
唐嫣说要请大家吃一餐。
王林他们也没有客气,大家一起下山,到尖沙咀这边找了家饭店用餐。
吃饭的时候,王林找了个机会,小声的问唐嫣道:“发生什么事了?你不是说,等来了再跟我谈吗?”
“别着急啊。吃完饭,我们找个地方好好坐坐,再行详谈。”
“……”
李文秀他们对香江很熟悉了,每次来香江,都会去购买一些必需品,比如说只有在香江才能买的中成药,以及一些婴幼儿用品。
这次来香江,李文秀的消费观念,较之以前又有了极大的改变。
以前消费的时候,她会先看看吊牌,问问价钱。
这是绝大多数人购物时的做法,但在香江人眼里,这种做法却显得很低端。
真正的有钱人,从来不看吊牌,只要自己看中的东西,不需要讲价,只要说一声:给我包起来!
李文秀现在也学会了这一招。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就会指着对服务员说:“给我包起来。”
然后,她会优雅的掏出钞票或者在香江这边的银行卡进行结算。
以前她是一个工人,就算当到了厂长,她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区区几百元,她花钱必须省着花,第一分钱都要花在实处。
这种勤俭持家的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
乍富贵不知新受用,说的就是李文秀这种人。
王林如此发达了,但李文秀还是没学会怎么享受有钱的人的生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