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39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2/4779


地上随意的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陶瓷制品,窗台下放着一墩石器,看起来有些像水缸又有些像喝酒用的杯具。
各种青铜器具,带着绿锈,有的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窗户左右两侧分别挂了一刀一剑,左边的柱子上挂的是一把木制黑色的大刀,刀有一米来长,上面还挂着一颗绿色的玉石坠件,右边挂着一把铜钱剑,那些长有铜锈的铜钱被一根根红线串成利剑的形状,剑长一尺左右,两样事物虽然没有那些真刀真剑锋利,但看得出来,刀剑的工艺是无以伦比的。再看窗台中间位置摆放着一张香案,香案正中不知摆放着什么东西半尺来高用红布盖着。
黑衣人见王林盯着红布看,便嘿嘿一笑,将红布揭了开来。
王林眼前一亮,这是一顶凤冠!
这是明朝的凤冠!
凤冠,我国古代皇帝后妃以及贵族命妇的传统冠饰,其上饰有凤凰形状的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王林之前看过凤冠,所以一看这顶凤冠便知道是明朝之物。
“怎么样?有没有看中的?”黑衣人说道。
王林并不是来买古董的!
这里的古董再多再好,他也不会购买。
“就这些?”王林摇了摇头,“不怎么样。”
黑衣人一怔,说道:“同志,你想买什么?这些都是行货。你连这些都看不眼?”
王林道:“我说过了,我要买几样东西,放到自家别墅的博古架上。你这里的东西,都不合适。”
黑衣人道:“这青铜器不行?还有这瓷器,这可都是明朝年间的俏货。相信你也看出来了,我们这些货都是从哪里来的吧?绝对没有假的。”
“假不假的不说。”王林道,“但不适合摆放。”
黑衣人一怔:“同志,咱们只有这样的货。你想要什么样的?”
王林道:“我要的东西要满足四个要求,那就是古灵精怪。”
黑衣人是头一回听说用这个词来形容古董的,忍不住问道:“古灵精怪?这话怎么说?”
王林道:“古,就是要有历史价值。灵就是手工灵巧、巧夺天工之物。精就是精品货,在市场上同一货品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怪就是奇特少见,与众不同。”
黑衣人啧啧两声,伸出大拇指:“同志,没看出来,你是个行家里手。”
王林道:“行家里手谈不上,略懂一二。有没有好的玉石玉器?”
有人在谈到古董时曾说过:“选择浓缩财富,最好的载体就一定是古董”。
当财富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富豪们思考的是如何保有财富,货币会贬值,企业可能遭遇风险,于是富豪们都在寻找一种可以长久保值的物。
古董的出现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穷人买黄金,富人藏玉石”这句话,在收藏业广为流传。
玉石与黄金一般,历经岁月而不贬值,而且相比较黄金,玉石不仅可以凸显收藏家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价值上更高一筹,也因此他成为了富豪圈的宠儿。富豪们买玉石,除了好看好玩外,更多的是为了投资收藏。玉石足以传家,几十年或是几代过去,身价就会倍涨,在收藏界能够与之媲美的就是名人字画了,在富豪的眼中,玉石就等同于一支只赚不赔的长期股票,以数十年为时间轴坐等升值。
随时代推移,古董价值只会水涨船高,如果子孙能够持有它就相当于将财富价值传承了下去,也是在这种考虑下,黄金、书画以及玉石市场因而长盛不衰。
我国有上千年玉文化历史,从王公贵族到商贾人家对玉都是情有独钟。纵观世界民族,未曾有如中华民族这般将对玉爱得痴迷,将玉化为文化象征的民族。古玉研究大家刘大同就对玉文化下过这样的论断“伏思吾国文艺之开化,以玉为最古”。
玉的文化价值也成就了它独特的地位,人们常常说到“千金有价,美玉难得”,为了一块好玉而豪掷千金者不在少数。
现代的富豪也喜欢收藏玉石。
香江的李首富,港商巨富,一个时代的商业标杆人物,谈起玩玉来他也是顶尖的。李首富爱玉石,尤爱玉石貔貅,据说他仅仅是收藏的玉石貔貅数量就多达888只,很奇妙的一个组合。在李首富的藏品中最有故事的是一只翡翠貔貅,这曾是老蒋的藏品,后辗转到李首富手中被收藏,身价已飙升至上亿,但李首富很少拿出来示人。
现代人喜欢买和田美玉。
一块质地无瑕的和田玉能有多贵?起步千万,轻松破亿。
后世有小目标一个亿的王首富,作为玉石爱好圈的大佬,对此很有发言资格,他有钱又爱买玉石,是玉石圈的顶尖玩家。他以1.3亿高价买入一尊玉雕,又以1380万高价买入一个翡翠玉凳。
也有人说,富翁买玉,目的是为了合理的避税。
这个就很难说了。收藏玉石,可能是真爱,也可能是避税手段,公司购入后纯利降低企业所得税减少,5年折旧后残值为0,处理废品个人1元购入,的确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王林说要买玉,可以说是豪富之举,也算是对古玩有一定的了解。
黑衣人听了,沉吟道:“你能出多少钱买玉?好玉一般都很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