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40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2/4779


要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棉区光热资源优势,建立棉田多熟制种植制度。围绕棉田效益的提升,改革传统的棉油、棉麦等棉后套种耕作模式,创新高效棉田间套方式,积极探讨棉田套种模式,改冬套为春冬两头套,改油菜和小麦为蔬菜,大力示范推广春萝卜、春马铃薯、洋葱、春甘蓝、菜心、苋菜等蔬菜作为棉花春季前作栽培,探讨相关高效栽培技术。
在经过考察以后,王林向棉铃提出来两点要求。
未来一年时间里,要突出夺取棉花高产高效的主导地位,合理利用最适宜季节时段,科学确定最佳播种期、最佳种植密度和最佳结铃时期,不断探讨和优化肥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新模式,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同步。
另外,王林将投入资金,建设标准棉田。
公司将加大棉区高标准棉田建设的建设力度,实行田成方、路成网,搞好棉区路、涵、桥、闸、沟配套建设,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切的工作,只能由棉铃去实施。
王林语重心长的对棉铃说道:“棉区是我们公司的重点工程,棉花是我们公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材料!以后你调入总部以后,这一块的工作还将交给你负责。”
棉铃笑道:“王总,请你放心好了,中棉所那边有一款新型的种子研发出来了,我们明年开春就可以播种,新种子的产量,肯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林道:“太好了!看来,江南机械厂的研发进度,也要加快才行!”
科研所、工厂,都是别人的,王林顶多就是打个电话催一催,也不能赶着别人天天加班加点吧?
如果王林完成收购工作,那情况就大不一样!
王林已经和几家科研所签订了长期买断协议。
所以,江南机械厂的招投标,王林志在必得,赢面也很大。
此刻,王林和棉铃站在棉区的田垄上,望着雪白的棉田,亲切的交谈。
棉铃今天穿了一件白底碎花裙,长发飘飘,美丽不可方物。
王林折下一枝棉花,笑道:“古往今来,咏梅花、柳絮、杏花、桃花、荷叶、菊花的诗,数不胜数,唯独棉花很少有诗人咏唱。”
棉铃道:“清代诗人马苏臣,有一首五言绝句,我觉得很好。”
“是吗?说来听听。”王林饶有兴趣的问。
棉铃清清嗓子,说道:“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王林听了,赞叹道:“好诗!这个诗人,是真的懂棉花!”
棉铃道:“马苏臣是桐城人。桐城在在清代时有文都的美称,七省通衢,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之一。像著名的六尺巷,就在桐城。”
王林道:“六尺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和邻居互让三尺墙的故事吧?”
棉铃笑道:“对,就是这个故事,王总,你博学多才啊!”
王林失笑道:“班门弄斧了!棉总,你才真的是博学多才呢!”
棉铃道:“还有一首咏棉花的诗,写得也很好。金秋玉立喜田丰,一片冰心自暖融。莫道花开如雪海,人间有我免寒穷。”
“好诗,这首也是好诗!人间有我免寒穷!”王林举着棉枝,说道,“我带了照相机,我把这枝棉花带回去,等下你帮我照个相,顺便把刚才那两首诗题在相片后面,留个纪念。”
“这个容易。”棉铃笑道,“王总,很少有你这样的富翁,会希望棉花的。”
“自古以来,也有喜欢棉花的商人,只不过他们大都是实业家,实干家,不为市民熟知。”
棉铃道:“说得也是,就连诗人都不怎么待见棉花,何况世人呢?”
王林道:“棉花的重要性,是不言自喻的。米国的南北战争,也叫棉花大战,可见棉花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敢料定,未来有品质的消费观,一定会趋向于全棉面料。”
棉铃道:“现在是化纤面料的天下。”
王林道:“化纤面料也有它的优点,结实耐用、易打理、抗皱免烫。但这种产品,不耐磨、不耐热、不吸湿、透气性也差。我就不喜欢化纤面料。”
两人说话间,回到了棉区办公室。
比起上次前来,今天的办公楼更加美轮美奂。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比起春天来,少了许多鲜花的点缀,但满目翠绿,心旷神怡。
王林拿出自己的相机,请棉铃帮自己拍了几张相片。
棉铃拍完之后,嫣然笑道:“王总,你也帮我拍几张相片吧!”
王林说好。..
棉铃接过棉枝,笑道:“说起来,我和很多花朵都有过合影,但和棉花却没有。并不是我看不起棉花,而是我一般都是在工作时间接触棉花,没有机会合影。”
王林道:“正好,今天给你留个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