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泡沫时代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1286


房间里安静下来,保罗维塔利手掌拍在一起,朗声介绍道:“各位,欢迎你们的到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来自霓虹的陶大郎先生,Bravo
Tao,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我们阿兹慕尊贵的客人!”
迎着一双双好奇、审视的目光,还有或者由衷、或者职业的笑容,陶知命先走到旁边端起了一支香槟,随后笑着说道:“非常感谢阿兹慕的热情招待,也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刚才保罗先生说伊达利的风光迷人,正是因为如此,才在路上耽搁了一点时间,十分抱歉。”
他一边说着,目光一边缓缓地看着这大厅里的每一个人。
等他看到站在一个中年男人身后的莫妮卡贝鲁奇时,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才又立刻继续看向其他人,举着香槟说道:“非常高兴和大家认识,以后还会经常来欧洲。今天过来有三件事,和阿兹慕商谈合作,还有些想买的东西。最后,就是认识大家了。抱歉,伊达利语、珐语,要等我下次过来,应该会说一点点了。”
正主虽然来了,但很显然他有专门的目的。
保罗维塔利陪着他,第一个走向的是贝尔直升机在欧洲这边的总监伯恩斯坦利。
特丽莎则走向了被邀请来这里的艾丽卡等时尚媒体界的人,先行将他们聚在了一起。前原玖美奈尽管英语说得不好,现在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先和他们寒暄起来,等着陶知命过来。
此时的陶知命三言两语之间,已经和贝尔直升机的伯恩斯坦利确定了一架以贝尔206为基础所改进的成熟机型。因为这架直升机要适配超级游艇的停机坪,才在伊达利这边与之见面。
伯恩斯坦利这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来到伊达利的阿兹慕,忍不住问道:“在海上能够起降直升机的游艇?”
保罗维塔利看着陶知命,笑了笑说道:“在后面的建造过程中,还需要贝尔直升机给我们特别的技术支持。相关的通信设备,停机坪的建造要求,虽然阿兹慕还没有这方面的建造经验,但相信只要有贝尔直升机的技术支持,这些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陶知命不置可否:“那么,我就先去和其他客人聊一聊了。保罗先生,请巴伦先生和贵公司的人与伯恩先生先确认一下细节吧。”
这些都牵涉到最终的建造价格,是需要他们先心里有个底的,等一会才好谈。
陶知命又在保罗维塔利的引见下,见到了他这次特别想见到的一个客人,来自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的克伊霍尔德。
“陶先生,很高兴认识你。”克伊霍尔德其实有点奇怪,自己被邀请到这里来干什么。他还以为是阿兹慕要升级他们游艇的电子设备配置,与飞利浦谈一下后面的合作。但来了之后,才知道想见他的另有其人。而到了这里,听了刚才其他客人的谈论,现在正对陶知命非常好奇。
“克伊先生,你好。”陶知命坦然说道,“十分冒昧请你来见面。其实我一直在关注半导体行业,从去年开始,整个半导体市场就非常萎靡。这其中,霓虹的半导体企业更是受到重创。克伊先生,我却想在这个寒冬之中再做点什么。听说贵公司投资了一家光刻机公司,我想要在这个领域与尼康竞争一下。”
“尼康?”克伊霍尔德心里一动,“它们正在快速崛起,陶先生和尼康有竞争关系?”
“是啊。”陶知命微微一笑,“尼康是由三菱财团投资成立的,克伊先生,只要你通过在霓虹的朋友再深入了解一下我,就会知道我和三菱财团的恩怨。当然了,这件事并不纯粹是因为个人恩怨,主要是因为我个人觉得,个人电脑有很远大的发展前景。虽然时间可能很漫长,但恰好我也比较年轻。”
克伊霍尔德看了看他,心想你这叫比较年轻?
他疑惑地问道:“陶先生的意思是?怎么合作?”
“我是做了准备的。”陶知命很自信地笑道,“听东芝的人说,贵公司三年前本身就是想把光刻机这一块的业务出售的,后来决定与河兰本地的阿斯麦集团合资。这三年来,阿斯麦的光刻机还没有实质的突破。听说贵公司也想要彻底退出这个无底洞,那么贵公司可以考虑一下,与我谈一谈这件事。”
“陶先生,这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克伊霍尔德心中一震,不由得问道。
陶知命微笑道:“总而言之,我有这个意愿。具体的事情,当然需要随后再深入地谈。克伊先生,在这种寒冬时刻,像我这样主动来和贵公司洽谈的,应该很少吧?”
克伊霍尔德同样回以笑容:“原来我是因为这件事才被邀请来的。陶先生,感谢你对我们光刻机事业的认可。你的这个意愿,我会汇报给董事会的。不过,阿斯麦光刻机虽然还没有在市场上有所突破,是因为我们正全力研发下一代光刻机而已。有些消息,陶先生恐怕得到的并不准确。”
“不论是投资还是收购,我都可以接受。”
克伊霍尔德总觉得陶知命的笑容里有莫名其妙的信心,于是忍不住心里打鼓起来。
难道真的是董事会的某些人,已经在开始寻找买家了?
陶知命的信心,来源于他对阿斯麦这个后来的明星公司早期的历史一清二楚。
他的另一份信心,因为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黑色星期一将至,半导体战争正在打响,作为设备供应商的阿斯麦,其实迎来的是整个行业的至暗时刻。
===第368章、身体只是工具===
陶知命对阿斯麦的决心是很大的,而且也很有把握。
这个感觉传递到了克伊·霍尔德那里,初次接触点到即止,他只准备先回去好好调查一下这个陶大郎。
陶知命不怕他调查,因为调查来调查去,也只会调查到他很有钱,而且和三菱的关系不太好,这一点是真的。
最主要的是,阿斯麦在创立之后一直到90年左右,确实过得很艰难。
更重要的事实是,飞利浦在阿斯麦的光刻机终于研制出来投放市场之后,凭借欧洲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再借助90年代中期的光刻机市场复苏,就迫不及待地清空了手上的股票。
至于后来有没有悔得肠子都清了,陶知命觉得应该是有的。
这也透露出另外重要的一点:飞利浦这个股东本身,对阿斯麦的发展起到的作用着实不大。如果说有,那就是在阿斯麦艰难得没有人肯接手的情况下,还是咬着牙拉来了很多的资金,供他们研发。
这一点,陶知命完全可以替代。
他不仅可以替代飞利浦的资金,也清楚后来的技术走向,更能在将来为阿斯麦提供一个市场。
当然,他也知道湾积电已经创立,其中的一个股东正是飞利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12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